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啦!30万 点赞的直播精华版,教你踩准职场节奏步步为“赢”!
大家好,我是优势课代表Kiwi:
3月22-26日,由Momself联合遍知、爱奇艺知识发起的《2021普通人如何构建十倍增长体系》系列直播已经圆满结束。
按惯例,我们来发复盘总结啦。
这5场直播共计600分钟,在线观看人数4万 ,点赞超过30万。
其中,崔璀的单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万,点赞11.8万。


(有朋友听完崔璀直播特意发来反馈)
600分钟的直播,干货满满,所以今天整理了其中一些干货(因篇幅有限,只摘取一部分,包括用优势沟通模型实现高效合作,如何踩准职业节奏),收录在这里。
错过直播的朋友可以收藏、转发,看过直播的朋友也可以分享、复习哈~
0 1
职业节奏不是踩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
从20-40岁,是人生最黄金的20年,如何踩准职场节奏,步步为「赢」?
以下内容整理自有着15年HR经验的资深人力专家王爽老师, 他的分享主题是《从20岁到40岁,如何踩准你的职业节奏点》:
要想设计好职业节奏点,我们先要来看看,职场发展的真相(真实的发展轨迹)是什么呢?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他从应届生开始,他的发职业展路线会是以下哪一种?▼

答案是:以上都不是。
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持续不断其实并不存在。
真相是这张图 ▼

大部分人的真实状态其实就是这样的,起起伏伏,最终到达的点也不是很高(图中高低起伏轨迹只作为示意,每个人具体有不同)。
只有踩准节奏的人,才会呈现出非线性的持续上升——这是理想状态。

怎么踩准节奏?
先要破除几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以为职场发展是线性的;
第二个误解:以为必须在选对一个行当、选对一家公司,否则后面就全完了。
第三个误解:因为发展求快,所以任何看上去是机会的都不放过。这是机会陷阱。
举个例子。
有一位朋友,觉得在公司没有成长,而且始终不给涨工资,想走又不敢应聘。
这时候,老板跳出来了,告诉他,就他这个样子,出去没有机会的,也就是在这里,这么重视他,这些压力都是锻炼,再努力努力,将来在公司带团队。
结果他就没走。很多人都是这样吧。
这个朋友到底应该走,还是留呢?
答案是:没法定。
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点判断场景,没有前后规划,怎么决定都是赌博。
如果认真做过规划,离开公司,咱们离开得明明白白,知道没有提升,不必多留。
咱们选择留下,也是明明白白的,因为你愿意扛着压力去积累资本,将来离开。
或者我换个词,将来跃迁。
我们既要善于发现机会,也要善于发现假机会。
时刻保持对自己定位的觉察,在那个关键的当下,就不会是难题。
上面这张图上蓝色的线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缓坡。
你在这家公司努力持续有方向地积累,你就会产生一次图上虚线部分的跳跃。
这就是职场上,慢就是快的道理。
你敢慢,底气就是来自于你有自己的规划,你做了你的定位。

