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握8万精兵......,来揭秘卢沟桥事变
相关推荐
-
佟麟阁赵登禹:将军被谁出卖?顶头上司宋哲元又做了些什么?
1937年7月28日下午,北平,大红门. 二十九军一三二师将士正在急速前进,他们刚刚从南苑战场上突围出来. 队伍突然混乱起来,将士们如暴雨击打麦穗般跌倒,令人牙酸的机枪声开始传来,城头上冒出了日本鬼子 ...
-
履祥悼念门人王绍羲(王权之孙)诗解读
在撰写<王权评传>的过程中,我曾经多方搜寻有关王权的资料,县政协文史委退休干部李承民老师给我讲述了王权四子王念谔和侄子王绍羲的故事.据李老师说,他们家和王权家是亲戚,因此知道王权后代的一些 ...
-
民国往事:“卢沟桥事变”始末(三)
(日寇炮轰宛平城) 1937年7月11日下午6点25分,日本近卫内阁发表了黑白颠倒.混淆视听的政府声明,内容提到:"卢沟桥事变是中方蓄意的反日行为,中方应为此谢罪,并下重大决心决定对华增兵- ...
-
从九一八到七七(十三)跨过愤怒的河
傍晚时分,从南苑逃出来的29军士兵陆陆续续到达北京的永定门,守军没有开门,而是用绳索一个个吊上去.南苑士兵进了城内后发现,马路两侧摆着西瓜.酸梅汤.馒头等食物,让士兵们自取,还有些市民看到他们还脱帽致 ...
-
我方高级将领,曾靠大刀歼灭数千敌军,就连日军广播也称他是英雄
二战时期,反法西斯一方阵营中牺牲的最高将领是一位中国将军,叫做张自忠. 枣宜会战,张自忠英勇牺牲.看到他的尸首,日本侵略军先是欣喜若狂地庆祝鼓掌,随后工整郑重地向他敬礼,甚至停止轰炸一天对他以示尊敬. ...
-
抗战初期,敌我伤亡比10:1,中国远征军敌我伤亡比为何能达到1:1
1937年7月8日晚,中共中央就发表声明呼吁抗战:"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国同胞团结起来,驱逐日寇出中国,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当晚,彭德怀和左权就下令各部队调查 ...
-
卢沟桥事变血战南苑的学生兵 先统帅摇摆后汉奸出卖
提起七七卢沟桥事变,我们首先想到了就是为国尽忠的佟麟阁和赵登禹两位将军,但在他们牺牲的背后还有着1500名拼死报国的学生军,他们就是第29军军事训练团的学员们. 1936年29军应广大热血青年参军报国 ...
-
打虎将军赵登禹半路遇袭,惨死于乱枪之下,哪个汉奸出卖了他?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卢沟桥事变,与中国守军激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132师师长的赵登禹将军,在全面抗战爆发20天后不幸牺牲. 此前,赵登禹将军在长城抗战中素有 ...
-
张自忠战场阵亡,日军脱帽敬礼!在葬礼上,日机3次飞过未投一弹
英国的一位哲学家曾经在一本书中写道:"和我们一起对战的敌人,能够强健我们的身体,磨炼我们的意志,我们的对手其实就是我们的帮手." 在战斗中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的战胜对手,还应给对方予 ...
-
侵华日军也纪念七七事变?在卢沟桥修纪念碑,邀请汉奸“慰灵”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历时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又是中华民族最惨烈的一道伤痕.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再到1937年卢沟桥七七 ...
-
◆歌未央:抗日将领宋哲元
抗日将领宋哲元 歌未央 四川的竹子多.我曾工作过的绵阳,竹林遍布,尤其是富乐山,素有"茂林修竹"之称. 宋哲远将军墓园 抗战时期,绵阳是国立六中校本部的所在地.2001年,我来绵阳 ...
-
烽火卢沟桥:永远不能忘却的炮声
脚下是历经风雨的凹凸石块,身旁是目睹历史风云的狮雕石刻--站在卢沟桥中央,远望宛平城.近看晓月湖,84年前的枪炮声响起之前,一切仿佛如现在这般安静.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军在星光黯淡.万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