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记忆可能是传统价值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最近有位读者问我是否可以加仓格力,首先呢,我是不对其他人做交易建议的。所以是否可以加仓的判断我是不会给的。和他交流中,我问了一下,为什么他有打算加仓格力。他说格力是好公司,白马股,以前每次逢低加仓都赚到钱了。所以最近看格力跌的比较多,又打算加仓了。
我问他有没有考虑后地产时代,类似格力这样的地产周边股会丧失成长性,以及格力这些年在空调之外的主要的其他领域的尝试都没有成功,后续是否有可能变的平庸。他表示相信董明珠。
这位读者的问题远不是孤例,他代表了相当大的一个人群的情况。这些人在股市上可能尝试了很多方法,最终皈依了价值投资,以长期持有优秀企业为理念。另外,看过往业绩的话,他们的战绩还不错。我们以格力为例,如果持有5年以上,收益很不错的。
所以他们形成这么一个观点,一两年内的短期涨跌都是噪音,更多是市场情绪,而不是业绩原因导致的。另外,即使一个好公司在一两年内业绩不佳,那也无所谓,好企业终将走出阴霾、再续辉煌,每次下跌都是补仓的好机会,是市场的馈赠。
这套逻辑看似有合理性,其实是有明显漏洞的。持有这套理念的人,往往并不擅长企业基本面分析,他们的持有法则更多来自所持有企业在过往震荡上涨的肌肉记忆。他们忽略了企业发展的终极方向是消亡而不是辉煌。所以很有可能持有一个企业长达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反馈是持续持有是对的,下跌后补仓是对的。但是到了第十一年,企业的基本面出现问题,并且不再好转,根据之前的肌肉记忆形成的条件反射将不再奏效。可能最终的结果是持有这个企业15年,没有挣到多少钱。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这类投资人并不具备深入分析企业的能力,他们选择企业更多基于龙头股、好公司这种非常定性的判断,并且这些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给了他们积极的持股体验。但是拉长时间看,对于多数人来说,一地鸡毛的概率更大。
这个问题其实和我一贯的认知是一致的。多数人不具备投资个股的能力,他们对于个股投资端的经验总结往往缺乏可靠的理论支撑,进而不具备长期有效性。
对于普通人来说,个股投资的中短期收益比投资指数更有吸引力,这也是很多人前仆后继、乐此不疲的原因。也不是说企业分析能力不行就完全不能投资个股。很多时候,知道自己没那么懂,选择做一个滑头比做一个死多头,会过的更为滋润。
------------------------------------------------------
低佣金券商推荐:
A、Top3券商,万1.2佣金(含规费),6%融资利率,场内基金免五;
龙头券商万1.2 开户
B、万1最低佣金开户(含规费),5.99%融资利率,场内基金免五,支持同花顺。
万一开户,支持同花顺!(场内基金免五)
推荐一个股票、基金数据服务的小工具,包括:个股及指数估值;智能选股;个股研报,投资亮点,风险提示,个股对比、基金测评。

打开股票与基金之门的财富密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