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毕加索评为“马蒂斯后唯一理解色彩的艺术家 ”

回旋的脸孔?身首分离以及倒立的人?绿色面孔的犹太教拉比?飞起来的恋人?住在天空的公鸡和驴子?躺在村子中央的尸体?长了胡子的奇怪新生儿?
听起来似乎有点……怪异?但这恰恰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家马克·夏加尔作品中的常见形象——
《仰头的男人》(L’Homme à la tête renversée),1919年,油画,装裱在木板上的纸板
《致俄罗斯、驴子和其他》,1911年,油画,画布
夏加尔是20世纪极具知名度和亲和力的画家。他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虽然他曾不被艺术史学家接受,而且人生跌宕起伏,历尽战乱、饥饿与孤独,可他依然感性地追求艺术的天真与纯朴;充满力量地与所有阻挠灵感超脱与压制人心的势力相抗衡;将乡愁与爱幻化成轻盈盎然的生命,赞颂着人生的忧愁和欢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加尔笔下那些凝聚乡愁与爱的精彩画作吧~
《夏加尔:守望乡愁与爱的色彩诗人》

乡愁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故乡,尽管有一天,他会发现自己被另一个地方所影响,但是故乡的某些无法言表的本质和'芬芳的气息’却总会在他的作品中散发出来。”

——马克·夏加尔

维捷布斯克是俄罗斯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10世纪就已经建立。在步入20世纪之时,那里有六万居民,其中近半是犹太人,成为沙俄时期较大的犹太人聚集地之一。
1887年7月7日,夏加尔出生于维捷布斯克一个贫困的犹太哈西德教派家庭。父亲是鲱鱼仓库的伙计,周围都是像他们家一样的贫困人家。
马克·夏加尔肖像,1922年,摄影
马克·夏加尔一家在维捷布斯克(La famille de Marc Chagall à Vitebsk),1907-1910年,摄影
在他出生后的几年里,全家一直生活在这个颇具犹太特色的地区。他的童年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宗教传统。很自然的,他在绘画生涯之初描绘的就是这里的人。这一记忆陪伴了他终生
《卖面包的女商贩》(La Marchande de pain),1910年油画,画布
《安息日》(Sabbath),1910年,油画,画布
1911年,夏加尔来到巴黎继续深造。在这期间,维捷布斯克在他的记忆中如尘世的天堂一样美好。
《雪,维捷布斯克的冬天》(Neige, hiver à Vitebsk),1911年,水粉画,纸板
但是正因为如此,当他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就更加感到幻灭。
“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特殊的城市,充满不幸、乏味……数十个、上百个的犹太教堂、肉店和行人。这就是俄罗斯吗?这仅仅是我的故乡,属于我的,我重新寻回的故乡。”
维纳·哈弗特曼强调:“在重逢的魔力面前,想象褪去了色彩。现实的冲击比回忆更有力量。”
面对这一环境和那些熟悉的人物,夏加尔用一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画将他们诠释了出来。他放弃了自己的幻想世界,放弃了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状,他讥讽的目光被充满乡愁的印象所代替。
他在父母家里住了六个月,画下了家庭生活和重逢的亲人们,尤其是他的妹妹和哥哥大卫(David)。画家将这些作品称为“文献”,对所有私密的、私人的和家庭圈子的生活进行了相对详尽地描绘。
《草莓或餐桌旁的贝拉和伊达》(Les Fraises ou Bella et Ida à table),1916年,油画,画布
《餐桌旁的马妮亚》(Mania à table),1914年,油画,覆在纸板上的画纸
这些作品通常都是使用廉价材料画的水粉画或纸板蛋彩画,但都富有情感。
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古典主义是夏加尔这一时期最初作品的特点。但是这种古典主义手法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夏加尔对于时代背景并非无动于衷。
1914-1915年间,他成为被从前线驱逐的人群中的一员。其实在1915年,他被征募入伍,不过经过妻子贝拉的哥哥多方斡旋,他在圣彼得堡的军事经济局谋得一份工作,避免了直接参战。尽管维捷布斯克远离前线,但却成为了一个驻军地,夏加尔在某些画中留下了这一冲突的痕迹。
这时期夏加尔许多黑白素描作品,充满印象派风格,描绘了一个晦暗的现实。此外,《报贩》(Le Marchand de journaux)这幅画就很可能与战争有关。
《报贩》,1914年,油画,纸板
在这幅作品的习作中用俄语表明了“战争”(Wojna)这个词。
《报贩》(习作),1914年,石墨画,包装纸
《斯摩棱斯克日报》(Le Journal de Smolensk)也是如此,画里有一张报纸和两位读报的人。
《斯摩棱斯克日报》,1914年,油画、石墨画,装裱于画布上的纸板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表情沉重,画面整体色调为红色或绿色,很可能是在用一种简洁的手法表现俄罗斯犹太人当时的状况
画里没有直接表现出对于犹太人的迫害,但是却让人感受到背井离乡的沉重,以及那些因被俄罗斯当局疑为德国间谍而驱逐出境的家庭的重负。
许多犹太人逃到了维捷布斯克。这些充满沉重的苦痛而缄默不语的人物与夏加尔作品的轻盈感形成对立。与《节日或手持柠檬的犹太教士》(Jour de fête ou Le Rabbin au citron)的那种不无讽刺的疏离视角相去甚远。
《节日或手持柠檬的犹太教士》 ,1914年 ,油画,装裱于画布上的纸板
虽然这一时期的夏加尔采用一种相对古典的手法去表现维捷布斯克的居民,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现代艺术,没有放弃从巴黎美学中学到的风格变化
在主题为年迈的犹太人系列作品中,人物脸孔的颜色以及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表明这些作品完全不是真正的写实主义。他自由发挥的想象和充满风格的创作似乎从没有被那些与童年世界直接相连而重现的情绪完全抹平。
两幅关于哥哥大卫弹曼陀铃的肖像画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一幅用了相对古典的表现方式,脸部和乐器的细节非常清晰。
《大卫》(David),1914年,油画,装裱于纸板上的画纸
第二幅则采用了更加自由的表达方式,根据色调的明暗完全采用了大片的蓝色来表现。脸孔变得模糊,没有刻画任何细节,整体带给人一种非形象的色彩逻辑
《弹曼陀铃的大卫》(David à la mandoline),1914年 ,水粉画,纸板
从其他画上也能看出夏加尔在法国跟随画家们学习的痕迹。
同时,夏加尔还画了一些完全打破理性的画,例如令人着迷的《世界之外》(N’importe où hors du monde)。
《世界之外》,1915年,油画,装裱于画布上的纸板
这个谜一样的题目可能来自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展现的是维捷布斯克的风景,但是城市景色被扭转了90度,变成了垂直方向,就像是画家希望重新找回家乡因他的远离而被赋予的童话气息。
在他的想象中被理想化了的城市实际上是如此平庸无奇,令他感到失望,因而夏加尔“改善了”现实。他不满足于只对地形进行改造,他还改造了人体构造,比例失调的身体占据了几乎整个近景。
这一“改造游戏”并不是轻微的,人物的头从鼻子和嘴巴处被一分为二,上半部分飞到半空,似乎不再属于这个躯体(可能是夏加尔自己),摆脱了重力束缚和身体负荷的头颅可以自由游弋于“世界之外”的任何地方
在画家笔下,这一充满隐喻的世界还表现为,以维捷布斯克彩色的城市风景为背景的画面上,突兀地出现一座枞木屋。《蓝色房屋》(La Maison bleue),表现的就是一种虚幻的视觉,是一种希望从思想上逃离那个现实中无力逃脱的境遇的方式。
《蓝色房屋》,1917-1920年,油画,画布
《夏加尔:守望乡愁与爱的色彩诗人》
2021年2月

