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筋》治疗原则解析之燔针劫刺

针灸之法源自《灵枢》,其传承绵密久远,至今流派众多。本文选自胥荣东先生编著《灵枢经讲解针法探秘》一书,上篇《灵枢·经筋》治疗原则解析之部分内容:燔针劫刺,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针灸之奥秘。

《灵枢·经筋》治疗原则解析在《灵枢·经筋》篇每一段经筋病的结尾部分,都有一段有关治疗原则的文字,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比如在论述足太阳经筋的循行、主病和治疗时写道。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

因为这段文字至关重要,决定了经筋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所以逐句详细分析如后。

燔    针    劫    刺

“燔针劫刺”一语的现代语译在针灸界没有太大的歧义,一般针灸书籍基本上均将其解释为火针速刺,这无疑是正确的。比如在《灵枢·官针》中记载到:“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但在具体词义的细微理解上,还是有深究的必要。也有针灸书籍将“燔针劫刺”解释为“温针灸”,肯定是错误的。

关于“燔”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燔,爇也。从火,番声。”其 语意有三。(1) 焚烧。《韩非子·和氏》:“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 家之劳。”

(2) 烤,炙。《广韵·元韵》:“燔,炙也。”《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 之燔之。”毛传:“毛曰炮,加火曰燔。”

(3) 通“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公胜夏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与执燔焉。” 三个含义都与火烤有关,其中以“焚烧”与“燔针”中的“燔”含义最为接近。

所以说,“燔针”的意思就是烧针使爇。在河北承德地区的方言里,仍将“天热”说 成“天爇”。《灵枢·官针》亦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针灸大成》解释说:“火针,一名燔针。”

《素问·调经论》云:“病在筋,调之筋……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但吴崑却注释为:“燔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煖耳”。《类经·疾病类·阴阳虚实寒热随而刺之》张介宾释燔针曰:“燔针者,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煖也。”

将“燔针”解释为“以火燔之使煖也”不符合《黄帝内经》原意,实不可取。“劫”金文大篆 “劫”字的金文大篆 ,由(力,“劝”的省略,表示阻止)和(去,前往) 构成,表示阻止前往。

造字本义:用武力阻止对方行事。小篆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为左右结构。《说文解字》:“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或曰以力止去曰劫。” 和本文相关的语意主要有三。(1) 威胁,威逼。《左传·庄公八年》:“遇贼于门,劫而束之。” (2) 强夺,抢夺。《论衡·答佞》:“攻城袭邑,剽劫虏掠。” (3) 强盗。

《世说新语·政事》:“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 其中以“强夺、抢夺”与“劫刺”中的“劫”含义最为接近。

劫刺”的意思就是指极快刺入并迅速出针,不要留针。这里的“劫”字和抢劫的“劫”字含义是一 样的,所以说“劫刺”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速刺速出”。

这与内家拳术中的“遇敌犹如火烧身”的拳理有相通之处,要求术者反应要极其迅速敏捷,动作不可犹豫迟疑,拖泥带水。 “刺”小篆 “朿”的甲骨文像树上的利刺,再加“刀” 另造“刺”,造字本义:用于戳插的尖利刀锋。

《说文解字》:“刺,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从刀从朿,朿亦声。” “治在燔针劫刺”,在这里“刺”无疑指的是针刺治疗。

本期编辑:成英      审核: 景文  宗培

文章来源:《灵枢经讲解针法探秘》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闻师之言,得养生焉。

练养身体,涵养心志。

养子养亲,养德养性。

行医习武,皆是圆融。

胥老师说常养,是立身做人之本。

我们所养的,是中国人应有的精气神。

大成针道,传承中国传统医学与武术。

大成针道   医武共修

学有师承   忠信笃敬

(0)

相关推荐

  • 针灸治疗筋瘤(下肢静脉曲张)

    董针传承 董氏针灸创始人台湾医学家:董景昌先生,民国时期(公元1916年-1975年)原籍山东平度县人.亮点:董氏掌诊法 刺血疗法 倒马针法 摰引针法 动气疗法 全息应用针法董公认为:怪病必瘀 久病必 ...

  • 中医针灸治疗眼睛疾病配穴处方5

    麦粒肿.针眼: 1.针灵骨穴大,白穴(针刺深度要深,先针灵骨穴,再针大白穴) 2.针火菊穴,光明穴. 沙眼:针火菊穴.花骨一穴. 中心性网膜炎(看东西重影): 1.针上白穴,中白穴.分白穴. 2.针下 ...

  • 灵枢经筋病的治法——燔针劫刺再解

    作者:田文燔针劫刺现在是火针的代名词,但是笔者经过仔细研读内经经文和后代医家注释,认为此说法有待商榷.笔者在反复研究经文,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燔针劫刺有了一个不同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领悟出治疗经 ...

  • 燔针劫刺与焠针药熨

    火针疗法可从燔针劫刺或焠针药熨谈起. 燔针为针刺术语.燔者,烧.炙.烤也.故燔针指烧针.烧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针后留针,留针的过程在针柄上或针体部置艾绒火烧.烤以温针.所谓"燔针者,内针 ...

  • 消失的古法——“燔针劫刺”在欧洲重现

    古派巨灵针灸历史一千多年,尊<灵枢经>为针经圣典 这个古法估计在国内可能看不到了,传承流失到海外,令人非常遗憾.....黄贵生老师心系祖国,期盼回归! 本文来自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 ...

  • 《灵枢微言》1——浅谈九针

    开栏寄语: 吕蒙正在<寒窑赋>中曰:"时也,运也".在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复兴,也迎来了祖国医学复兴之机,而失传了千年的古九针在这一时代亦应运还原!让世 ...

  •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原文阅读及翻译

    灵枢·经筋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 ...

  • 自我康疗94: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论》

    自我康疗94: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论> 宇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为和.阴阳失衡,必有气变.阳升阴降,相生相克.平衡调和,循环往复.气聚气散,生生灭灭,和光同尘.有无相生,道化阴阳.气 ...

  • 《黄帝内经》灵枢 ● 经筋篇第十三(原文)

    ​<黄帝内经>灵枢 ● 经筋篇第十三(原文)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 ...

  • 灵枢·经筋 13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 ...

  •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译文

    足太阳膀胱经的筋,起于足小趾,上行结聚于足外踝,再斜行向上结聚于膝部.它在足跗下行的那支,沿足外踝的外侧,结聚于踵部,上沿足跟,结聚于腘窝部.它别行的另一支,结聚于腿肚外侧,上行入于膝腘窝的内侧,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