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笔勾销”赏范仲淹之风骨
相关推荐
-
【转】一代名相范仲淹 “她”功不可没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好弹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宋朝名臣范仲淹是庶出之子,不到2岁就没了父亲.族人冷漠无情, ...
-
每日詩詞|豪放派发轫之始——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书接上回.昨日翻展宋词,读柳永词一章,意在挑出宋词蜕变的关键之所在,由此入手,拉开词的幕帷.有读者@子游 君评论道,"自他之后由苏轼,周邦彦开辟两条道路,可谓一水中分,二流并进." ...
-
名相吕夷简、范仲淹,一言不合就开杠,怼天怼地、惺惺相惜两不误
宋朝,是一个很"神奇"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典型的武力定国.许是不愿再陷入前朝四分五裂.常年战争的困境,"杯酒释兵权"后,开国武将们都回家 ...
-
古文观止157: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严先生:即严光,一名遵,字子陵,本姓庄,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东汉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 ...
-
『赏帖』黄庭坚《跋范仲淹道服赞》
黄庭坚<跋范仲淹道服赞>,<道服赞>成于北宋天禧年间,是范仲淹流传至今唯一的真迹,作品附有黄庭坚.胡助.刘魁.戴仁.司马垔.文同.吴立礼.戴蒙.柳贯等多家题跋. 黄庭坚认为:& ...
-
寒松纵老风骨在——赏松杂谈
▲郑永泰大师作品 在树木中,自古以来为人所称颂的恐怕要首推松树了,它的风骨.它的素朴.它的气势无不为历代人们所呕歌与效仿."梢耸振寒声,青葱标暮色:疏叶望岭齐,乔干临云直"(南北朝 ...
-
惊绝:2021开年赏惊作《黄杨木雕之风骨》将牛、蚂蚁、荔枝、百合、荷花、丝瓜、白菜、花、鸟雕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黄杨木雕乃中国四大木雕之一,黄杨素有"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之说,黄杨以湖北小叶黄杨最为名贵,长于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之间,年复 ...
-
范仲淹替百姓呐喊的一首诗:短短20字,诠释北宋一代名臣风骨
读北宋历史,绕不过宋仁宗时代,而读仁宗朝历史,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范仲淹.关于范仲淹,很多人对他的熟悉都是来自语文课本上那篇古文<岳阳楼记>以及一首他的名词<渔家 ...
-
以书入画,共赏“元四家”吴镇笔墨中书画合一的艺术风骨
历来的文人画家都把书画视为一体,并且把它看作是雅与俗的重要界限.在造字之初,秦汉以前,先民们将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形象应用到符号记录中,由于笔墨纸砚等工具尚未出现,没有对书法绘画中的笔法.墨法的相关认知 ...
-
【赏图阁】25位大师,25幅梅画,25种风骨
灯下赏梅齐白石(1864-1957) 岁朝图 王震(1867-1938) 梅石图 朱屺瞻(1892-1996)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q ...
-
赏春随吟
天热预示春光逝,花开展姿初夏天. 鸟语悦耳响林间,牡丹竞艳满花园. 悠闲自在观山景,开心致富赏丽苑. 中华圆梦任重远,民族复兴喜心间.
-
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 中国书画古代部分精品预赏(一)「江南收藏•书画艺术」
图文:西泠拍卖 局部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文嘉(1501-1583) 盘谷图 设色绢本 手卷 出版:1.<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P168第41号"文江隐吏",第7 ...
-
隽永文思,情怀炽烈,佳文赏读!
秉素心不改 护司法情缘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 丁颖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这首<西湖梅>将梅花的高洁脱俗抒写地淋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