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雅生活】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江南好时节。

每当此时,苏州园林总会被人们唤起。毕竟赏花观景绝佳处,还得说苏杭。

苏杭胜地,若说美景之集中,当属苏州园林。

园林游赏,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亭台楼阁,假山湖泊,甚至于花花草草。以至于平日里的“低头族”们,都很少会关注到脚下的大道小径。殊不知,低头处也是风光无限好。对园林而言,地面的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比如,经常出现在家具之上代表着“福气”的蝙蝠,也飞到了园林中。

我们常说,“好事成双”,园林造景也不例外。两只蝙蝠就已经代表着福气满满,而通常园林路面铺设时往往会选择五只蝙蝠——寓意着“五福临门”,亦或“五福捧寿”。“五福”,即国人最期待的长寿、富裕、健康、好善以及寿终。

比如“松鹤延年”。

《淮南子》中记录着“鹤寿千岁”,因而成为长寿的象征。经常与之一起出现的或是“龟”,及“龟鹤齐龄;亦或立于松树之下,合成“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的美好寓意。

还有很多我们更熟悉也常见的小动物,比如说“金鱼”。

相较于今人的“锦鲤”,虽然形态完全不同;但对古人而言,它更胜一筹。“鱼”代表着“年年有余”,“金鱼”则因其“金色”,而有了“金玉同贺”之意。

以及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件儿,扇子。

“扇”与“善”谐音,既有对品性的期待,也有对前途未来的希冀。

具体事物之外,还有寓意美好的“符号”载体。比如说,盘长纹。

作为佛教八宝之一,回环往复绵延贯通的形态,象征着吉祥如意连绵不绝。

除了自带美好寓意与意境的吉祥图纹,各种装饰纹路也是随处可见。

碎石铺路,卵石点缀,或寓意吉祥,或代表信仰,看似简单的条条小径,却蕴含着千百年的精髓,有着一脉相承的章法与规矩。

譬如说,大路与小路,选材与图案就截然不同。

“驰道广庭,以武康石皮砌者最华整。”

古人认为,园林之中的大道以及开阔的庭院,武康石是最好的选择;至于造型,甚至不需要刻意雕琢,顺向铺设即可。

此处的武康石,因产地浙江武康镇而得名,古朴厚重。许多古桥的桥墩桥面,也是以此为原材料。

这样大气的石头,铺设在园中小径显然不妥:失了古朴,多了笨拙。为此“花间岸侧”往往用“石子砌成”,或以“碎瓦斜砌”。幽深处,天长日久雨水浸润,也添了“苔痕上阶绿”的意味。

提及园林,我们常用“巧夺天工”四个字来形容。自然是“天工”的杰作,园林则是建筑师们的“鬼斧神工”。一座近乎完美的园林,点点滴滴精雕细琢之间,令每一处都幻化成无可指摘的风景。

这就是园林,江南的园林。每一景都要纳入园中,细微处也渗透着设计者的灵魂。相较之下,寻常百姓所居之草堂,则是“天工”“作美”,自然神功。譬如唐代“诗圣”杜甫的草堂,和他门前的小径。

杜甫题为《客至》的诗中有一句“花径不曾缘客扫”,固然是门庭人烟稀少,但幸而“稀少”,留住了自然的创造。

当年杜甫颠沛流离来到成都,友人相助下才有了安居之所。

草堂之外,果木林立。每逢三四月间,正应了朱自清散文《春》中的那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一阵风吹过,花枝摇曳,落英缤纷;红白粉嫩与鹅黄,点缀着一地的绿色苔痕。

阳光明媚,花团似锦。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