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阿姨小札
相关推荐
-
【沈园物候】大暑·静坐听雨,卧听蝉鸣
jīn rì jīng zhé 今 日 大 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 ...
-
这个花是樱花么,好像是一问题
现在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开的盆满钵满了.中午吃了饭想从梅园直接去行政楼那里看樱花,走到跟前发现已经被堵上了,只能折回梅园再上档案馆那条路过去. 樱花盛开的样子确实好看,但一个问题也来了,怎么拍都不好拍. ...
-
洪欣终于逆袭!穿搭时髦亮眼,明明已是阿姨的年纪身材却不输少女
上世纪90年代香港影视圈里涌现出了许多美女影星,在那个没有后期修图的时代,这些港星们个个都美得风姿绰约,叫人难以忘怀.洪欣当属那个年代的美女代表之一,她虽然不是港姐出身,但无论颜值还是气质都妥妥在线, ...
-
《天气之子》改变了《你的名字。》世界线?三叶和泷还能相遇吗?
新海诚2019年的新作<天气之子>上映,笔者依然在做这部动画电影的细节观察.<天气之子>中出现了<你的名字.>的男主角泷和三叶(宫本茂),那么,<天气之子&g ...
-
大雨小雨肆意校园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最近郑州似乎进入了雨季,大雨小雨接连不断下了有一周,看天气预报,未来一周仍然是大雨小雨每天光顾.雨水让头伏整体处于凉爽状态,期间偶尔穿插出现的晴天 ...
-
花名册
前言:每个人都有一个别人送的外号或者昵称,有时候不喜欢也要收下. 文-马出门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村里不管男女老少,大多都有一个外号,我们管外号叫'花名'.乡里的名人大多有响当当的外号,我也被人送了几个 ...
-
《天气之子》:比起晴天我更需要你,被人坚定地选择真好
与你相遇,我好幸运 关注置顶,不再错过 01 三年前,新海诚凭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火遍全国,国内电影票房最终破5亿,成为了日本电影在国内的票房冠军,至今仍未被超越. 三年之后,新海诚携新作 ...
-
一字之差的情缘
时光如水,情是水中的沙,水流而去,情便沉淀了下来.今天就说说我俩这一字之差的情缘. 一字之差,两个人的名字,两种迥异的性格,两段不凡的人生.一字之差,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相仿的年纪,相似的遭遇,相同的 ...
-
【投稿选登】袁绍藻 辛丑暮春中原行绝律小札
[投稿选登] 袁绍藻 辛丑暮春中原行绝律小札 经汉赴豫 骋目凭窗已别湘,榴花芍药好春光. 手机微信刚翻页,靓女银铃报武昌. 河南游经郑州车站 人老爱闲游,多番过郑州. 风沙来暗色,岁月去忧愁. 昔日曾 ...
-
【新晋云帆诗友】汤行 绝律小札
新晋 云帆诗友 汤行绝律小札 题平坝樱花 碧草催新绿,蔷薇落有痕. 近身还却步,怎忍踏芳魂. 谴怀 林城二月天,翠色接云烟. 拾级观山路,扶摇上极巅. 月下独行 徒步山门外,苍苍夜色凉. 周身无一物, ...
-
【新晋云帆诗友】江边老吕 诗词小札
新晋云帆诗友 江边老吕 诗词小札 春溪夜色 灯影溪横竖,芦芽抹雨青. 依稀香几滴,间或鸟三聆. 月染披离叶,音浮散漫汀. 樱桥眸子过,料亦有婷婷. 无题 潮涨谁知觉,江声镇日间. 春深芦渚缩,岸远水 ...
-
水晶诗刊 第0256期◆张栋 辛丑春日七言绝句小札
张栋 辛丑春日七言绝句小札 迎春 经济除冠历苦辛,年终战绩报频频. 牛铃已在云边响,暖日牵来又一春. 访工友 问君年尾有何期,笑指门前槐树知. 近看朝阳新干下,红绳缕缕系相思. 晨兴 冰融雪化物华滋, ...
-
惜春小札
李国文 (作家) 人,有各式各样的活法,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无论怎样的一生,你千万要珍惜你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复返.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没声 ...
-
【新晋云帆诗友】王素玲:咏春诗词小札
云帆新晋诗友 王素玲 咏春诗词 春冷 莫惧春情冷若霜,怀中揣得解愁方. 线装一本书除外,还有那瓶达子香. 闲坐 手捧花茶坐暖窗,前楼飞过鸟双双. 慕它自在无拘束,纵览千山复九江. 春风 最是春风格外忙 ...
-
【翰墨流芳】黄庭坚小札:雪寒,安胜否?
黄庭坚<雪寒帖> 行书,纸本,28.8厘米×17.5厘米,凡6行,61字.无书写时间,从笔法.结体.风格等方面综合比较,与<动静帖>.<致明叔同年尺牍>非常接近,大 ...
-
【云帆清音】秋宝 辛丑春咏小札
秋宝:辛丑诗词近稿 作者简介 秋宝,宁夏中卫市作家协会.宁夏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酷爱诗词.作品发表于各级诗词报刊及以多个微信公众平台. 七绝 无题五首 一 知人老病最堪怜,一入娑 ...
-
【新晋云帆诗友】高占稳咏春绝句小札
作者简介 高占稳,笔名高站稳.站稳,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诗词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唐山诗词学会会员,<三苏文学>副主编兼金榜头条主编.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