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思念母亲做的那碗荷包蛋挂面
相关推荐
-
散文:香喷喷的春棒子粥
家乡,总也难忘. 火炕,炊烟. 春地,春棒子. 香喷喷的春棒子粥. (春地) 秋深了. 乡田,老牛,犁头. 阳光下,被犁铧翻过的土地,像极了排列有序的鳞片,一行行,一排排,整齐划一,均匀的分布着,望上 ...
-
只要两个鸡蛋一把挂面,5分钟就能做出一碗绝世美味的面条
下班回家等公交遇到一个北方的小姐姐,听她讲电话抱怨一个人在天天吃米饭的南方生活,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面了. 果然在大多数人心里,不管身在哪里,心里记挂的都是家乡的味道. 原本还在纠结晚餐吃什么的我,突然 ...
-
李中军丨娘亲自下厨,给我烧了半锅棒子糁子糊涂
秋收秋种刚收尾,乡下娘打电话说要来城里看我,要我一定去车站接她,我诧异,娘这次是咋了?她老人家每次来我这里,从来都是不让去车站接的,话未说完娘就急匆匆把电话挂了.我胡乱猜起来,难道母亲身体不佳?却无论 ...
-
散文|夏夜渔火请您品尝《素朴之味》
[散文悦读] [作者简介]安玉欣.笔名夏夜渔火.钟爱文学,声乐出身.喜欢在音乐和行走中感受生活,书写生活.曾有诗歌.散文.小小说.诗歌评论发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 素朴之味 昨晚回老家,婆婆给我一袋 ...
-
『我醉乡土』孔淑茵丨在生产队的日子
在生产队的日子 (一)生产队的大钟 说起生产队,就不能不花点儿笔墨介绍一下生产队的大钟.它可谓生产队的标志性物件,甚至可以说是人们的精神领袖.几乎在我想到生产队这个近乎已经作古了的词汇时,那钟声就如影 ...
-
粥,我记忆中的暖
街上,集日,小摊上,新鲜的春玉米,已是随处可见了,吃鲜可以,熟透,还需些时日. 看见春玉米,自然,就想起小时候喝过的春玉米粥,也想起了饼子上抹的老酱,喝粥时吃的咸菜疙瘩. 那味道,依然让我回味无穷,记 ...
-
胡洪侠|忽然做了一个“早期横排”的梦
南京的薛冰老师又出一本新书<书事>(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第1版).他真是宅心仁厚,觉得现在的藏书者,或跟着兴趣走,或跟着传媒跑,或跟着市场闯,虽然自觉自愿且自得其乐,但迟早会需要 ...
-
胡洪侠:做一粒“读书种子”是幸福的
<夜书房 二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 <夜书房 二集>毛边本. 二 "书自有其命运",安放书籍的图书馆又何尝不是.书的故事中,必然有一 ...
-
胡洪侠|“你是要做记者的”
那个年代的城市是由单位组成的.单位的性质不同,级别不同,待遇.福利.美誉度也不同.相同的是,每个单位都有个传达室,传达室里总有个看门的大爷. 我来到衡水日报社的门前,见浅灰色大门紧闭,右侧边门开着,人 ...
-
胡洪侠|如果没有书店,城市将会怎样
昨夜二更到苏州.托朋友王道订的酒店,说是在相城区,原属苏州郊县.果然下高速不远就到了,前后远离城市灯火,只有酒店大堂灯火未熄.今早下楼早餐,才发现酒店原来在湖边,风景竟然甚佳. 今天王道做导游,踏访苏 ...
-
胡洪侠| 范用存牍中的姜威往事
<范用存牍>,汪家明编,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9月第一版. 此书一套四册,收范用先生存友人来信1800多封.全书按通信人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书后附通信人简介."H-L" ...
-
胡洪侠|董桥《文林回想录》
疫情不仅减损人情交往,也耽误书缘缔结.一国之内,因为有诸多电商平台助力,喜欢的书还可以照买不误:一涉境外,麻烦比天大,检疫防疫之严,海关有如"鬼门关.我当然支持对新冠病毒"严防死守 ...
-
胡洪侠| 台静农先生为什么说“人生实难”
<乡愁的理念>,董桥著,北京三联1991年5月版. <乡愁的理念>1991年5月出版,整整一年以后,1992年5月11日,我才买到一册.书中48篇散文小品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有段 ...
-
胡洪侠|“童年”之后,“读者”也消逝了
<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美]斯文·伯克茨著,吕世生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1月版. 今天想重述一下30年前的一堂课.那是1992年的秋天,一位名叫斯文·伯克茨的教 ...
-
胡洪侠|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港台版“书之书”|之七 “活在书堆下”
这些天扶助一万多册书陆续走进纸箱.同事问是否需要帮忙,我坚拒.收拾藏书是自己的事,岂能假手于人? 一本一本自书架上取下,翻翻,或不翻,扫一下封面,迅速考虑眼下的分类.分箱,和日后的分楼层.分房间,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