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太卜》之易道总论 十问十答 字字真言

一、易道的产生


易是古人长期观测天文和纪理天文的过程产生,

太极图即是日影图,八卦就是八节图,

河图是五星出没图,易学的本源是古代天文学。

二、易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没有数字、卦象和文字的易,称之为天地易或者自然易,

天地万物之理就是易理,天地万物之象就是易象,天地万物之数就是易数。

第二阶段:数字易。也就是用数字区分阴阳的数字卦。

第三阶段:卦象易。简称为易象,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图。

第四阶段:文字易。包括文王和周公的卦爻辞和孔子的十翼。

三、易学的四大体系


易学发展的四大阶段产生了四大体系,即理、数、象、辞。

四、客观与主观


物之未生,有是理;方有是数;有是数,方有是象。

物之生,自理而数,自数而象。

物之成,有是象;方是有数;有是数,方是有理。

万物的生成,按照数、理、象的顺序;

人类认知事物,按照象、理、数的顺序。

五、四道义理


易学的义理,可以概括为四道,天道、人道、王道、身道。

《屯》卦“刚柔始交而难生”,这是天道;“匪寇婚媾”,这是人道。

“君子以经纶”,这是身道;“利建侯”,这是王道。

易,所以经天地,理人伦,明王道,正身心,此易之体也。

“意言象数”,易之用也;意即是圣人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六、易象概说


象,即是卦象、爻象。

易之象分为两大类:

一是符号体系,即卦、爻、位;

象包括刚柔之象,阴阳之位以及爻之间的乘承比应关系。

二是物象体系,物、事、意。

七、易数与八卦数


易数包括:天地之数,大衍之数,河洛之数,生成之数,九六之数,参伍之数,参两之数,策数,筮数,当期之数,万物之数。

河图洛书是易数的源头,易数皆出河洛,易界对于河洛之数的运用,多是机械的将八卦与河洛之相配。或者将八卦序数或者九宫数当做八卦之数使用,都是不对的。

八卦之数包括先天之数,后天数,先天序数,后天位数,天干数,地支数,河图数,洛书数共八中数。

八、易辞概说


辞,包括卦辞、爻辞,统称为系辞。

因此孔子的文字被称为彖传、象传、系辞传。

象、数辞皆以理为中心,象以征理,数以推理,辞以表理。

圣人作易,自理而数而象而辞;后人学易,自辞而象而理。

这是完全相反的推理过程,循辞观象,循象观理。

九、理象数辞,要学到什么程度呢?


理无不在,象无不包,数无不行,占无不应。

学到这个地步,可以称之为大成境界。

十、学习方法及取象


天地易、数字易、卦象易、文字易。

我们学易的过程是逆着的,所以我们要先从辞传学起,然后学取象。

学取象,大家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单纯的从卦象去对应物象,很少根据物象对应卦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事物要仔细研究一下,该用什么卦,卦象组合来比类。

比如我们遇到一个字或者词,就要想这个字或者词应当用什么卦象来组合比类。

举个例子:打草惊蛇这个成语,我们用什么卦呢?地雷复,变地泽临。坤为杂草,震为蛇,震变兑,兑为金,五志为惊。

如“学习”这个词,我们用什么卦来比类呢?学是跟从,习是反复,都是巽的象。巽有辅助的意思,又有跟随的意思,有进退反复之象。

如“相似”这个词,我们来对应哪一卦呢?也是巽卦,巽有相似之意。

如“有人在公园散步,鸟粪落在头上”,这个又是哪一卦哪一爻呢?乾为头,鸟粪是坎,巽为陨落,就是水天需,变风天小蓄。爻辞“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如“天棚上的吊灯脱落,掉在地上碎了”。

问: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个又应该用哪一卦去对比呢?

离为灯,灯落在地上,则为火地晋,坤化震,则变卦火雷噬嗑。

这个代表什么呢?晋为出门见客,噬嗑有饮食之象,离为请柬,离为火,五志为喜,参加婚礼,吃饭之象。

后来果然此人收到请柬,去参加婚礼。

这就是告诉大家,在生活中,学会取象类比的思维模式。任何一个字,一件事,一个想法,都可以用八卦来类象。

扫描下方,添加关注

每日接收最新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