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五周年:只有痛苦被真实、广泛地看到,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和讨论

译言·译眼看世界

在合肥某小区电梯内,一名男子因家庭纠纷与妻子争执,动手殴打妻子并伤到年幼的女儿;在广东梅州,一男子当着孩子的面掌掴妻子23次......

这样的新闻,每每让人心惊,家庭暴力不只是一般的家庭纠纷,这是一种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的身体和精神伤害,甚至会危及受害者的生命。如今我们的《反家庭暴力法》已经实施五年,但是每天依然会有不少关于家暴的新闻让人痛心疾首。

01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五周年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五周年。反家庭暴力倡导者认为,让家庭暴力受害者真正地从法律中受到保护仍然需要努力。

2020年12月,中国流行歌手谭维维发布了单曲《小娟(化名)》,歌词让许多人受到震撼。《小娟》聚焦被人们忽略的事情——家庭暴力,其歌词引用了近年来登上我国新闻头条中可怕的暴力故事,然后引出了一句合唱——隐去我姓名,忘记我名字,同一出悲剧,不断上演继续。

冯媛长期致力于倡导性别平等,她在北京为暴力受害者提供热线咨询和帮助,在她看来,这首歌让更多的听众开始谈论家庭暴力。她说:“谭维维把所有家庭暴力事件串在一起,勇敢地表达出来,两性平等倡议者可以用这首歌作为推动深入对话的工具。”

02

普及法律和制定法律同样重要

在《反家庭暴力法》通过五年之后,仍有很多受害者选择社交媒体来提高人们的反暴力意识并寻求帮助。2019年,在一段被疯狂转发的视频中,著名美妆博主宇芽揭露了前男友对她精神和身体的虐待;2020年,来自西藏的网红拉姆在抖音上直播时被前夫残忍杀害。就在今年2月,前资深记者马金瑜在微信上发文谴责她的丈夫在过去七年里虐待她和她的孩子。

这些令人震惊的事件敲响了家庭暴力的警钟,但倡导者表示,(幸存者选择社交媒体求救也反映出)引导人们通过《反家庭暴力法》来保护自己的教育力度还不够。这部法律的核心内容在于允许人们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保护令的存在。

林爽是上海的一名反家暴志愿者,她曾陪同受害者到警局报案。她表示,在法律生效之前,警方通常将家暴视为家庭纠纷。她说:“他们会说,'这是你的家务事,你回去跟你丈夫谈谈。除非你丈夫自愿,我们没有理由把他送到警局,如果他自愿过来,我们可以和他沟通沟通。’”即使有了这部法律,这种反应仍然还会出现。因此,在受害者去报告事件之前,林爽会给她们具体的指导,让她们把法律文本保存在手机上以便向警方出示。她说:“你可能会认为,现在我们有了法律,至少公务人员会知道这件事。但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或培训,或者这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禁止施暴者接触受害者,或者强制要求他们搬出合住的房子,从而保护受害者。但从林爽的角度看来,获得保护令的要求很高。《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的头三年,全国发布的保护令不到6000条。

03

写进歌词的无数个小娟(简·多伊)

歌曲《小娟》中的“小娟”相当于美国的“简·多伊”,用来称呼真名不详的女性受害者。

自2020年12月发行以来,这首歌在中国数百万女性中引起了共鸣。在中国年轻人很喜欢的某视频网站上,这首歌的视频点击量已超过110万次。歌词由谭女士的合作伙伴尹约创作,歌词列举了一系列近年来引起中国公众关注的可怕的家庭暴力案件。

“用拳头用汽油用硫酸”这句台词,是对2020年9月遇害的西藏女子拉姆的哀悼。拉姆的前夫被控将她浇上汽油、放火焚烧。有一句“冲进下水道,从婚房沉入河床”的台词,指的是2020年7月在公共化粪池里发现的一名被肢解的女性。另一句“塞满行李箱,阳台上冰柜冷藏”,指的是2016年一件令人震惊的谋杀案,上海一名男子杀死了他的妻子,并把她的遗体藏在冰箱里100多天。

04

“不是勇敢,只是一份责任。”

许多中国人认为家暴是家庭问题,中国有一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但这首歌——谭维维献给中国普通女性的十一首歌之一——在微博上引起了关于家庭暴力的热烈讨论,热搜词条“谭维维的歌词好敢写”有超过3.6亿浏览量。

冯媛是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顾问和女性权利专家,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她说:“这首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也让很多人感到不自在。谭维维把这些极端的故事摆在你面前,你无法回避它们,你必须直视它们。”这首歌发布后,女性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她们遭遇的暴力事件,接下来是祖母、母亲和姐妹们遭受伴侣暴力的故事。在北京一家LGBTQ+维权组织工作的陈女士表示:“谭维维的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和一个平台,让人们释放自己对性别暴力的情绪和想法。我觉得这首歌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她这么做很勇敢。”

但这位歌手自己并不称之为勇敢,她在微博上写道:“不是勇敢,只是一份责任。”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谭维维说:“对于许多小娟(简·多伊)而言,沉默的不仅仅是她们的名字,不仅仅是她们的痛苦,而且是她们作为人的尊严,她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她们对爱的渴望。”

05

让痛苦被听到、看到、承认和接受。

这次采访中,作词人尹约称自己受到了香奈儿·米勒的回忆录《知道我的名字》(Know My Name)的启发,这本书讲述了米勒女士如何在性侵犯中艰难生存下来的故事。尹女士说,她只花了三个小时就写好了歌词,因为这些想法和感受已经伴随她很多年了。

这首歌似乎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我国女性逐渐敢于为自己的权利发声。作为“我也是”(Me Too)运动的一部分,我国女性站出来指控媒体行业、大学等领域的一些知名男性的性骚扰。不久前,一名脱口秀演员吐槽部分男性过于自信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2018年,一部改编自美国音乐剧《芝加哥》的音乐视频在网上疯传,该视频讲述了六个中国女性因性别暴力而复仇的故事。

“只有当这种痛苦真实地、广泛地被看到、听到、承认和接受,只有当这些问题被公开地讨论和解决,我们才有可能在未来结束这种家庭暴力的悲剧,”作词人尹约说道。

原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1/26/us/domestic-violence-china-tan-weiwei.html (有删改)

https://www.pri.org/stories/2021-03-16/putting-china-s-domestic-violence-law-practice-uphill-battle (有删改)

作者:wenli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