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高瞻远瞩,推知未来,为何最后却失败了?
相关推荐
-
三国十大谋士排名
三国十大谋士排名 1.郭嘉,曹操的第一谋士. 2.陈宫,吕布的谋士. 3.贾诩,先跟郭汜,再跟张绣,最后归降曹操. 4.司马懿,魏国三代权臣,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 5.田丰,袁绍的第一谋士. 6.诸 ...
-
杜甫为什么说诸葛丞相“功盖三分国”,隆中对那么厉害,到底决定了什么?
诸葛亮自比为管仲.乐毅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这个地方终于访见了诸葛亮.当时,宾主间施过礼之后,刘备就屏退左右跟随的人,向诸葛亮问道:"如今汉室皇权倾危, 奸臣窃命 ...
-
蜀汉亡于关羽失荆州?诸葛亮的隆中对才是断送蜀汉未来的罪魁祸首
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向他请教天下大势.当时久卧隆中的诸葛亮高览阔论,深刻剖析时局,为刘备的今后的事业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诸葛亮的一番言语,被称为隆中对,其要点可归纳为三句话: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立 ...
-
从诸葛亮《隆中对》与韩信《汉中对》的差别看诸葛亮能否一统天下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63年,分为三个阶段: 前汉.后汉.季汉. 前汉即西汉,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所建. 后汉即东汉,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所建. 季汉即蜀汉,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所建. 汉朝始于韩信的& ...
-
“天下未变蜀先变”,诸葛亮的隆中对,仅仅只完成了第一步
刘关张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师,诸葛亮第一次在草庐中与刘备见面,就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局势,并有预判性的,给刘备列出了策略.刘备与诸葛亮这次草庐会话,被称为<隆中对>,也被称为是<草庐对 ...
-
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计划,第一步还没走完,就被关羽给破坏了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又云"谋定而后动",古人再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古人云中,我们可以知道计划的重要性,在三国时期,战 ...
-
历史真实的诸葛亮,隆中对,北伐中原,历史少有的英才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 ...
-
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失败,北伐是新战略,还是诸葛瞎折腾?
关羽败走麦城,襄阳.南郡相继失守,从那一刻起,宣布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失败,蜀国从此失去"天下之腹"的战略要冲--荆州,失去了沃野千里,物阜民丰的资源,失去了"军资和兵员& ...
-
他被诸葛亮视为蜀国的未来,却在剿灭土匪的过程中,意外身亡
蜀汉自从夷陵之战后,人才日渐凋零,五虎将也相继死去,对此诸葛亮也意识到该培养一些人才,于是向刘禅推荐1名武将,并将其培养成接班人,避免自己死后,无人可以辅佐皇帝.诸葛亮没想到,这名武将竟然在剿灭土匪的 ...
-
鲁肃的“吴中对”为何没有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名?
本 文 约 30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隆中对>的知名度无需多言,它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还成为蜀汉几十 ...
-
短史记417:崔浩与拓跋嗣的一番话,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
无论哪位开国皇帝,创业之初都离不开一个运筹帷幄的谋臣,比如姜子牙之于周武王,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王猛之于苻坚. 而在北魏崛起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也是居功至伟,堪称首席军师,他就是崔浩.崔浩,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