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举考试的谎言,你还相信吗?
相关推荐
-
清代科举考试考什么?看到这些题你会做吗?
2021-08-12 09:57·岳麓书社 清代读书人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以清代湖南乡试考题为例 科举制度源远流长,它渊源于汉,萌芽于南北朝,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完备于清,衰废 ...
-
看古代科举考试的具体步骤,才知道,古代入仕当官简直太难了
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之一,它由隋文帝创建,完善于唐朝.作为我国古代版的''高考''制度,科举制度也颇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科举制度大约走过了一千三百年的历程,而历次科举考试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四——科举考试
[前言]在今年高期间,我就一直想梳理这样的一篇文章,大致地介绍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改革发展和衰落.因为,科举制度不仅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对于世界而言也是一大贡献,是考试制度的渊源. 求 ...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童生试、乡试、会试与殿试
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必考内容,但庞杂的内容往往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但其实,只要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每天积累一点,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古代教育与科举是学习文常绕不开的部分,而且是跟古代官职联系最紧密的部 ...
-
这场科举考试,2800人还没考完就开溜,还有400余人交白卷
大家好,我是水墨文山,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源源不断创作之动力,在此谢过了. 清朝是满族统治,正宗旗人基本上是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的,他们其中很多都是世袭或者荫袭官位,还有很多即使考试也是比较简单的形式而已. ...
-
古人科举考试中了探花 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
2021年04月26日 14:11:48 来源:武品文史 1人参与1评论 引读:所谓的状元,就是能在殿试上获得第一名的人.因此状元之名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头衔.获得后就意味着自己和家族可以一飞 ...
-
贾宝玉最不喜欢读书,为什么最后还去参加科举考试?
本文音频:贾宝玉不喜欢读书,为什么最后还去参加科举考试? 众所周知,红楼梦真本只有前八十回,我们研究解读红楼梦,一般也只限于前八十回,因为八十回后的续文文笔拙劣,情节单一,经不起推敲. 但今天我们来聊 ...
-
科举考试趣事,考生给自己批卷子,还把自己评为状元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很严格的,却有这么一位考生,不仅自己给自己批阅考卷,还让自己得了第一名. 在唐德宗贞元七年的一次科举考试,礼部侍郎杜黄裳奉命担任主考官.不少人托人找关系,想走他的后门.杜黄裳不胜其烦, ...
-
唐朝的科举考试,李白没资格,杜甫遭遇大黑幕。长得魁梧还能优先录用?
一个喜欢历史喜欢文学,有梦想有故事的公众号,欢迎点击上方"长夜守灯人"关注 适逢高考,先预祝所有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今天来闲聊一下唐朝大文豪们的高考故事. 古代高考,就是科举 ...
-
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却无人上榜,还漏掉了一个大名人
天宝六年,朝廷公布了一个好消息,皇帝要让"通一艺者"去长安考试,合格者将会授予官职.在当时封建社会中,吃公家饭到底要比种田强得多,也是无数人跳进龙门的梦想.因此,一时间有点本事的人 ...
-
科举考试冒名顶替?杖刑、充军、连坐、终生不得考试——你还敢吗
最近,山东的热搜包月卡因高考冒名顶替案而一再延期,冒名案也一再发酵.其实,山东并非个例,冒名入学.参军.参加工作者各省都有,屡禁不止.如果往前扒一扒,会发现此类现象古而有之,古人在打击舞弊方面也用尽了 ...
-
紫雨轩书话:宋代与清代科举考试的一甲前三名
2021年5月6日 [书事](1)下午3:09-4:26分,我在县新华书店续读<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所读为第六章<两度故乡行>(P111-P134页),本章 ...
-
你想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试题内容是什么吗?清代最后一届科考试题
古代科举考试一共考三场,每一场考三天.无论乡试.会试都是这样,可以说比现在的高考更烧脑,有的考生考完就晕倒了:但一旦考上就咸鱼翻身了,朝廷直接分配工作,而不像现在的高考考上才能读.下面是清朝最后一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