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虎讲故事 ▏“放荡不羁” 天然禅师
古代高僧与南阳佛教系列
“放荡不羁”的南阳天然禅师
马秀华 撰文/摄影

2010年中国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关于丹霞这个名词原产地的纠纷就一直未停过。广东仁化的丹霞山也好,河南南阳的丹霞寺也好,争来争去除了争个“知名度”外,并没有多大意思。还是你说你的山,我说我的寺好。
说到南阳丹霞寺,马上都会联想到丹霞寺的开山鼻祖“天然禅师”。
现在的丹霞寺后院,也是最上座,有3间砖木结构的瓦房,便是历史遗存的祖师殿,里边供奉的就是这个寺院的开山鼻祖——天然禅师。
☼☼☼☼☼☼☼☼☼

天然禅师,熟么?
话说一年冬天,天寒地冻的,丹霞禅师赶到洛阳慧林寺,他把寺院内的木佛拆下来用火点着取暖,寺里的和尚急了:“你、你这是在干啥呀?”禅师头也不回,淡定地说: “我在烧取舍利啊!”
“嗨,木佛哪有舍利?”
禅师说:“木佛没有舍利,不妨多拿一些来烧烧看!”
天然禅师这一惊世骇俗的特异行径,超出了一般的逻辑思维,他是借此“棒喝”世俗成见。要人破除这些迷惑,见到真正的佛性。
☼☼☼☼☼☼☼☼☼

天然禅师是六祖惠能(638—713)的第四世法孙。其师父是六祖的三世法孙石头希迁和马祖道一。
禅师为何同拜两位尊师?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
话说当年天然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受到一位僧人的指点,动了“求官不如求佛”之念,便到江西参拜高僧马祖道一禅师。
马祖看了他很久,只见他用两手拽着幞头脑后的两根带子,一言不发,却颇具倔气,就觉得这人怪怪的,好像更符合师兄弟石头希迁接引弟子的风格。就对他说:“南岳的石头希迁禅师是你的老师,你去拜他为师吧!”
天然一句话未说,转身往南岳拜见石头希迁禅师,见面后又是用两手托着幞头脚,石头认为天然是个僧才,就让他到槽房劳动,以便等到因缘成熟时,予以印证。
于是,天然禅师在槽房一干就是三年。有一天, 石头禅师对大家说:“明天都把铲子拿上,到殿前铲草。”
石头禅师实际上是以铲草为喻,看看天然的悟性如何。次日,大家果真都拿着铁锹、锄头来到殿前,唯独天然却端来一盆水,自个洗净了头,走到石头面前,扑通,就跪下了。石头禅师见他慧根独具,当即就给他剃发为僧。石头接着就要为他说戒,他却捂着耳朵出门跑了。当然,天然的跑,是要给师父说明自己烦恼已断,不需戒律。石头观其见自本性,连法名都来不及赐予便放他走掉。
天然为什么不闻戒律,独自跑掉呢?
☼☼☼☼☼☼☼☼☼

原来,禅宗自五祖、特别是六祖惠能开始,对传统的教义进行了重大改革,但是,烦琐的大小乘律,还在束缚着他们的弟子。石头希迁给天然讲戒律时,天然掩耳跑走,就足见天然是反对烦琐的佛教戒律的。天然与怀海(720-814)两位禅师采取大小乘律的简易内容,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简便易行的新戒律,号称“百丈(怀海居百丈山)清规” ,从此得到普遍采纳,禅宗开始离律而独立,改天竺大小乘律为中国式的戒律。柳宗元百丈碑铭说:“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定慧,去之则丧。”柳宗元认为“百丈清规”合于儒家的礼法,说明佛教教义经禅宗南宗创始人惠能等历代禅师的改革,已经中国化;佛教的大小乘律经天然、怀海等人的创新也中国化了。从此,禅宗从烦琐的戒律和深奥的义疏中解脱出来,自觉境界一新,精神得以自由。天然禅师就是在禅宗发展兴旺的形势下,抓住机遇,云游四方,成为开创丹霞禅寺的鼻祖。

天然禅师从剃度师石头那里一口气跑到江西,又去找马祖道一了。
他到马祖的寺院之后,直奔僧堂,一下子骑到圣僧像的脖子上。众僧见状大吃一惊,急忙告之马祖。马祖过来一看,大喝:“我子天然!”
天然见到马祖后,从圣僧头上“噌”地跳下来倒头便拜说:“谢师父赐我法号。”此后,他便以“天然”作为自己的法号了。

不禁要问,马祖这位在当时社会上公认的高僧、禅师怎能容得一个刚出家的和尚如此放荡不羁?
原来马祖道一教化弟子十分注重内心的自证,至于外在的形象举止并不重要。禅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破除我、法二执,当内不执著于我,外不执著于物的时候,清净佛性就会自然显露,天然骑在圣僧头上,恰恰表明了他不再执著于泥塑木雕的圣像,而只见到内在的自性佛。天然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马祖的印证。马祖知道天然已经开悟,便赞叹说,他是一位能够继承禅法的弟子,便为他取法名“天然”。
至此,天然禅师有了道一和石头两位大师做他的师父。
☼☼☼☼☼☼☼☼☼

(中原罕见的古檀林)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天然禅师从洛阳一路来到南阳丹霞山,搭建了几间草庵便开始了弘法生涯,其弟子竟达千人之多。他曾对弟子讲“佛之一字,永不喜闻”;常说:不要执著于外在的佛,而忽视了内心的修证用功,这是造成多数信众只是信仰者,而难以成为开悟者的原因。禅师“焚佛取暖”“倒骑圣像”“师徒嬉戏”“街头横卧”等等,都是对禅宗顿悟说的最好注解。

面对大量的史料,我一直在想,盛唐时期,禅宗一花五叶,南顿北渐,虽有争斗,但毕竟成就了一代高僧。试想,天然禅师“焚佛取暖”、“倒骑圣像”等等“怪象”如果发生在今天,该是什么样呢?
后来,天然禅师在当地大德庞居士帮助下,在南召县建起了第一座寺院──丹霞寺,丹霞寺的下院延伸到现在的南阳市卧龙区丰山之东的竹园寺。
唐长庆四年(824年)六月,天然对弟子讲:“备沐浴,吾将欲行矣。”马上戴斗笠持手杖,穿鞋子。一只脚垂下还没挨着地面即圆寂。后由晤本良价禅师继承法嗣,为丹霞寺第一代方丈,至今已相传57代。
至宝历元年(825年)冬,天然禅师园寂一周年之际,皇上封其为智通禅师,塔号妙觉。
丹霞寺已经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0多年来,丹霞寺香火不断,寺内尚存58代方丈碑廊。

2011年4月,现任丹霞寺住持释演法在此举行了首届水陆法会,参加法会的和尚逾200位,开创了南阳寺院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水陆法会的先河。至今每年一届,从未间断过。
走进寺院,解脱、自在;龙凤古柏颌首问安。华中地区罕见的古檀林在这里茁壮繁衍。晨钟暮鼓、青烟袅袅。

净尘解脱门

自在

龙凤古柏颌首问安

法会盛况

法师们在读经精进

香火缭绕

法会盛况

信士们欢喜而来,欢喜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