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2 有其祖必有其孙

NO.182

郭子仪急命部将王延昌火速赶回长安,让朝廷马上派大军前来。

然而他失望了——他左等右等,心急如焚,却始终没有等到一兵一卒!

因为此时朝中把控朝政的,是在让人失望这一点上从不让人有一点失望的败事圣手程元振!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他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召见王延昌,当然更不可能派兵!

但这似乎也不能全怪他。

吐蕃人的推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十月初四,吐蕃进抵盩厔(今陕西周至),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出兵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顽强抵抗。

驻扎于此的唐朝将领吕月将极为英勇,打退了敌军的第一次进攻,可由于众寡太过悬殊——吕月将手下只有两千人,最终还是全军覆没。

之后,吐蕃人继续狂飙突进,于十月七日顺利通过便桥——便桥跨越渭河,又称西渭桥、咸阳桥,位于今陕西咸阳西南,是长安西面的门户。

到了这个地步,谁都知道长安是很难保住了。

正所谓有其祖必有其孙,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李豫作出了和他祖父李隆基七年前一样的选择——脚底抹油,一走了之。

只不过李隆基当初是往西,而这次李豫则是向东——在部分禁军和宦官的簇拥下,李豫带着自己的家人和皇族宗室匆匆离开了长安,逃往陕州(今河南三门峡)。

皇帝一走,本来就弥漫着恐慌气氛的长安城内自然更乱了。

有钱有权的,纷纷收拾细软跑路;胆大妄为的,趁机到处大肆抢劫;没钱没胆的,只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叫狗狗不理……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郭子仪从咸阳赶回了长安。

刚进城,他就迎面遇上了一群熟人。

领头的,是禁军将领王献忠。

王献忠本是李豫的扈从人员,可刚出长安东门不久,信奉“富贵险中求”的他就动起了歪脑筋——吐蕃人进长安后,肯定会拥立李唐宗室建立新政权,自己要是带个亲王去投降吐蕃,岂不是就能捞个开国元勋当当?

说干就干,他立即带着麾下四百人裹胁了丰王李珙(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六子)等十位亲王,掉转马头,一路向西疾驰,没想到却在长安城内与郭子仪撞了个正着。

郭子仪很意外:老王啊,你方向是不是搞反了?

王献忠更意外——在去投奔吐蕃人的时候遇见郭子仪,他感觉就仿佛小学生在去网吧打游戏的时候遇见自己的班主任——立马就慌了。

他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没走错,我……本来就想去找吐蕃人……如今皇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郭子仪曾任中书令,故时人常称其为令公)您身为元帅……废立天子对您来说轻而易举……您何不顺势而为呢?……我看……丰王就很合适……论辈分,他比皇上长;论肚子,他比皇上大;论血脂,他比皇上高……

郭子仪万万没想到王献忠居然会说出这样无耻的言语,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见郭子仪没有回答,丰王李珙也急不可耐地问:令公为什么不表态?……我不是说我想当皇帝啊……皇帝,那是可以随便当的吗?……你们有没有做好我登基时需要穿的特特特特大号的龙袍?……

显然,他想当皇帝已经想到了蠢血沸腾走火入魔的程度。

听了李珙的话,郭子仪忍不住勃然大怒,把他和王献忠痛骂了一番,随后命人押送他们重新返回皇帝身边。

王献忠等人虽不愿意,但慑于郭子仪的威望,也只好乖乖从命。

等着他们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久,李珙被赐死,王献忠的下场史书没有记载,不过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