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年轻不懂赵姨娘,读懂已是泪两行
相关推荐
-
赵姨娘:世人都说我粗鄙,有谁知,年轻时我也不输于晴雯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一个很让人窝心的角色. 一方面,作为贾政的妾室,她好歹也算得上是荣国府的半个主子.却又几乎没有受到主人的待遇,平素的月钱还不如袭人这样的丫环. 另一方面,她虽然活得 ...
-
黛玉从林家带来的丫环雪雁,融入贾家的过程让人心寒:薛家耳报神
黛玉从林家带来的丫环雪雁,融入贾家的过程让人齿寒:薛宝钗间谍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 青埂峰下的补天顽石,在以男子为尊的红楼时代,发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qu ...
-
李少咏谈红楼梦中的小人物(之一)
很少有哪一本书像<红楼梦>,可以包容书中每一个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大家都知道,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翻看自己家族女子命运的名册的时候,最早翻开的,不是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也不是副册,而是又副册. ...
-
贾府三春为何差异那么大?豪门未必带来幸福,也许是满满的伤害
世上哪有绝对公平,所有的奇怪性格,都是不得而已 红楼梦的贾府本来有四位大小姐.元春进宫了,留给读者可见的只有迎春.探春.惜春(简称三春). 三位姑娘都是公爵府的千金.公爵是异姓爵位的最高级别,一个时代 ...
-
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曾国藩家书||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移光幻影 今天 晚清重臣曾国藩靠什么成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 ...
-
曾国藩家书||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晚清重臣曾国藩靠什么成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其一生奉行 ...
-
曾国藩家书: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晚清重臣曾国藩靠什么成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其一生奉行 ...
-
年老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泪千行
作者:孟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年少看<红楼梦>,最喜书中不识忧愁,每日变着法取乐的悠闲日子. 对于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各种卑微讨好的作态却颇有微词. 然 ...
-
年少不懂王熙凤,读懂已是泪千行
<红楼梦>脂评本中有这样一句批语: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正如有人说,<红楼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 年少时读<红楼梦>, ...
-
大道至拙,年少不懂曾国藩,读懂已是泪满面
曾国藩是晚清统治集团的领军人物,毛泽东曾评价"独服曾文正".他出身贫寒低微,读书治学,修身齐家,于不懈奋斗与忍辱负重中走上权力巅峰,在晚清封建统治集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清王 ...
-
年少不懂林黛玉 读懂已至知天命
作者:焦彩霞,笔名彩霞满天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主线,以宝钗黛的爱情故事为副线,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现实与复杂的人性. 年少读红楼,不喜欢黛玉的多愁善 ...
-
范仲淹不可不读的一首冷门词,年少读不懂,读懂已是中年人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后我们再读依然余音袅袅,那些富有辞采声韵之美,又饱含作者深刻人生感悟的佳作,给予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享受.相信你和我一样,每每读起它们总能振奋人心. 古诗词 ...
-
范仲淹不可不读的一首冷门词《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年少读不懂,读懂已是中年人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后我们再读依然余音袅袅,那些富有辞采声韵之美,又饱含作者深刻人生感悟的佳作,给予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享受.相信你和我一样,每每读起它们总能振奋人心.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