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的远方,是每一寸未曾到达;心灵的远方,则是每一瞬牵引你幻想的渴望;岁月的远方,又是每一个你不在意的瞬间被时间驱赶而往的将来······
本公众号所有图文皆为“麦浪孤帆”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用。
:粑粑,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嗯……理想?有些,忘了……
:粑粑,我们都有理想的;你快想一个。
……理想?小姐姐这一问倒真难到我了。理想这玩意曾经肯定是有过的,只是随着时间――我把它丢了,然后忘了、忘的干干净净。思量些时,总算找回了些许零散。
:小妞妞,我的理想是当我老了的时候,能到大漠里看看夕阳。待夕阳尽去就在星空下找到狼、并和狼干一架。赢了,就孤火一堆、炖一大锅肉,抱着大桶的格瓦斯和星空对饮、与沙尘一起啃骨头……
:那狼把你吃了怎么办?
:那就不是我该考虑的问题了,我只需要考虑赢了之后。
:理想可以这样吗?
:那应该怎么样呢?
:不是应该“我想当警察、医生、老师、科学家……”这样的吗?
:嗯!也对,但那只是一部分。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一种美好想像和愿望,它可以是长久的,比如对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等问题的期许;也可以是一种短暂的体验过程,比如明天希望吃到什么口味的冰淇淋……
:哦!那就这么说定了,冰淇淋我要草莓味的……
:我只是打个比方。
:打比方也要草莓味的,明天去吃,来粑粑,拉勾勾。
很难相信,我骨子里竟然是个喜欢清静的人。这个问题随便丢给哪个教过我的老师、或者我曾经的同学也都是不会相信的。我不知道人们对完美生活的定义是什么?是都市里落地窗里一杯可以触碰到斜阳的咖啡浓香?亦或者是农家小院里一把蒲扇摇曳着淡淡的茶香?当然,应该还有饮尽灯红酒绿,醉倒霓虹金银之内的吧!理想是自己的事情,喜欢就好的事情,管它呛醒自己的是江还是湖呢?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还是喜欢端坐着探讨。也许,理想就应该一本正经的,不然怎么登得了大雅之堂?
我是懒散人一个,聊正事思绪容易跑偏。对于将来的事情,总是本着随缘就好的态度随性懒着,自己开心就好。
属于我的那份在一首歌里,麦田守望者乐队的《在路上》;自每天都在为理想而努力的青春期开始,就不曾改变过。一晃光阴,竟然延续了好些年。
久了,就成了习惯。习惯每天黄昏之后都仰望西山、寻一抹夕阳,悄悄塞进心里驱散偶尔落入期间的阴暗。习惯看见麦田就幻想麦浪消失的地方应该拍击着一座小木屋,木屋里装着白发苍苍的爱恋……似乎这是一种简单,但不知怎的,越简单的事情却越难实现。灯红酒绿易得,麦田木屋难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放不下吧!
放不下现实,就只能委屈了理想。人生的路上,需要去选择最符合现实的那一种;也就只好将这份理想小心的塞到某个连自己也不会太在意的角落里,任其自生自灭去吧!毕竟,只有活着才有资格去想将来;只是活着就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将来就变得又艰又远。而那些关于美好的愿望与期许,也就少了拿出来追逐的勇气。渐渐的也就忘了,忘得干干净净。到了而立之年后,偶有再被问起关于理想的问题,你会不会也会和我一样?先过脑子的不是答案,而是立即懵逼一愣。需要在恍惚中思索良久,之后才能在凌乱记忆中翻捡出些许,而那些在曾经里熠熠生辉的远方、如今也只是似曾相识罢了,连是否真的属于自己都不敢确定。
以其这样尴尬,还不如直接挑个眼前的现实来说。比如可以升职加薪、买辆好车、住上学区房;又或者只是可以健康的活着,连快乐的不敢再奢想……成年了,再谈理想或许真就成了一个冷飕飕的笑话。可不愿意谈不代表没有,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还有那么一个角落,是属于理想的。那个角落很深,几乎见不到阳光;围绕在那个角落里的,除了时间的埃尘,还有许多的渴望。只是已经不敢随意拭去厚重的埃尘,怕这东西被渴望包裹了,不知该如何面对。
理想嘛!还有要有一点,不一定是多么远大的。
比如,下午喝酒的时候媳妇不仅不叨叨了,还能给盘花生米。比如,下班以后可以牵着爱人看一看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