面对职业非连续性发展,我们怎么选定发力点呢?
我们看四个维度:向上,向下,向左右,向外看自己。
向上是说,职场最起码可以分成执行层、管理层和决策层三个层级,你考虑过从这条路径发展了没有?
向下,其实是向深度发展。你在自己的岗位上,会越来越熟练,变成一位高手,那你又是怎么精细打磨自己的本领呢?
向左右,我们需要看到,一个公司里,通常有市场、营销、研发、财务、人事、行政等等横向部门,你完全可以在起步阶段多多积累周边岗位经历。
向外,是说,你有没有突破公司甚至行业的局限,从外部吸取养分,又向外部呈现你的价值。
向上动,向下动,向左右动,向外动。
无论怎样动,你都需要先动起来,才能收到反馈,感受自己的心流,你的职业发展飞轮才能启动。
举个例子。
我曾经的一位同事,当时是我招聘进入公司的。
当时我们公司要成立商务部,以前都是销售部和行政部分担了商务的工作,我第一个任务就是招聘到商务部的商务总监,然后再招她部门的人。
我看了好多简历,也面试了一些人,有还不错的,但是总还差那么点意思。
终于看到一份简历,上一份工作和我们要求的经历很像,再往前看,换工作那叫一个频繁啊。
工作12年,换了9家公司。平均一年多一点一家公司。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简历,你会发现两个有意思的情况。
1、能看得出她每一家都换得有原因。
应届生进入一家公司当了个采购专员,后来跳槽去了第二家做采购主管,然后是人事主管、人事经理、商务主管、大客户销售、商务经理……就这么一路得「频繁跳槽」过来了。
2、能看出,她在每一家公司,都是盯着公司业务的。
始终围绕公司核心价值链,虽然频繁,但是这么多家公司有一条主线,也就是为公司主营业务助力。
我就把这个人约到公司来。
我还为了给这个人一些压力,把销售总监、产品总监和老板都叫来。
面试刚开始,我们这边坐四个人,她一个人坐对面。
一坐下,我就问了几个比较有压力的问题,我说在这个公司你是怎么设计的架构,在那家公司你是怎么梳理的流程。
结果人家站起来,转身,问了我一个问题:「请问这个白板能用一下吗?」
然后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结构图,然后开始讲。
从那个时候开始,讲了两个小时。我们四个人像上了一堂课一样。
大家可以看到,频繁跳槽又怎么样,你是经历丰富,只是你不太会用这个经历求职,你也不太会规划下一步的发展,而频繁本身没有问题。

0 2
沟通的本质,是认知自我
平常工作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有时也包括我们自己:「太难沟通了」「没法沟通」。
为什么沟通这么难?
因为沟通本质上是认知自己,了解自己和对方的过程。

以下内容整理自崔璀直播主讲的《掌握三大优势交往模型,与不同立场的人实现高效合作》:
我见到过的80%的职场问题,其实包括生活问题,伴侣,跟孩子或者父母,都是沟通不当带来的问题。
比如很多人觉得在职场得不到支持,被主管误解,这些都很影响业务达成、影响职场发展。
比如谈合作,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你谈了半天,对方不同意,但是你的同事去谈,就能谈下来?你本来会觉得,那是因为他比我职位高,比我口才好,能找的原因都找到了。
这里存在一个误解:沟通≠口才,沟通≠技巧,沟通≠赢。
沟通追求的是认知自我,包括了解自己和他人。
沟通的本质,首先是围绕「我」,是从自我出发的。
我表达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里包含着我所有人生经验的总结提炼。如果有人否定我,试图改变我,每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这个人被挑战了。
比如老婆在工作上遇到了难题,跟同事相处不好,回家了情绪也很差,老公想着要帮助老婆,挽起袖子一通分析,老婆反而大发脾气。
老公很郁闷,「我没有说她错啊,我真的想帮她,所以一直在帮她分析同事的想法。」
的确没有直接说出「你错了」,但是你在这段关系里呈现出的潜台词,一直都是「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
这里,我想跟你说一个常被我们忽视的概念,叫做关系沟通和信息沟通。
比如说两个中国人见面,我们说:「吃了么?」「吃了。」
表面上我们谈的内容是有没有吃饭,这个叫做内容信息。
但我们真的这么关心对方有没有吃饭吗?好像不是。
那我们为什么要说这些看似无用的废话呢?
因为我们同时还在交换另外一种信息,叫做关系信息。
在谈吃饭的时候,我传达的关系信息是:「嗨,我在把你当朋友,我在表示友好。」你传达的关系信息是:「我在回应你的友好。」
我们彼此确认,我们现在是友好的关系。
这就是隐藏在内容信息下面的关系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内容信息人人听得懂,关系信息,似乎是一个很高级的本领。感觉是那种修炼过的人,才能通达人情世故,才能听得懂关系信息。
刚才我说了,沟通的本质不是简单的听、说,而是通过认识自我,有策略地展示自我,并且聪明地把自我与社会链接的一个循环。
沟通是一个印见自我的功能。人越了解自己,越了解他人、越好与世界建立连接,建立自己的方法论。
优势大学讲沟通,就是这么一个过程,通过优势,你先了解自己是怎么样的,再了解别人是怎么样的,这时候,我们通过不同人的优势模型,来建立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模式。
第一种,冰与火的模式。
具有分析力、目标力、引领力优势的人,遇上具有交往力、共情力、创新力优势的人,很容易陷入这种模式。

