让人震撼的舍利子收藏
那为什么长期不运动的高僧的体内会形成大小不等的结石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僧人的作息时间和运动状态,终于得出了准确结论。虽然每个僧人的活动范围不大,但是这些僧人长期打坐。这些行为就有可能导致体内代谢系统发生紊乱,最终形成体内结石。更何况他们的饮食并不平衡,他们为了保证所谓的修行,只吃蔬菜而不摄取热量高的肉类。久而久之,这些僧人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体内出现了舍利子。

著 名老中医董竞成在《法音》撰文,指出:有些以坐禅甚至通宵坐禅而不卧为修持的僧人,他们吃的也是素食,多是植物纤维,他们死后火化,却不一定发现舍利子,而不长期坐禅和没有长期素食的人也能出现舍利子。据资料记载,有些整天卧床吃素念佛的老姬死后火化也有出现黑色舍利的,这就证明了舍利子的形成与长期取坐姿和素食没有必然的联系。
人体结石说:也有人怀疑,舍利子被过于夸大和神化,其实不过是人体的结石而已。这个说法也有和上面类似的漏洞,而且,如果一个人体内有结石,他生前一定很痛苦,即使是得道高僧,恐怕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再者,即便舍利子是结石,有些高僧圆寂后体内有上百颗舍利子,这个巨大的数量也可以让结石说不攻自破。

基于尊敬遗体的佛家理念,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头发、剪下的指甲、脱落的牙齿、焚化后的骨灰等都是舍利,通通受到尊敬;民间流传则认为:高僧久离 欲,精髓充满,就会有坚固的舍利子。
一般骨骼的舍利子是白色的,头发的舍利子是黑色的,肌肉的舍利子是红色的,还有其他五色斑斓的各种舍利子。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就特别多,各种颜色,有“八斛四斗”之多,被分别安放在十处舍利塔中供奉。

关于舍利子的历史有许多,而最有代表性的受尊重的就是佛陀涅槃后,引起了八国争分舍利,而这个历史在《长阿含经》中有记载,佛陀涅槃后,当时的八国至佛陀的火葬地拘尸那城争夺佛舍利。起初,当地的末罗人不肯瓜分,八国并派兵并且企图以武力抢夺。 而后有名徒卢那的人从中来调解,均分舍利而避免引起战争,此议被八国所接受。各国分到舍利之后,都带回各自国家修建宝塔安奉,而历史上调解的徒卢那,也将原来装过舍利的空瓶也带回建了一座宝塔安置供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火化,人们对于死亡与遗体的探讨和研究也不再那么忌讳。甚至国外存在将爱人或者宠物的遗体火化后做成类似钻石的晶体,镶嵌在装饰物上,时时佩戴,达到爱人或者宠物陪伴在身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