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何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何为“屠苏”?为何饮屠苏酒?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里有三个春节习俗:放鞭炮驱赶妖魔,饮屠苏酒避瘟疫保健康,贴春联辟邪。什么是屠苏酒?为什么要饮屠苏酒?
屠苏酒“屠苏”,是房屋名。
《太平御览》引汉代眼虔《通俗文》:“屋平曰屠苏。”
三国张揖《广雅》:“屠苏,庵也。”
屠苏,又是一种草名。明代方以智《通雅·植物》:“屠苏,阔叶草也。”
屠苏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唐代韩谔《岁华纪丽·元日》“进屠苏”一句有注云:“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所以,屠苏酒是古代一个居住在当时叫做“屠苏”的草庵里的人发明的一种药酒,后为了纪念他,就以他当时的住所来称呼这种药酒。
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研制而成,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唐代名医孙思邈每到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也写到除夕饮屠苏酒习俗的诗歌:
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其二)
(宋)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