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篇 · 道术疏解①

(0)

相关推荐

  • “格物致知”正解莫如歪说

    中国人喜欢问道.论道.在这个问题上,老子很讨厌,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即能说出来的道那根本不是道.这个解释高深莫测,似乎还是等于没解释.但是,老子毕竟还说了些.因为"道 ...

  • 《庄子·知北游》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以首句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 的首三字为题."知(智)"是人名.虽标为"北游",实际不是游记,还是论议道理的文章. 主旨在于论 ...

  • 知北游

    庄子外篇<知北游> 本篇按照讲述的内容分成十二个部分,分别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第一部分 [原文1-1]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1),登隐弅之丘(2),而适遭无为谓焉(3).知谓无为谓曰:&q ...

  • 外篇·知北游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 ...

  • 推十书 | 刘咸炘:《庄子•天下篇》

    <庄子·天下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宣颖曰:其有,谓所学.)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道体本无不在,故道术无不在,道体虽超乎万物,而实周乎万物.&l ...

  • 《庄子·天下篇》讲读

    原文地址:<庄子·天下篇>讲读作者:瑯環居士 一.<天下篇>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庄子自作:古人以郭向.陆德明.王夫之.胡文英.王闿运等为代表:今人以梁启超.马叙伦.钱基博.张默生 ...

  • 庄子天下篇读书会招募同行者

    现存的庄子里三十三篇,除了天下篇外,都是以寓言的形式,唯独天下篇是以理论论述的形式出现,很特别.无论其是庄子所书还是其弟子后学所书,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庄子之学,蔓延卮言,藏身于无,或许在天下篇里能够 ...

  • 大足小升初数学真题试题试卷解析 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以后每天截取剩下部分

    大足小升初数学真题试题试卷解析 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第一天截取它 ...

  • 庄子《天下》:寻脉文化本源 揭密道术裂变(之二)

    在前面的第一部分,我们见识下庄子笔下的方士群体,或许许多人会由此联想到这一画像实际上更多展示的是儒家的形象,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深刻评价.而按照庄子在本文中的排列次序,庄子让百家人物中第二位出场的是墨家. ...

  • 旅界专研 | 文旅企业类型的再划分与战略再定位(下篇)

    编者按:随着原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成立新的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自然资源部的组建,以及国家公园.国家文化公园的创建,国有旅游景区门票下降政策的普遍实施,叠加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去杠杆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 ...

  • 《庄子》:专注于事物的核心,才能抓得住福祸的机缘

    一. 世间真正的智者是致力于自身的能力提升,而不是去在意表象的得失. 愚者向外求,智者向内探寻. 智者遇到问题是努力向内探寻,找到常人所无法察觉的答案,而不是像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一样,无论成败都将问 ...

  • 开悟•庄子经典名言85句

    2012-03-23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 ...

  • 庄子:人生的根本,是如何与自己相处!

    我们学习了太多如何与人相处的教条,却忘记了最为根本的一点,即如何与自己相处.壹 一个不会与自己相处的人,也一定不会与他人相处. 我们经常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是的人自身的和谐. 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