第二种,拉锯模式
比如分析力优势遇到引领力优势。

举个例子:
我以前做投资的时候,有一个同行Rock,很擅长用这个方法拿下难搞的项目。
当时那个项目算是挺明星的项目,我观察下来,觉得创始人引领力超高,而且非常有性格,据说极其不爱见投资人。
Rock他们基金推了好几次,都没有实质的进展。
最后一次谈判,老板派Rock出面,我们基金想跟投,我也跟着一起去了。
路上一起讨论了一下对策,我特别提到,说这个创始人的优势和特点。分析优势者Rock一听就懂,说:「嗯,我知道怎么聊了。」
见到创始人,Rock是这么问的:
「感觉到你一直都很疑虑,好像对我们有些戒备,但也不想全然拒绝,否则不会一次次接受我们的约谈,这是什么情况呢?」
创始人一愣:「你看得还挺准的。」然后他整个身体前倾了一下(之前他一直都是紧贴着椅背坐的), 「我没想清楚要不要拿你们的投资。」
「为什么呢?」Rock 问。
「因为你们这两家基金品牌都很好,但是管理也很严格,而且模式和方向上我跟你们也有一定分歧。」
Rock接着问,那是什么分歧呢?你的逻辑是什么?你觉得这种模式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有分歧你担心的是什么呢?
创始人说的越来越多。比如,我担心我精力有限,不想在过程中消耗时间在解释和跟投资人的沟通上。
「所以呢?」
「所以想多聊几次,多看几家基金,所以没想好要不要在这个阶段拿。」
Rock再问,如果拿了投资,有办法避免你担心的问题吗?还有其他的考虑吗?你希望我们做什么呢?你觉得我们能带给你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结果到最后,创始人自己说,既然我们都已经聊到这么透了,那我们就摊开来一点点谈清楚吧。
那天出门的时候,我们手上拿着签了字的投资意向书。

Rock好像也没说什么,就感觉对方一点点进入状态了。
其实去之前我们都挺紧张的,我们能感觉到创始人很排斥我们,前几次谈的时候,他的表情肢体动作全都大写着烦躁。
而且他引领力又高,特别难被说服,你要是跟他分析,「你的担忧其实不成立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他就一定会跟你开始辩论。
整个提问的过程中,Rock最大的用力点就是把选择权不断递到他手里,我们不去说服他,得是他自己表达。关系上他感觉到主导权在他手里,利益上又不冲突,合作自然就发生了。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分析力撞上引领力,一个沉浸于提意见,一个不愿意被挑战,经常容易陷入拉锯战。
所以要记得传递出「我认同并且支持你」的关系信息。把主导权放到他手里,少结论,多提问。
第三种,如鱼得水模式

学习、分析优势,搭配行动、目标、驱动优势,用思维支持执行,如鱼得水。
0 3
优势视角,是帮我们发现更好的自己
以上两位老师的分享,仅仅是我们直播课程中精华中的一小部分。
这次的直播课虽然结束了,但优势大学作为一个帮助100000 人持续成长的平台,还会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干货内容。
如果你在职场规划、自我定位、工作晋升、人际沟通等方面有难题,推荐加入优势大学,找到领路人,找到同路人,构建专属于你的十倍增长体系。
以下是更详细的优势大学介绍,一定能给你有不一样的启发。
「优势大学」是谁?
优势大学,是一个以「让10000 职场人精准定位,持续增值,轻松做自己」为目标、「定位 赋能 实践」三位一体、伴学式线上学习平台。
简单点说:优势识别/定位 优势赋能/变现,帮你找到专属于你的成功。
为什么创办优势大学?
因为在我们的教育里,很少有人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也很少鼓励你,你可以做你自己。
我们似乎总是遵循某一个共同的标准,不管适不适合自己,总之,做到别人期待的那样,似乎就是成功的。
大部分时候,我们很难做到。

优势大学想要做的,就是真正以每个人的天生优势为突破口——这里我们
将借助心理学的手段,利用专业的测评定位你的四大优势,
找到你人生的锚点和着力点,
同时以大咖授课、案例拆解、全程伴学、圈子人脉为支撑点,
发展出专属于你的人生成长界面。

