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能教育需从小培养

劳动技能教育需从小培养

8月27日,在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现场,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原本以为,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事。哪知道,竟然有三成学生不会。 好多孩子怎么都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后来,不少孩子竟主动提着鞋子找老师求助。

按年龄来说,十二三岁的孩子应该会系鞋带,叠衣服,这是惯性思维。而杭州一所中学三成初中新生不会系鞋带,不会叠衣服却让人不敢相信!如此简单的劳动居然三层学生不会?其实想想也不必大惊小怪了。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孩子接受劳动技能教育有多少?我们的学校教育教给孩子的劳动技能又有多少?初一新生不会系鞋带、叠衣服恐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不只是初一新生这个年龄段,即使是高一新生,大学新生恐怕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这反映出学生劳动教育和技能的缺失。

多年来,虽然一直在实施素质教育,一直在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学校唯“升学率”“唯分数”的政绩观,家庭“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说”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作祟,普遍存在“重学业、轻生活技能”的弊端,多年来一直没有真正扭转。

尽管2015年早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在全国创建一批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推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这足见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劳动教育了,然而,从家庭和学校教育来看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否则就不会有三层初一新生不会系鞋带了。

劳动技能教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符合国家对教育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如徐老师所言,劳动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在劳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责任感和担当,只有参与劳动的人才会去感恩劳动。虽然学生的劳动水平和学习成绩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劳动可以为学生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

笔者认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重视开展劳动养成教育十分必要,而学生劳动技能需从小培养。

首先,家庭教育需要家长适时放手,教给孩子必要的生活劳动技能。诸如系携带的许多劳动技能孩子们不是学不会,而是家长根本不给机会学习,让孩子失去了许多恰到好处的学习机会。孩子的饮食起居长期被家长包办代替。家长应从“爱孩子,请为之计深远”的高度,多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之事,给他们机会,掌握必要的生活劳动技能,唯如此,孩子才能行得更远。

其次,学校教育要把劳动技能课落到实处。学校要重视起劳动课程,不仅要体现在课程表中,更要对劳动课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标准,给劳动课任课教师量化评价,使劳动课真正得以落实开展。除了上好劳动课外,学校还要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学校还可以将学生的劳动成果纳入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中,以起到激励师生的作用。此外,在劳动工具、器材、场地等方面为劳动技能教育提供保障。

唯有家庭、学校真正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孩子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