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点干货,看到即赚到

微博/雪球:小鱼量化

昨天周五比较忙,没时间写文章,今天聊点干货,聊聊卖出策略,这一轮牛市经历了很多品种的卖出,我的卖出大致是靠谱的,很多卖出操作有一定的随意性,还不够精细化。今天主要谈谈指数基金的卖出策略优化。其他品种股票、主动基金、可转债等有时间我也会继续写,继续发的。
 1 
总体原则
总的原则:左侧为主,右侧为辅,结合波段,估值趋势确定卖点。二十字的方针非常凝练和高效。左侧为主给70%的仓位,随着估值一路走高一路减持;
右侧为辅给30%的仓位去吃泡沫阶段的涨幅;
在标的品种高估与正常估值反复震荡的阶段,通过波段操作吃到尽可能多的利润。
 2 
第一次卖出点
第一卖出点选择可以参考两个指标,一个是十年估值综合百分位75%左右就可以考虑啦,所谓综合百分位PE和PB的权重各占一半。
另一个指标参考指数趋势系统,超越中轨线(中枢)一定程度;这两个指标是相互印证的。举个例子上证50:
在我的且慢投资组合“小鱼长期资本计划”中,上证50总计买入了9份,分两次各卖出2份,累积卖出四份。
2020年12月17日卖出上证50两份,比例2/9=22%;十年估值数据PE99%,PB73%,综合百分位86%;
2021年2月25日卖出上证50两份,比例2/9=22%;十年估值数据PE98%,PB77%,综合百分位87.5%;
十年综合估值百分位超越80%,非常高估的状态,我们再次通过趋势线指标来确认下:
四条黄色趋势线把上证50的K线划分为三个区域,正常偏低区域、正常偏高区域和高区域。两次卖出红色箭头处,都是属于较为高估的区域。
 3 
总结优化
两次卖出的估值百分位和趋势线这两个指标都是处于较为高估的区域,这个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在较为高估的区域,估值百分位数据拉不开差距,这两次卖出PE百分位从99%到98%,PB百分位从73%到77%,而两次卖出的价差是超过8%的。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指数极低区域和极高区域,估值百分位的变动非常小,而指数点位或者价格变动却非常大。
所以做一些优化:
(1) .以综合百分位70%~75%为起点,同时观察趋势线指标在中轨线(中枢)以上一定幅度,卖出持仓的15%。两个指标相互对照基本达到了就可以。
还是以上证50为例,2020年10月16日收盘,PE十年百分位91%,PB十年百分位54%,综合百分位72.5%,指数收盘点位3380点处于趋势中枢以上的较高区域,符合条件。这个时候就可以卖出持仓的15%。
(2) .如果指数就此下跌,幅度达到10%~15%,可以择机把卖出的部分买回来,做一次波段操作降低持有成本。
(3) .如果继续上涨,这里就不是着重看估值百分位,而是以第一次卖出的点位3380位基准,每涨10%卖出一部分仓位,这里可以简单的给30%的预期涨幅,当涨到30%的时候,剩余仓位为留给右侧的30%。
如上表统计,如果按照这种新设计的卖出策略的话,左侧卖出三次合计50%仓位,右侧卖出一次20%仓位,合计卖出70%仓位。剩余底仓30%不再卖出。
实际小鱼本轮对上证50的操作是左侧卖出了22%,右侧卖出了22%,累积卖出44%,剩余56%。
(4) .从高估第一次卖出为基准,我给了高估区域还有30%的涨幅,如果真的达到了30%以上的涨幅,可能就到了泡沫阶段,有很大的可能性还会继续涨,到了这里已经卖出了70%,剩余30%仓位享受泡沫阶段的上涨,直到最高点回落15%清仓。
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更加明确,清晰可执行,到了什么点位和估值有具体的指标和点位,我认为非常的好。
这篇文章是指数基金的卖出方法,后续关于主动基金、可转债、股票的卖出方法我还会继续优化总结,写成文章。
今天的文章真的是纯纯的干货,看到即赚到,有一定的理财基础更容易看懂,对新手投资者可能有点晦涩难懂,不着急收藏起来,过几个月、过一两年回头看看真的是价值千金的总结。
本文完
文章只是传达理念和调仓逻辑,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个股,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