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伤劳倦
相关推荐
-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脾胃论1-脾胃虚实传变论 [语译] <素问·五脏别论>中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种器官是禀承天气而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的运行一样,所以主传泻而不主贮藏,这些器官受纳五脏的 ...
-
六经提纲常读常新
太阳篇(略) 阳明篇 (一)诊断 阳明病是外感病的过程中,阳亢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其性质属于里热实证.阳明病的发病,可由他经传来,亦可从本经自病.由于化热伤津,故其典型脉症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
-
狂证与癫痫专用经方——瓜蒂散
论:颠疾,痰厥之癫与阴盛阳虚之癫 这个痰实的厥逆的癫痫(也是独阳上厥),可以对比外感伤寒表实,经阳内闭的厥逆证,如高热.昏迷.口噤.抽搐(也就是小儿乙型脑炎的医案).痉证,这也是厥证,昏迷也是颠疾,这 ...
-
胃痛,腹泻,结肠炎,脾胃虚寒之神方——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的脾胃虚寒,和这生姜泻心汤的胃中不和,都是脾胃病.这两个方,还真是常用的脾胃神方,从这两个方,可以理解很多的脾胃病的病理与治法.今天的环境,保暖好外感病就少了,但脾胃病众多,桂枝人参汤的补虚 ...
-
《证治准绳·类方》伤劳倦
补中益气汤(东垣) 黄 (病甚热甚者一钱) 人参(三分,有嗽去之) 甘草(炙,五分) 当归身(酒制) 橘皮 升麻柴胡(各二分) 白术(三分.薛新甫常用方∶ .参.术各一钱半,归一钱,橘七分,柴.升各五 ...
-
《证治准绳·杂病》伤燥
<内经>曰∶诸燥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乃阳明燥金肺与大肠之气也.燥之为病,皆属燥金之化,然能令金燥者火也,故曰燥万物者,莫 乎火.夫金为阴之主,为水之源,而受燥气,寒水生化之源竭绝于上 ...
-
《证治准绳·杂病》伤饮食
东垣曰∶阴阳应象论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乃混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也. 饮者水也,无形之气也.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肺,肺病 ...
-
《证治准绳·杂病》虚劳
<素问>云∶脉虚.气虚.尺虚,是谓重虚.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 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又云∶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是谓五虚.五虚死,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可活.治 ...
-
《证治准绳·杂病》传尸劳
<本事方>云∶葛稚川言,鬼疰者,是五尸之一疰.又按诸鬼邪为害,其变动乃有三十六种至九十九种.大约使人淋漓沉沉,默默的不知其所苦,而无处不恶.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传于旁人,乃至灭门 ...
-
《证治准绳·杂病》
目翳 在睛外遮暗.<内经>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按此论表里之翳明矣.用以治病,如鼓应桴也.凡赤脉翳初从上而下者,属太阳.以太阳主表,其病必连眉 ...
-
《证治准绳·杂病》自叙
余发始燥,则闻长老道说范文正公未逢时,祷于神以不得为良相,愿为良医.因叹古君子之存心济物,如此其切也.当是时,颛蒙无所知顾,读岐黄家言,辄心开意解,若有夙契者.嘉靖丙寅母病阽危,常润名医,延致殆遍,言 ...
-
《证治准绳·杂病》卒中暴厥
经云∶暴病卒死,皆属于火.注云∶火性速疾故也.然初治之药,不寒而温,不降而升,甚者从治也.俗有中风.中气.中食.中寒.中暑.中湿.中恶之别.但见卒然仆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塞.咽喉作声,或口眼 斜,手 ...
-
《证治准绳·杂病》中风
中后当如东垣法,分中血脉.中腑.中脏施治. <灵枢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故其邪气浅者,脉偏痛.又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