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独立于胆固醇的遗传因子SVEP1,或是人类心脑血管代谢疾病的源头!
相关推荐
-
【疾病诊疗】体检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不是血管已经堵了?
健康的血管应该是柔韧而富有弹性,管壁光滑,血流通畅,血流量大,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慢慢变脆变硬,弹性.韧性变差,对血压的控制力减弱,导致血压升高,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此外,脂代谢紊乱.高血 ...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人血浆内皮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蛋白质会改变
图:脑血管病患者内皮细胞来源的的外泌体中的部分蛋白质含量升高 通过免疫特异性分离方法分离血浆中内皮细胞来源的的外泌体(endothelial cell-derived exosomes,EDEs)和血 ...
-
早读 | 血管变成这样竟会致死?五大问题全面解读!
血管钙化( vascular calcification,VC) 常见于衰老.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瓣膜疾病.慢性肾脏病等人群中,是由羟基磷灰石( 又称为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 ...
-
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可怕,这几种“冠军药”,医生为你列清楚!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主要涉及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靶器官包括心脏.大脑.肾脏这些器官,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通常指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 ...
-
《Nature》:动脉粥样硬化与自身免疫
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居高不下,大多数与CVD相关的死亡是由心肌梗塞或中风引起的.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可以长期保持无症状.故,在此领域迫切需要预先诊断 ...
-
后他汀时代,如何杀死“坏”胆固醇?
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5分钟内,全球将有555个人离开这个世界,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一种恐怖的疾病. 它就是心血管疾病. 100多年前当杰出的美国医生詹姆斯·赫里克第一次定义心肌梗死的症状时,应该也不 ...
-
痴呆症治疗瓶颈如何突破?两大研究带来新启示
近日,世卫组织推出了一个新的在线平台,以促进有关痴呆症的信息和知识交流.这个新工具被称为<全球痴呆症观察站知识交流平台>,其中包含了支持实施<2017-2025年全球痴呆症公共卫生应 ...
-
Science子刊:南京大学张辰宇等发现精子miRNA介导的抑郁症遗传
抑郁症是人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被喻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全世界有 1.2-2.0亿患者.有关抑郁症的生物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其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
-
Science子刊:上海中医药大学顾向晨等发现肾脏病遗传风险新基因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该病的患病率已达10%.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目前确定了数百个单核苷酸多态(SNP)与肾功能相关,但是这些SNP与致病基因的相关性,及具 ...
-
Science子刊:饮食改变味觉,嗜糖可能源于表观遗传变化 | 热心肠日报
Science Advances [IF:13.116] Persistent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of sweet taste by diet 饮食对甜味味觉的持续性表 ...
-
Science子刊:AIM2和NLRP3炎性小体在放射期间触发IL-1介导的抗肿瘤作用
炎性小体可响应病原体和与危险相关的分子模式而被激活,从而促进炎症反应.放射疗法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和炎症小体激活,但炎症小体激活如何促进抗肿瘤免疫尚不清楚.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傅阳心教授等近日在S ...
-
Science子刊:科学家找到针对饮食失调和肥胖症的新途径
导语:操纵MC3R可以刺激或抑制食物摄入. 科学家已经确定了治疗肥胖和进食障碍(例如神经性厌食症)的潜在药物靶标,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已知下丘脑AgRP(Agouti相关蛋白)神经元的消融会导致致命的 ...
-
PD-L1抗体“新搭档”——HDAC8抑制剂 | Science子刊发表肝癌治疗突破
自2011年美国FDA批准首个CTLA-4单抗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0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8个PD-1抗体.3个PD-L1抗体)获批上市,累计20多种癌症适应证.在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等T细胞浸润型癌 ...
-
吃货的春天?Science子刊:科学家找到一种胡吃海塞也能健康的方法
众所周知,病从口入,肥胖是导致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重大疾病的罪魁祸首.当健康亮起红灯时,此前的每一口不健康饮食都不是无辜的.因此,避免肥胖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先管住嘴.然而,对于那些身体还未现 ...
-
Science子刊:iPS干细胞疗法成功促进中风和痴呆症的恢复
干细胞治疗也为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2018年,哈佛医学院教授 Piero Anversa 博士多达31篇关于心脏干细胞的研究论文因被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而被尽数撤稿,心脏干细胞再次被证伪 ...
-
Nature:表观遗传因子SETDB1帮助癌细胞逃逸,对其抑制可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癌症以及自身免疫系统的认知愈渐加深,肿瘤免疫治疗也因此蓬勃发展.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并使之自行清除肿瘤组织,这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然而,令人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