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娟: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0)

相关推荐

  • 知青:遭遇狼群的回忆

    遭遇狼群的回忆  作者:曹 军 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北京20多年了,但在25团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1974年的事情,当时我是23连的卫生员,承担着连队几百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

  •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伤痕文学”这个流...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伤痕文学"这个流派. 很多阅读量不是很广泛的网友,对此流派的文学作品可能不太了解. 那么请阅读下面这一个"故事". 一个颇有名气的&qu ...

  • 百年瞬间丨开发北大荒

    △1958年,十万复转官兵开往北大荒 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来自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拓荒者"来到黑龙江,拉开了北大荒 ...

  • 我们奋斗过 又忘记——青藏线上的故事(四)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铁十师 张振昌——一段难忘的回忆

    永远的铁道兵         一段难忘的回忆 作者/铁十师 张振昌 在修建襄渝线时,我们劳卫所在旬阳铁十师医院的最后边的一排房间工作,我们所长叫袁尚仁. 八月烈日当空照, 铁兵筑路在山腰. 岩石阵阵滚 ...

  • 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

    http://99csw.com/book/9661/index.htm今夜有暴风雪 <今夜有暴风雪>精选了梁晓声最具代表性的知青小说,包括<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收 ...

  • 《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

    "人世间",本是一个社会习惯用语.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命名,说明这部作品要写的一定是人间世事.曾有评论说,一听<人世间>的篇名,就知道这是梁晓声写的,因为梁晓声的人间情怀 ...

  • 【图文】董秋娟: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70年代知青董秋娟(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董秋娟是牡丹江市知青,下乡时在黑龙江兵团一团38连当卫生员,后调佳木斯市桦南石灰石矿医院,退休前在牡丹江市属一个企业卫生所任所长. 董秋娟 列车在燕赵大地上急 ...

  • 「知青往事」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董秋娟 列车在燕赵大地上行驶,几个小时后就要到达首都北京了. 一周前,我还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小城,牡丹江市的一家企业卫生所,当我的"万金油"大夫.幸运地接到了上级卫 ...

  • 【兵团岁月】 梁晓声 董秋娟:我的初恋

    我的兵团岁月--梁晓声 我的初恋 梁晓声 我的初恋发生在北大荒. 许多读者总以为我小说中的某个女性,是我恋人的影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她们仅是一些文学加工了的知青形象而已.是很理想化了的女性.她们的存在 ...

  • 孙名齐:董秋娟和梁晓声的故事

    这张已经褪了色的照片,是董秋娟四十几年前在北大荒的知青照.照片的后面是梁晓声题写的诗句: 愿君青春比梅红, 愿君继承革命志. 霜打红梅梅更红, 雪压青松松更青. 原标题: 董秋娟和梁晓声 孙名齐 几个 ...

  • 梁晓声:窃秋

    窃其实就是偷的意思.老百姓说同一行径是偷,而文人雅士说成是窃.溜门撬锁谓之盗,探囊取物于他人的衣袋儿谓之扒,这些事在文人雅士们做了则谓之为窃.比如偷了别人的文章或构思,我们说是"剽窃&quo ...

  • 梁晓声:每每想起母亲,便觉温馨

    "妈妈" 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称谓 无论何时 都能唤起我们心底最温柔的回忆 但丁说: "世上有一部永远都写不完的书, 那便是母亲." 母爱 是困境中灯塔 是漂泊天 ...

  • 梁晓声: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

    后台回复"读书" 文|梁晓声 主播|潮羽 日子太快,我们的关心就容易失去准头.突然,铺天的消息传来,提醒我们去回头看鬓角斑白的母亲,然后,怀着感激交织着歉意,说出那句每年都说的话: ...

  • 广有活动 || 知名作家梁晓声5月15日到津,与读者“晓声长谈,读书阅世”

     活动简介  "如果不饱含深情的话,一个人怎么能写一百多万字,他在那干嘛呢?兴趣对我本身没有那么大的推动力,一定要加入情怀的推动力,而且情怀的推动力一定是为主的." 梁晓声获得茅盾 ...

  • 梁晓声:我们这代人的父母,几乎没有幸福的晚年

    爱是双向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这种爱是不完整的.父母养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爱是人间共同的情怀和关爱. 我的意识中,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他们教育我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