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盛京名土缪公恩

(0)

相关推荐

  • 诗人样本||诗界动态:看见诗社首届笔会在沈阳举行

    2018年7月28日上午,沈阳北站南广场,人头攒动,一个醒目的横幅在人群上空摇动,横幅上写着:"欢迎看见诗社诗人莅沈". 十点刚过,来自海滨城市大连的女诗人杜玮(维拉).陈辉(海阔 ...

  • 【望安山文学】“朝晖夕阴”诗社||诗稿六首(诗歌)

    诗稿六首 作者:"朝晖夕阴"诗社     主编:非   鱼        入诗社有感                慕得芹  受宠若惊入诗社  朝晖夕阴正蓬勃  怎奈鄙人学疏浅   ...

  • 七律汇编(5)赵书成

    81.贺通化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2019.7.29 中华大地竞诗乡,流水高山传丽芳. 情满民间歌盛世,韵兴文苑越昆岗. 万家乐逸吟谐句,各业安荣迎旭光. 入列推雄完素愿,坦途正道永弘长. 注:刊< ...

  • 「沈阳掌故」“中和福”茶庄重放光彩

    中和福茶庄坐落在沈阳繁华的中街路北.在门面顶部正中,以饱满的楷书书有朱红色的大"茶"字,整个门脸装修得格外醒目而又古朴. 据<盛京时报>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 ...

  • 「沈阳掌故」吉顺大楼缺个“角”

    走到沈阳中街路北百货公司第二商店营业大楼(过去是吉顺丝房大楼),有心人会发现这座大楼的西半部有四个大橱窗,东半部却只有两个,很不对称,俗话说"缺个角".这一角之缺,恰恰反映了旧社会 ...

  • 「沈阳掌故」名扬海外的吉顺丝房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旧址,原名吉顺丝房.旧沈阳百货店,皆名丝房,其来源在于最早开业的百货商号,是由经营桄丝作坊发展而来,故取丝房之名.在沈阳的许多大型丝房中,规模最大.驰名最远的首推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 ...

  • 「沈阳掌故」五金行业的变迁​

    沈阳五金行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就有了铁炉业,主要生产刀.剑.农具和人民生活所用的菜刀.斧头.剪子等,以产销合一的方式经营.1880年(清光绪六年)城内已有6户铁炉业和5户摊床 ...

  • 【沈阳掌故】盛京五部的兴废

    盛京是满族发祥之地,不同于其他行省,清朝迁都北京后,便仿明代两京之制(明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留中央六部官制),在这里设置了"五部衙门". 盛京五部的设置是逐渐形成的.天聪五年(16 ...

  • 「沈阳掌故」欧阳予倩与沈阳话剧

    欧阳予情(1899-1962)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多年留学日本,参加了"春柳社".回国后,他积极提倡新剧运动,演京剧.话剧,并做过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担任中 ...

  • 「沈阳掌故」刘凯平的光辉一生

    <奉天通志>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火车头"牌牙粉曾独占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这个名牌,是当时一个年轻人刘凯平开创的. 刘凯平 刘凯平,辽宁义县人.1913年来到 ...

  • 「沈阳掌故」杜重远的战斗历程

    杜重远,奉天怀德县人(今属吉林省).早在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读书时,他就常常不顾学校禁令,积极联络同学进行抗日爱国活动.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

  • 「沈阳掌故」抗日到底的黄显声将军

    看过<红岩>的人,都会记得有一位黄将军吧!他经常给狱中出版的<挺进报>提供消息,教"小萝ト头"读书识字.这位令人尊敬的人物原型,就是东北军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