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第一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一集·生涛其人

作者:耳边风

朗读:耳边风

排版:耳边风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是生涛。90年生人。

对,你没看错,我姓生,生活的生,在《百家姓》中未排到前五百位,这是一个多流源的古老姓氏。记得我小学时候写字豪放,老师看着我簿子上的名字就念“生三寿”,从此就有了“三寿”这个绰号。

我的职业是配音演员。

配音演员是不同于舞台演员和电影演员。我们需要从声音上来再现原片中人物的形象,声音就是我的表演手段。所以,在配音前我们配音演员必须对原片的故事、艺术样式、风格、时代背景等作充分的分析,然后拟定出自己对某一角色的配音方案,这个过程就叫做“声音化妆”。而我就是我们声声传媒公司最擅长“声音化妆”的配音演员之一。

配音是个既快乐又辛苦的过程。

最辛苦的莫过于电影的后期录音。我需要在录音棚里,看着画面,对着人物的口型,一句句地重新表演。需要达到当时表演时的准确无误,达到准确的语言动作、语气。

配音演员在影视作品里显得格外重要,别看我们只是拿着台本,对着话筒念台词,看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做好,并不比其他岗位容易,这背后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

我入行比较早,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靠“声音”兼职打工赚钱了。我的家人已都移民国外,而我留在A市从事我喜欢的职业。自从从A市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后,这么多年来不少大红大紫的电视剧演员、电影演员等都得到过我的“声援”。

但是,配音也辛苦,一天工作15小时是常态,而且为了避免杂音,封闭的配音间内不允许带手机,不允许带任何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算是夏天也不能开空调和风扇,甚至动作大一点都不行。经常我一个人对着屏幕和话筒,在无任何辅助的情况下,独自诠释出角色的各种喜怒哀乐。有时候真觉得自己会人格分裂。

“三寿,有个新case”。古胖拿着一瓶可乐,肥嘟嘟的走过来。

古胖是我最好的朋友皆助理。他姓胡名半,正月十五出生,所以,取名半。但是,因为他长得胖,大家常叫他胡胖,他觉得这绰号不雅,显得他胡来似的,所以,大家就改口叫他古胖,把他姓拆开了念,他倒也接受了。

“《涛声依旧》剧组导演希望你和珍姐一起帮忙配音呢!”古胖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珍姐不是刚辞职出国移民了吗?”我提醒道。

“是啊,三寿“,古胖说,”但是,你小子不是可以分饰男女两角嚒?导演希望你一个人配两个角,这样刺激!”

按常规,给一个主角配音一般一周,两个主角都是我配音,需要半个月。我配音一般都是每天从早上10点工作到晚上9点,近12个小时不停歇。到后期入戏之后,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都是有可能的。如此高强度,一周可以熬,半个月就非常累人了。

何况,导演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啊。公司并不缺女音,只是像珍姐这样炙手可热的没有第二个了。

古胖接着说“是司马那个剧组,李导提出配音需求,那导演老青就直接找我说要你来配音。要不,你今天就试音下?我好把小样交给制片方他们去挑选?”

“不行,我只配男角”我转身想走。

古胖连忙拉着我,“这个剧,如果要上档次,就是你和珍姐对手配音,现在珍姐不在,你又不愿意一个人分饰两角,那这样吧,新人里面你挑一个。明天一起试音。”说罢,他将目前公司的女音名单递给我。

“嗨!古胖,你是不是存心想提拔谁?故意接下这个case?”我突然反应过来,盯着古胖。古胖囧得说不出话来,脸红着催促我,“你就看看嘛,哪个合适?”

想着导演等着拍名单,我也顾不上古胖究竟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了,接过他递来的名单,认真看起来。

名单整理的很完整,女音的姓名、年龄、毕业学校、入司时间包括配音作品都一一罗列。

我的标准很简单,我得找个配音作品满5个电视剧的女音,这样,经验上会比较牢靠些。

突然,一个叫“依就”的名字跳入眼帘。配音演员一般都用笔名来代表自己,比如我,就用的“三寿”。女音的名字大部分比较女性化,什么淑啊,慧啊,兰啊,怡啊。依就,这个名字古怪,我再往明细里面看,90年生人,配音作品有6个,其中有《当幸福来敲门》。

这是我最得意之作,我对里面威尔·史密斯的台词铭记于心:“你要尽全力保护你的梦想。那些嘲笑你梦想的人,他们必定会失败,他们想把你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我坚信,只要我心中有梦想,我就会与众不同。你也是。”

“这个依就也配过《当幸福来敲门》?”我疑惑着问古胖。

古胖嘿嘿的笑道点点头。

“这个依就,是真名?”我接着问。

古胖又点点头。

“那就她吧!”我放下名单,伸了个懒腰。走开了。

(未完,待续······)

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