来优势大学做什么?
借力10000 不同行业的高手同学,让你身价翻倍。
我们会通过4步,包括1份优势测评,28节理论课,70 节大咖案例分享课,1个优势联盟人脉圈子,帮你实现个性化的成功之路。

第一步:1份专业的「优势测评」 10节优势解析课,读懂你的核心优势
测评由Momself联合专业测评机构,历时13个月研发。测评研发人员全部来自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样本覆盖10000 职场人,集结150个行业上千个岗位。
陆续测试迭代,截至2020年底,有14万 人做了测评。

做完测评,你会得到:
一份专属的优势报告
一份针对性的行动建议
10节音频课程,深度解析你的优势
仅仅知道自己的优势,就有可能为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同。
举个例子。
陆思敏是我们的一个用户,硕士毕业后工作了两年,今年11月份加入我们优势课学习。学了一段时间后,她忽然在群里特别激动地分享了一个事儿:因为了解自己的优势,她特别顺利地通过面试,拿到了offer,而且是一个特别好的薪酬,比预估的上限还要多一点。

一个了解自己优势的人,是自带光芒的。如果你足够了解自己,别人也会看到你的不同。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认识自己的优势之后,另一个需求就随之而来了,「那我怎么发挥优势」「怎么用优势做成我想做的事」。
第二步:18节优势武器课,精准发挥你的优势
优势是要发挥好,才能实现卓越。
于是就有了针对性课程,我们称之为武器课。

每一个优势,都有专门对应的武器。
比如说共情力对应的是提问铲,行动力对应的是迭代轮。
这是目前我们所知唯一的一套,测评结果和后续课程系统性打通的教育产品。
你或许做过一些测评,但往往测完就结束了,哦,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但接下来怎么办呢?你也不知道。你或许上过一些课,但它们往往是非定制化的,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
但是在优势大学,你既能通过优势测评和优势解析课,发现并且深入了解你的优势。还能在后续课程中,学习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将「自我探索」和 「自我成长」相结合的高效学习体系。
这套课程在之前的优势训练营中已得到充分验证,至少有超过3500人参与了学习和分享,收获了的都是好评:



课程大纲(略,详情请在文末扫码查看)。
第三步:找到领路人,和相同优势的导师抄答案。

向厉害的人学习没有错,但更有效的是,向跟有相同优势的厉害的人学习。
在优势大学里,我们请了很多行业里的第一名。
他们在这里讲课,都会先做优势测评,然后把自己的测评公开给学员,他们讲的不只是知识,而是自己是怎么通过发挥优势,做出人生一些关键决策的,等等.……
学员可以听优势跟自己不同的牛人的课,去理解不同的大脑,「哇原来还有人这样想这样做」拓宽思路。
但更重要的是,学员能找到跟自己优势相同的牛人去听课,如果两个人的优势相同,那么你们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就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的成功模型对你而言有极高的参考性。

用我们的话说,他们的幸运,你可以复制。
课程大纲(略,详情请在文末扫码查看)。
第四步:加入优势联盟,借力10000 不同行业的高手同学
「人脉」和「圈子」是优势大学一个特别优势。
「在优势大学里,我们成立了优势联盟,给优势相同的学员一个交流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同路人。这是我认为优势大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设计。
——崔璀」

还有哪些亮点?
从你入学那一刻起,我们将全程跟踪反馈,陪伴成长——
学习进度智能跟踪:一周更新2节课程,自由学习时间,及时提醒
10分钟课后小作业:高效吸收课程精华,让你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优势导师精选答疑:专业优势导师答疑,解决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如果你想尽快变现,我们有4大项目可助力(需额外付费)

领衔导师

- 崔璀 -
100万 女性成长品牌Momself创始人、CEO《人生管理术》主讲人,全网销量30万 ,6年将优势和管理理论结合,从职场小白晋升上市公司COO。

▲ 参加杨澜老师的《天下女人》论坛

▲ 参加十点读书会活动

▲参加《女性总裁思维峰会》

▲《优势大学品牌发布·崔璀跨年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