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两次忍让,这样的鲁迅更加值得尊敬
相关推荐
-
真希望自己是那只能活100万次的猫~~
鲁迅先生本来是在日本仙台学医的,他的老师藤野先生也非常器重他,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先生从电影里看到一个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抓,且即将被斩首.先生觉得就算自己在中国医好几个病人也没啥用啊!嗯,还应该有更 ...
-
上海女商人帮助一名落难年轻人,20年后再重逢,此人已是兵团司令
在战争年代,每一个人的命运或许都有一些身不由己.哪怕是现在,仍然有一些不屈服于命运的人,想要通过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位近代知名的女企业家,她叫董竹君,是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年轻 ...
-
在上海享受生活
三山:秋天是我心中上海最好的季节,找出一篇10年前的旧作,纪念一下. 来上海之前对上海的印象是时尚, 优雅, 上海人精明, 住房拥挤, 生活压力大, 海派文化, 小资, 余纯顺......后来,因为张 ...
-
她只身带4孩闯上海,办公司,开饭店,救济郭沫若,“打脸”鲁迅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未来. 01 她出生在上海一户贫苦人家,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靠给富人家洗衣服补贴家用. 父亲没文化,给她取名叫毛媛,她确实人如其名,长相美丽. 在家里还能基本维持温饱 ...
-
来新华路坐坐“黄包车”,“穿越”回一百年前的老上海!
最近,新华路上, 一辆辆黑色的黄包车 静静地停在路边, 吸引了不少市民 驻足观赏.拍照, 成了这条花园马路上 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华路上的黄包车有十余辆 整体为黑色 老洋房.黄包车.梧桐树-- 这些 ...
-
林生斌原来的邻居爆料:保姆纵火案发生当天楼上有密集脚步声
林生斌原来的邻居爆料:保姆纵火案发生当天楼上有密集脚步声
-
触动 | 邻居?朋友。
今天的触动来自于阶段三的一道作文题. 在翻阅同学们的习作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同学的邻居是"虚构 "的.现代社会使一户户家庭变为独立的原子,同学们没有邻居的概念,也没有与 ...
-
陈寅恪: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他说出了真相
陈寅恪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历史学家,他出身世家.治学严谨,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称为清华大学百年史中四大哲人,又与吕思勉.陈垣.钱穆等人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打开凤凰新 ...
-
梁实秋:鲁迅骂他乏走狗,他骂鲁迅乏牛,晚年对鲁迅只有两字评价
1903 年腊月初八,老北京家家户户喝腊八粥,腌腊八蒜,吃腊八冰,一派喜庆气息."腊七腊八,冻死寒鸭",梁实秋便于是日出生于内务部街20 号西厢房温暖的大炕上.梁父是个警察,从小带 ...
-
李敖为什么贬损鲁迅?两个理由,三个论据,事实证明是他不自量力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唯有愚人方才会用尖酸刻薄去肆意贬低他人,真正的贤者和能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一笑而过. 是非对错,自有来往之人评断一二.就好比李敖贬损鲁 ...
-
郭沫若和鲁迅的两首七律比较
鲁迅写首七律<无题>诗,6年后老对头郭沫若模仿一首,高下立判 美诗美文 发布时间: 2019-11-2609:15百家号金牌导师,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鲁迅比郭沫若大11岁,两人就像双子星, ...
-
从鲁迅的两棵枣树,谈文学创作的静态描写技巧
静态描写是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所谓文学创作,就是作者把所看见的.所想到的,通过加工提炼,构建出一个独立的世界并用文字向读者呈现出来.在构建这个世界的过程当中,作者需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和审美理 ...
-
刘淑度为鲁迅镌刻两枚
刘淑度为鲁迅镌刻两枚
-
鲁迅的两首七律,情深意切,又充满了雅趣
鲁迅先生是近代历史上深受读者爱戴的文学家,他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瑰丽灿烂的作品,其中诗歌就占有相当的比例.先生在年轻时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峰. 鲁迅19岁时, ...
-
读《山海经》绕不开这两个人:陶渊明与鲁迅
读<山海经>绕不开这两个人:陶渊明与鲁迅 文化履游家 发布时间:19-11-2311:46媒体人 <山海经>全书18卷,书中记载了550座山.300水道.100多邦国的地理.风 ...
-
为什么说鲁迅太宝贵?年少读不懂鲁迅文章,长大才知道鲁迅有多强
为什么说鲁迅太宝贵?年少读不懂鲁迅文章,长大才知道鲁迅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