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谈谈TDI市场

TDI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简称,有 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 2,6-甲苯二异氰酸酯两种异构体。分子式 :C9H6N2O2;分子量 174.16;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76-78%被用于生产海绵制品,涂料用占比在12-14%,其余被用于生产聚氨酯弹性体/粘合剂。

我们先看下图

经历自2月春节后厂家齐心拉升至19000元/吨(三月初,华东国产)后,下游需求急剧萎缩,倒逼TDI市场价一路下跌,目前华东市场己不需13000元/吨可以买到国产TDI了。由于中国TDI技术基本上是购买的,作为基本化工品的TDI执行统一品质标准,个人不认为万华化学、烟台巨力和沧洲大化们生产TDI品质与巴斯夫、科思创生产的品质上有明显差异,市场售价相差不足3%证明了这一点。

6月第二周TDI 价格继续下跌,但跌势放缓,成交量略微增多。华东上海货均价13550元/吨,周均价跌150元/吨,最低己破13000元/吨。

本周科思创也不得不下调现金一口价至13900元/吨,沧化上周结算亦跟进市场至承兑13600元/吨,虽然都有松动表现,但仅跟进市场主流,未追平市场低价,因此各方仍可感知生产企业抗跌意愿强烈。周内不少贸易商不认为有继续大跌空间,部分商家仅零星跟跌出货,对大单低价询盘多选择拒绝,但仍有部分中小贸易商保持积极出货意愿,报价偏低,毕竟天气渐热,TDI储存是个大问题。下游用户近期开始也不认为有继续大跌空间,周内听闻少量大单成交。

本周 TDI 国内市场价格评估表

亚洲市场TDI 

价格仍有小幅下挫,中国出口正常。本周 FB中国评估为 1865- 1880美元/吨,跌25-28美元/吨,均为桶装,TT价,不含托盘。由于主要下游需求低迷,周内海外客户及出口商下单积极性偏低,工厂主要交付5月订单为主,交付量并不大但船期及订舱均有不确定性。近洋市场上,CFR 台湾报价多在1950-2000美元/吨,存在60-70美元的商谈空间;CIF越南小幅下行,用户反馈 6 月船货1930-1960美元/吨交易。中东市场上部分6月船货到岸商谈价在 1950-1970 美元/吨展开。

本周国内供应分析

本周 TDI 行业开工负荷 77.9%,尽管市场需求低造,开工率反而较上周增长0.54个百分点。周内烟台巨力、上海巴斯夫仍保持停车状态,其中巴斯夫装置可能稍晚于预期的6月15日开车,巨力暂时不详;听闻西北工厂近期负荷下调;其他装置稳定运行;后期新疆巨力可能存在检修计划(但具体时间尚未敲定);TDI工厂8月份之前暂无更多检修计划。

多数TDI工厂仅按合约常量供应,拒绝超量给货,对于部分一口价递盘暂无过度让价意愿,加之部分工厂认为售价已在成本线附近,因此超卖意愿降低。

国内 TDI 装置检修动态

欧洲TDI装置动态汇总

美洲TDI装置动态汇总

巴斯夫:

市场获悉,上海巴斯夫2020年5月份TDI结算价14000元/吨,环比下调1500元/吨,2021年6月挂牌价17000元/吨,环比下调500元/吨。

国内装置:上海巴斯夫位于上海漕泾年产16万吨TDI装置于5月17日配合园区停车检修,检修周期约4周左右,预计6月15-17日恢复。

欧洲装置:欧洲巴斯夫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年产30万吨TDI装置3月中旬停车检修,原材料甲苯反馈消息是6月第一周复工,官方表示TDI装置至少月中重启。

北美装置:巴斯夫北美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年产16万吨TDI装置因2月中极寒天气宣布供应不可抗力,3月中装置已恢复生产,5月中旬装置故障再次停车检修,开车时间或推迟至6月上旬,当前不可抗力仍未接触。

韩国装置:韩国巴斯夫位于丽水年产16万吨TDI装置平稳运行。

科思创:

市场获悉,本周上海科思创TDI最新执行价在13900元/吨,较上周下调200元/吨。

装置动态:上海科思创年产31万吨TDI装置于5.27-28日恢复开工,6月初临时停车一天,此轮检修损失量约9000吨,当前TDI装置开工率约100%,散水、桶装供应均恢复稳定。

北美装置:科思创位于北美Baytown年产22万吨TDI装置于2月中旬受美国极寒天气影响降负应对后供应不可抗力,3月3日装置恢复开工然不可抗力仍未解除,装置保持低负荷运行。

欧洲装置:科思创位于德国Dormagen年产30万吨/年TDI装置平稳运行。

成本利润分析

TDI=0.61甲苯 1.01吨硝酸 0.11吨氢气 0.4吨一氧化碳 1.1吨液氯 1200元/吨加工综合费。

目前原料成本9278元/吨, 利润均值3070元/吨,利润率22.67%,仍然不错利润。

我们再看看下游:

