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容重确定滴灌作物一亩地的最大灌溉量?
相关推荐
-
掌握猕猴桃生长特性与灌水方法,适时、适量补充水分,产量就来了
猕猴桃原产地集中分布区大多属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湿怕旱的特性.所以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猕猴桃的生长环境一定要满足湿润荫蔽更利于丰产增收. 猕猴桃的根系属于肉质根,组织松软, ...
-
Paulo FLORES等:利用图像和机器学习检测大豆作物幼苗期玉米杂苗(2020年第3期)
利用图像和机器学习检测大豆作物幼苗期玉米杂苗 Paulo FLORES1,张 昭1*,Jithin MATHEW2,Nusrat JAHAN1,John STENGER1 (1. 北达科他州州立大学 ...
-
Mol Plant|北京科技大学万向元发表观点论文:后杂种优势利用时代有望利用显性核不育技术提高作物...
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到100亿.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还面临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全球变暖等造成的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全球粮食安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Hickey et ...
-
养蜂人利用秋季流蜜期,秋繁的蜂群采蜜量增加,给蜂群人工分蜂
加入我们一起学养蜂 养蜂技术是一门值得不断学习的技艺,每天一起无保留的学养蜂,交流养蜂!未关注的蜂友请先点击上方蓝字"追花精灵"再点关注,以免走失找不到 追花精灵 传递国内外蜂业前 ...
-
如何利用生物刺激素激发作物的抗逆潜能——2021中国防冻论坛第二季“聚焦抗逆提质综合管理技术”
2021年4月2日晚6点半,由国家十三五苹果产业药肥双减项目组主办,中国果业媒体服务中心.陕西农林卫视.烟台农学会.烟台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2021中国防冻论坛第二季"聚焦抗逆提质综合管理技 ...
-
装上滴灌系统就够了吗?手把手教你科学灌溉作物
近年来,在科学灌溉理念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许多种植户都装上滴灌系统,告别了接水管浇水的日子. 然而,许多人的观念却没有转变过来,看到表层土壤是干的,就认为滴灌的灌溉量不够,依然习惯于大水大肥,把滴灌用 ...
-
PBJ |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叶兴国实验室利用CRISPR/Cas9编辑MS2基因实现矮败小麦育性完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叶兴国实验室在植物学权威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Fertility recovery of w ...
-
水肥一体化,“肥”的选择,不仅影响作物还会导致滴灌系统瘫痪
前言:关于水肥一体化系统,它的水主要是起到灌溉的目的.而这肥是作物生长必要的养分,而行业的相关研究也证明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比传统的施肥方式,从肥效上更加明显,但是肥量上要降低很多,这样对土壤的保护性 ...
-
好文共享 | Global Change Biology:中国作物生产中利用粪肥替代化肥的利弊分析
编译:小小农作 文章信息 原名:Benefits and trade-offs of replacing synthetic fertilizers by animal manures in cro ...
-
SCI TOTAL ENVIRON:中国作物生产中矿物磷肥的可持续利用:从初级资源需求到最终农业用途...
编译:王上 文章信息 原名:Toward the sustainable use of mineral phosphorus fertilizers for crop production in 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