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小推车,彻底改写国共战局​!赣榆这支没有番号的队伍才是神一般的存在!

公号有两个多月没空更新,

心心念念,都在这辆小推车上,

它其貌不扬,土得掉渣,

却因为

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改写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记载了民心向背的兴替要诀,

被先后陈列于军博馆和国家博物馆。

现在,它的兄弟,它的姐妹,

将惊鸿再现,

在全国唯一的县级支前纪念馆里,

让你零距离一睹它的风采,

甚至可以亲自触摸历史的温度。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

成为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战略对决,

60万狂虐80万,

这一战,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以少胜多,

这一战,作为经典战例写入中外军校教材。

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

其实,中原、华东野战军背后,

还有一支没有番号的队伍,

它们才是神一般的存在!

以赣榆人为杰出代表的数百万支前民工,

推着小车,抬着担架,

他们用血肉之躯,

开辟了第二战场、另一个前线,

成为战役制胜的重要原因。

站在更高的历史峰巅回望:

全程支前,从抗战到对越自卫反击战;

全民支前,男女老少齐上阵;

全力支前,万人推车行,万人大参军;

全能支前,小车,担架,渔船......

沂蒙山余脉巍峨,

书写赣榆人民改天换地的壮举伟力;

海州湾波涛汹涌,

述说赣榆人民忘我牺牲的英雄传奇。

一辆小小的独轮车,

既可以载物,又可以载人,

不过是汉代以来北方农村常见的农具。

但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

它跟随主人南征北战,

吱吱呀呀声中,

竟然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爱党拥军,

自力更生,

万众一心,

负重奋进,

成为这方红色热土积淀出的独特气质。

小车不倒只管推,

守得云开见月明,

早已内化为赣榆人的赓续秉持。

小推车精神永放光芒,

烛照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太平盛世,莫忘来之不易,

复兴路长,更须弘扬传统。

城头镇几届领导念兹在兹,

2019年重启筹建,

又因新冠疫情作罢。

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华诞,

就在人间四月天,开在了花里面,

“一馆一居一广场”正式破土。

酝酿时间虽长,

但决策一旦形成,无异于战斗命令下达。

从设计到施工,

从文物征集到藏品布展,

没有任何外部依靠,全凭自己摸索前行,

所有人都满怀敬仰之情,

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

奋战四五六,

迎接百年庆,

建设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次小推车精神的践行。

西仰抗日山烈士陵园,

北望黑林镇大树村刘少奇旧居,

革命传统教育的“红三角”已然稳稳筑牢。

吃水不忘挖井人,

幸福不忘感党恩,

百姓们来这里,坚定跟党走的世代选择;

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

党员干部来这里,砥励执政兴国的初心使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为什么一辆小推车会被后人供奉?

因为它是人民伟力的历史见证。

有人在B站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

我要说:“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

幸福地生活在“续集”中的我们,

更要接过前辈手中的小推车,

踏平坎坷,奋勇前行,

开启富民强国、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下面是广告时间:

这辆国宝级小推车有什么样的前世今生?

董力生见到毛泽东究竟是四次还是五次?

八路军115师塑造了什么样的民风差异?

城头镇另一种诱人的红色又是什么?

来赣榆城头吧,让讲解员

带你重温光辉岁月,

为你讲述荣耀瞬间,

向你揭晓如磐初心,

教你品尝幸福滋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