主要下游是海綿制品,即软泡聚醚。

本周,国内软泡聚醚市场跌势暂缓。但部分工厂后市心态消极,提前商谈出货意愿较多,但亦有部分工厂意向端午节前缓跌接单为主。

周内南北聚醚价差保持在200-300元/吨附近,不过北货南流受疫情反复影响有所放缓,但国外进口聚醚陆续有所补充,南方实单重心亦有逐步下滑。(截止6月10日,山东主流商谈在13600-13800元/吨;华东主流商谈在13900-14200元/吨;华南主流商谈在13700-14200元/吨)

隆华以及天骄新产能试产成功, 滨化POP及硬泡装置仍未开启,钟山保持9成运行,金栖计划11日附近恢复开车,佳化、宁武及一统保持低负消化运行,天津石化 5-10 日有所降负。此外,进口陶氏、新壳及泰国 PTT 货源陆续补充出售。

国内下游保持淡季需求,不过阶段性企稳后,部分刚需订单有跟进。外贸新单跟进亦有好转,仓位及柜子仍有阻碍。海绵淡季需求减弱,虽企业原料库存极低,订单寡淡及原料跌势仍存预期下,当前价位补充意识仍少;高回弹汽车行业因芯片问题部分放假停工;防水及跑道行业虽处旺 季,但原料预期跌势及雨季、限电、疫情、财政拨款等因素影响施工进程。

欧美聚醚装置逐步恢复正常供应、对中国货物的需求处于减量状态下,陶氏、PTT 以及科思创等聚醚外销预期有所增加,而东南亚疫情影响仍旧明显,需求疲软,国内聚醚供应过剩状态或将继续保持。

目前已经连续跌价13周,当前价格处于全年次低点。个人觉得6月份第三周TDI价格有望筑底企稳,预计下周国产货源价格运行区间在12800-13300元/吨,或较本周持平。

预计下周 TDI 价格暂停下跌,进入筑底企稳形态。短线上建议关注买方个体的询盘频率、下单量、交期要求,以及群体买方的入市趋同性;另外建议关注工厂是否在低价足量供应,抑或是拒接低价。中线关注中下游建仓节奏及进度。市场内部关注装置检修计划,工厂是否控货;外部维度上建议关注出口变化,包括终端的出口变化;广东公用卫生事件的进展。

中国占全球TDI产能43.1%,从全球范围看,TDI 仍属于高度垄断行业。截止到 2020年底,全球共15家 TDI 供应商,共计产能351.8万吨/年。巴斯夫和科思创的全球产能已约占总产能的 53.52%。巴斯夫和科思创的综合实力都相当强,其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地区。

2019年以前TDI的利润就是一台印钞机,所有的TDI工厂就是一台印钞机,几乎是疯狂的利润。TD难贮存,上下游之间的博弈激烈,这个行业集中度又超高(CR5>92%,中国境内生产企业仅六家),任何消息=价格暴涨/阴跌。

甲苯与TDI市场价格的关系

主要原料甲苯市场走势基本与TDI无关。但多数时候TDI走出行情独立,原因是产能己严重过剩,CR5太高。

将来更多体现在东南亚货源流通层面,2018年万华化学加入推动TDI供应格局的一场巨变,正在逐步上演。随着后续2020年新疆巨力TDI投放,万华福建TDI项目扩建,预计在未来3-5年国内TDI供需失衡态势更加严峻,而 “韩国货、陶氏中东装置离不开中国市场”。不难想象出口市场将是未来国内TDI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全球洗牌格局同步进行。

外网获悉,受2月中旬美国极寒天气 美国巴斯夫TDI装置故障停车等因素影响,6月美国区域TDI和聚醚多元醇合约价上调10美分/磅(220美元/吨)。当前汽车、家具和床上用品的需求继续强劲,但汽车行业或因微芯片短缺主板开启降低汽车生产率。

从原材料方面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美国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同比大增73.05%,而出口同比下降5.86%。3月份的进口量是2月份的三倍多。3月份出口较2月份下降了41%,美国3月份转为净进口。美国传统意义是TDI的净出口国,通常进口量不大。

中国、韩国和匈牙利是美国第一季度进口TDI的主要来源。美国TDI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是墨西哥、巴西和比利时。一季度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是2月中旬的极寒天气造成供应端不可抗力,货源严重中断,因此增加了对海外进口TDI产品的需求。当前美国地区因缺乏劳动力生产,加之5月中北美巴斯夫装置故障停车,故当地TDI货源供应保持紧张局面。

从海绵制品需求来看,上半年美国当地家具和床上用品的需求表现强劲,当地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5月美国床垫进口来源国依旧以中国为主。床垫进口来源国排名前五依次是:中国、印尼、巴基斯坦、越南、中国台湾。其次是:多米尼亚、马来西亚、文莱及土耳其等国家。以上是北美聚氨酯原料及终端表现情况,南美区域则不佳。据新闻报道南美当地5月28日,新一轮大规模游行在哥伦比亚多地持续发生,抑制南美区域聚氨酯原材料买气。加之当前中东TDI、聚醚等原材料恢复供应,进口货源对南美填充力度较大。

另外中国至南美海运费接近10000美金/柜,按照每柜20吨TDI仓储量约usd500美元/吨海运费,加上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费用增加明显,影响南美客户采购进口中国生产的TDI。

下一篇讲TDI及应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