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尤其中年以上的朋友,好学不倦才不会被淘汰 2024-08-06 15:30:05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经常引用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问有个很简单的原则,停留下来,就是在时代潮流中退下去了。所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这个观念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情,懂了一点就心满意足,结果就是退步。大家要特别注意。尤其中年以上的朋友,对这句话更需要反省。有时我们看到许多中年以上的朋友,学问事业成就了,往往自认为什么都对了。事实上如不再加努力,就要落伍被淘汰了。思想也好,学识也好,一切都要被时代所淘汰。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 我看到几位中年朋友,的确是值得佩服。 家里藏书非常多。他们的年龄,都快到六十岁了,每天公事非常忙,夜间读书每每到两三点钟才睡。因此他们的学识、能力,不断在进步。所以这一点习惯一定要养成。依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读书的习惯养成了,要无书不读,甚至坏的一面也要懂,懂了不跟他走,那才是真本事。(《论语别裁》)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个文字很简单,我们一看就懂了。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或朋友们,我并不是生来的天才,是爱好传统,靠勤敏而求得的学问。生来便能自知的天才真有吗?那是一个问题。我们古史记载,如黄帝,如尧,都有生知的天才,不过后人并不相信。有一种天才是生而知之的。如唐代的白居易,生下来还是婴儿,抱在奶妈怀里,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认识“无”字,屡次试验他,拿一本书叫他一指,都是指到“无”字。这种生而知之的事,照中国古代的看法,有很多人都很相信。因此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这意思就是说,人的天分、智慧,大多是由前生带来的。(《论语别裁》)孔子说自己不是天生就知道的,只是他有一副好古的精神。我们今天讲复兴中华文化也好,保存中华文化也好,为后代着想也好,怎样好古呢?就是承受传统文化后,运用智慧,敏捷而勤奋地反省研究。再“敏以求之”,这才是认真的工作。孔子在这里这样说,表示他的成就都从力学而来。这是他谦虚的话,也是他老实的话。任何天才,不加上力学是没有用的,有很多人很聪明,但聪明的人往往不大肯力学,做学问不踏实,不能“敏以求之”,因此学问都是虚的。所以孔子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做学问、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要“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求就不行。(《论语别裁》)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个人聪明——聪明的人不大好学的,而且聪明的人往往以为自己的学问够了,尤其我们现代人,容易犯这个毛病,好像自己什么都懂;而且现代人犯了一个更大的毛病,地位越高了,好像自己学问也随之而越高深了,这是很成问题的。要敏而好学,越聪明越好学,为自己,为事业都好,这才是了不起的人物。第二点更难了:“不耻下问”。什么叫下问?比我不如的人,也要虚心向他请教求证。人要有自知之明,那样行就是行,即使行了,以能问于不能,作为参考,这才叫能够集思广益。孔子说一个人能够敏而好学,再加上不耻下问的谦德,才符合“文”这个字的内涵。曾国藩的了不起,就是幕府中的人才多,他的智囊团组织大,第一流的人才都参加,大家的智慧变成他的智慧。诸葛亮的了不起,也是幕府人才非常多。所以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叫做“文”。(《论语别裁》) 赞 (0) 相关推荐 敏学问者名可扬——《论语》悟读【103】 砥砺行人志当成,敏学问者名可扬. <论语>第五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 古代治学格言警句 古代治学格言警句 网上论语百日学习第31天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第31日) 7组侯保成的打卡记录: 1. 听录音,读原文:<论语·雍也第六>6.3 [ 2 分] 2. ... 勤奋的名言91句 勤奋的名言91句 点滴之中重礼义——《论语》悟读【410】 知书达理礼为重,见贤思齐贤作师. <论语>第十五篇第四十一章: [原文] 师冕见(师:乐师:冕:人名:古代乐师一般是盲人),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 ... 《论语》智慧: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 原 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释 文:齐景公谈到怎样对待孔子时说:"像鲁国国君 ... 南怀瑾先生:始终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 南师说: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现在讲文化的复兴.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回到鲁国,开始整理文化.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周代王朝的衰乱 ... 老了以后,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才是福气! 新朋友点 等老了,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才是福气 < 环球文摘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余生. 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 世界这么大,到处都是人,谁才是你知心的朋友? 不用开口就帮你的,是贴心朋友: ... 当你老了,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福气! 老了,需要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看! --[欢迎点赞分享] 老了,需要这样的朋友!值得一看! --[欢迎点赞分享] 展开 活到中年,“熬”得住才是人生的捷径 活到中年,“熬”得住才是人生的捷径 “我把你当朋友我才吃你的醋!”:友情也有“第三者”? 又到"520凡尔赛"这个恰到好处的5月天(热的要死),这几天,关于友情,亲情和爱情相关的文章会分享给大家,记得锁定泊恩心理哦~ 我们似乎已经偏执的认为"我爱你" ... 女儿被同学嘲笑像“青蛙”,妈妈没当一回事,朋友提醒才带去检查 有的孩子小时候十分清秀可爱,长大后却糙了不少,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被说是"长残了".但至于为什么孩子会长残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生活习惯对孩子颜值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比如有的孩子 ... 中年女性大衣怎么穿才好看?四款时尚百搭经典款,洋气减龄显贵气 在气温寒冷之时,大衣的存在无疑帮助了很多女生解决穿衣上面的困难,色彩众多.款式长短.样式宽紧各有不同.但要注意的是,大衣并不需要准备太多,尤其是人到中年的女性,更要注重颜色方面的选择.以下这四款百穿不 ... 中年之后,“担心”往往才是最深的爱 ◎菟丝花 有人说,婚姻是Z 的象形 亲爱的,你又出差去了. 晚安微信上向你"撒娇":你什么时候回来?回来给我买礼物不?你一如既往.很不解风情地回了一个字:屁!然后,你就王顾左右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