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J120. 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

1985.10.10发行      全套4枚(四连票)        发行量1174.59万套

(4-1)         8分   丹阙凌云

(4-2)        8分   太和晴旭

(4-3)       20分   乾坤交泰

(4-4)       80分   琼苑春晖

邮票规格:93×26毫米                                    齿孔度数:11.5度

整张枚数:24枚(3×8,四连印,6套)                版别:影写

设计者:邵柏林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中国明清宫廷史迹及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落成,后经过重修、扩建,终于成为我国最完整、最辉煌的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建成后曾有24个皇帝(明朝14位,清朝10位)在这里居住并统治中国。

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000多间。这些建筑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规划齐整,气势宏伟。建筑物为木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座,并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显示出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

故宫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主要有前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东侧的文华殿、文渊阁,西侧的武英殿。内廷是皇帝居住、办事以及后妃、太后、太妃和皇帝幼年子女们居住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东有斋宫和东六宫,西有养心殿和西六宫;东六宫之东有皇极殿、宁寿宫、乾隆花园,西六宫之西有雨花阁、慈宁宫、慈宁花园等。

1985年10月10日,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枚。

(4-1)为“丹阙凌云”。画面是故宫最南端的午门、金水河及太和门,太和门是外朝的入口。

(4-2)为“太和晴旭”。表现的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内居中是皇帝的金漆雕龙宝座。凡重大庆典,大多在此殿举行。其时,香烟袅袅、鼓乐齐鸣,群臣在广场上,五体投地,山呼万岁,太和殿就更显示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

(4-3)为“乾坤交泰”。乾清宫、交泰殿及坤宁宫,这三个建筑构成内廷的中心。乾清宫,是明清皇帝的寝宫,也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殿内宝座的上方高悬一块书有“正大光明”四字的巨匾。清代自康熙皇帝后,生前不宣布皇储,而是将内定的皇储名字写好后用小匣子装起来,放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一旦皇帝驾崩,就立刻打开匣子,根据皇帝遗诏,宣布皇位的继承人。处于乾清宫北交泰殿则为存放皇权的象征物--玉玺之处。交泰殿后的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中国传统哲学中,乾代表天,为阳;坤代表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乾清”、“坤宁”两个宫名,不仅作了定义并寄托了美好的祈求。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攻进北京,皇后便自杀在坤宁宫。

(4-4)为“琼苑春晖”。画面是御花园全景及神武门,表现了皇家园林草木葱茏及紫禁城神武门的威严气象。

本套邮票以四直连的票式将故宫从午门经太和殿、乾清宫、交泰殿至神武门一线的主要建筑逐一展现。故宫建筑规模宏伟、气象森严,邮票设计者从俯视的角度,沿故宫的中轴线展开画面,把故宫的严整划一表现得十分成功。在用色上,他抓住了中国皇帝独享的黄色。中国封建等级礼仪制度规定,黄色由皇帝专用,任何人不得擅用。这一规定出自中国传统哲学的五行观念,中央为土,土为黄色,故唯有独尊天下的皇帝有此特权。

版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