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茂:新文科时代的教学相长与学术自觉

(0)

相关推荐

  • 写作为新时代画像|“新坐标书系”首辑出版

    新时代 新文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呈现出独有的特色. 一是继承创新,古典文学传统.现代文学传统.1980年代文学传统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融会贯通,有创造力的作品不断涌现. 二是时代剧变,景观纷呈.文 ...

  • 读旧如旧:复刻原版书的妙处

    来源:北京晚报2021-05-15 09:18 作者:陈梦溪 这几年,有文学爱好者或者民国旧书收藏者晒出鲁迅.徐志摩等作家自己手绘并亲自设计的书封面,引起大众的感慨.赞美和收藏欲.但那往往只有零星的几 ...

  • 学术“中国性”的“危”与“机”

    这是西方哲学语言里头等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成立,哲学就不能要了.本体论.形而上学和真理学说,都是和这些有关的. 沿着上述两个讨论--这两个讨论都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我也做过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话题.这 ...

  • “文学里的中国·当代经典书系”出版

    近日,以中国当代十位知名作家为主题,精选各位作家数十年创作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的合集"文学里的中国·当代经典书系",由中译出版社出版. 书系共分为<大地上的笨花>< ...

  • “爱过”,“翻过”|江河·早茶夜读第76夜

    第76夜 | <以文学为志业> "爱过","翻过" 文|江河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彭江河. 如果说,对一些人只是"爱过" ...

  • 唱响弦歌的,可不是只有昆明|宇帆·早茶夜读第89夜

    第89夜 | <弦诵复骊歌> 唱响弦歌的,可不是只有昆明 文|宇帆 本周主题 「讲史」 宇帆金句 而岱峻老师这本书, 对我来说,就好像一个峒, 入口狭窄矮小,慢慢走进去, 豁然一片新的天地 ...

  • 与时俱进发展新兴学科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社会需求日趋多元,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传统学科为基础,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成为学界关 ...

  • 陈旭光 | 互联网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影视艺术的美育问题

    互联网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影视艺术的美育问题 / 陈旭光 内容摘要: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的范畴并加以系统阐释.中国古代也有着非常丰富的美育思想.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标志着 ...

  • 时代发展亟须完善新文科专业认证生态

    姚卫新 专业认证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实行了上百年,我国于本世纪初试点引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进而在工程教育.师范教育.临床医学教育领域研制并推行了具有中国 ...

  • 陈根:“新文科”应时代而生,新在何处?

    文/陈根 在万物革新的时代里,文科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时代的重塑而走向"新文科".新时代的教育必然要反映着时代精神,引领新时代的教育迈向新征程,进而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 在这样的背 ...

  • 郭春方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的思考

    郭春方,吉林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分委会专家 2020年11月3日,在教育部高等 ...

  • 当代金融家 • 信托专题 | 袁田:应以信托文化共同体构建新“信托时代”蓝图

    原创 袁 田 当代金融家 2020-04-14 由于我国信托文化的形成基础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夯实信任文化的基础,更需要建立信托职业伦理和专业主义,由信托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共同参与,方能形成信托文化共同 ...

  • “领跑”新健康时代,「精准营养」百亿市场蓄势待发!

    新冠疫情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有了明显的"质"的飞跃.国民意识开始逐渐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 根据尼尔 ...

  • 新零售时代,面向“新”用户的营销增长策略 | 附案例

    商业本质决定了不会有线上线下之分,而是应该全渠道,全盘打通.融合在一起的.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商业所要思考的本质问题,不外乎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王洛分享现 ...

  • 记住这8点!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的困境及对策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新型媒体形式不断出现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引导应摆脱观念误区.两个舆论场割裂.舆情分析技术以及网络灰色地带等方面的困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引导中要使新旧 ...

  • 【e汽车】“新四化”时代先行者 看长城如何引领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经济转型不断加速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车市在2018年结束了连续28年的高速增长.进入2019年,车市增长依旧乏力,竞争愈发激烈,身处中国汽车市场内的每一家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