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华侨农场的前世今生
相关推荐
-
一生钟爱羽球 为学校建场馆
邓汉荣 1949年生,印尼归侨.他是一名归侨知青,下乡到海宴华侨农场,生活了十多年,回城时到国有企业工作至退休.邓汉荣一生唯一的爱好是打羽毛球,退休回到农场时投入十多万给当地学校建了羽毛球馆,并教小朋 ...
-
迎国庆70周年文萃 《我们不能没有祖国》(二之一)
接侨船光华轮抵达湛江港,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 早年在印尼历尽困苦,回国后晚年生活幸福舒坦的亚齐难侨(中印混血)吴建南. 吴建南两老夫妻在农场自家门口,一起玩印尼玩具Congkelak,它在印尼也逐渐式 ...
-
【老照片】你知道大旺华侨农场的老故事吗?
[老照片]你知道大旺的老故事吗? 小编看到一些大旺的老照片, 不知道大旺人是否也感触良多? 起初,这里是一片草塘,广袤.荒芜.充满疫病. 后来,这里建起了国营农场,父辈们曾在这里奋斗拼搏,肆意挥洒着青 ...
-
归侨故事丨华侨农场的异国美食-越南粽子
OCTer星仔是一名归侨后代 在他的镜头下曾记录过许多 归侨从异国他乡带回华侨农场的美食 上一次他为我们带来的印尼沙爹 让不少侨二代怀念起了长辈们的手艺 和许许多多儿时的记忆 这次,星仔为我们带来了 ...
-
青年艰苦开荒 农场安享晚年
李桂春 祖籍广东梅州,1939年生,印尼归侨.1960年回国,1963年来到海宴华侨农场.他们与其他印尼归侨,一起筑堤围海造田,将滩涂变为良田,最终变成如今广东沿海的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归侨文化村. 坐中 ...
-
跟随视频,感受21平方公里土地上承载的独特历史情怀
在英德东华镇,有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华侨茶场.二十世纪50年代,这里曾接纳了来自东南亚26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在英德华侨茶场的土地上,浇灌着享誉世界的英德红茶,接待并安置近万名归国华侨,承载着独特的 ...
-
英华侨友会代表关心困难归难侨 牵手爱心送去温暖
英华侨友会代表关心困难归难侨 牵手爱心送去温暖 受深圳英华爱心小组委托,英华侨友会代表近日冒酷热下队~对病困归难侨共23户 ,送去深圳侨友的爱心问候!感恩深圳英华爱心小组对侨场病困侨友的关爱,感动!感 ...
-
悠悠五十载,浓浓家国情!位于潼侨镇的侨文化博物馆近期试运营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偏远洼地, 50多年前, 建设祖国的号角 吹醒了无数人创业的激情, 一大批知青.归侨来到这里, 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发展的传奇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仲恺高新区潼侨镇的惠州仲恺高新区 ...
-
原创| 尚待保护的英德华侨茶场历史遗迹
广华侨博物馆原馆长 王明惠 图为1957年英德华侨茶场场部办公室牌匾. 图为五房一厅(安置五户归难侨)集体宿舍. 图为新楼盘前的归难侨职工宿舍. 英德华侨茶场电影旧和三区灯光球场. 英德华侨茶场电影院 ...
-
文学看台152 | 文化之旅41:侨区篇·杨桃油柑歌舞【陈辚+蔡秋胜+王晓忠+张伟红】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豪哥果园"流连忘返 孙彦修 摄 忘不了,红杨桃的异香 ●陈辚 近几年,华侨管理区培植的红杨桃赢得"酥甜无粕"绿色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