永恒的爱

在世界上到处是冲突和争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夏加尔来说,却因为与贝拉的结合以及1916年女儿伊达的出生而感到幸福。他在维捷布斯克和彼得格勒(Petrograd,苏联对于圣彼得堡的称呼)的创作,就是这一热情的证明。
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他的代表作,也无疑是艺术史上最瑰丽的描绘爱情宣言的画作
《恋人》,1916年,油画,画布
因为爱情的冲动而情难自禁,夏加尔所画的飞到空中的恋人似乎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与世隔绝,永恒地结合在了一起。
妻子神情羞涩,低垂双目,丈夫的目光中总是只有妻子一人。这些作品中的恋人们不仅身处真实的空间之外,而且还超越了时间的羁绊。表达了一种容不下任何烦恼、没有阴霾的爱——夫妻间的幸福和爱情带来了生之轻盈
与空气人形成对比的是,虽然两种画面形象都摒弃了物理法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种画面表现的是一对情绪激动的恋人,因爱情变形。第二种则描绘了一些得过且过、背井离乡且毫无牵挂的人。
画这些“飞”起来的人分为几个阶段,但是都集中在同一时期出现,即1914-1918年期间。这些画都是在一种充满激情的冲动下完成的,都表现了姿态不同却又和谐互补的夫妻形象。
在《生日》(L’Anniversaire)中,夏加尔处于一个具有杂技姿态的位置,他处于失重状态。在送给妻子一束花之后,他扭着脖子亲吻妻子。这是在他们的婚礼前几天诞生的画。
《生日》,1915年,油画,纸板
在横幅画《城市上空》(Au-dessus de la ville)中,这对夫妇似乎又在屋顶飘荡。
《城市上空》,1914-1918年,油画,画布
与《世界之外》不同,夏加尔的身体在这幅画中没有被分裂,反而是恰恰相反,他与爱人的身体融为一体,每个人都只有一只手臂。很明显,他们都不需要寻求在别处的快乐,因为现世就已是极乐
观者是否在被围墙包围的城市里看到了《圣经》伊甸园的遥远回忆?如果不是一个普通的细节不太符合这一神圣场景,我们几乎就确信了这一点。
在画面左边栅栏旁边,能隐约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就像是《拿着调色盘的自画像》(Autoportrait à la palette)中的人物,区别只在于这里的人物是蹲坐着的,但是我们能够猜到他在干什么。
即使爱情也没有让夏加尔失去对真实世界的感受,甚至是一种幽默感。一直以来,不可调和的世界或对立的画面共存的现象,在夏加尔的作品中总是那么理所当然。
在《散步》(La Promenade)中,夏加尔引入了一个自然元素
《散步》,1917-1918年,油画,画布
一片草地在画面近景延伸,背景是城市风光,红色的桌布切割开绿色的地面,旁边还有被画框的边框切断的蓝色树枝。
这个田园般的画面让人想起恋人们的野餐。唯一例外的是,女人悬浮在空中,拉着男人跟在他身后。
《持红酒杯的双人肖像》(Le Double Portrait au verre de vin)中,丈夫像杂技演员一样骑在妻子的肩膀上,挥舞着一杯红酒庆祝孩子的诞生。父亲上面,有一个一半天使一半儿童的形象,补全了这一庆祝场景。
《持红酒杯的双人肖像》,1917-1918年,油画,画布
最后,还有一幅作品来庆祝同一事件,那就是《婚礼》(La Noce)。
《婚礼》,1918年,油画,画布
这几幅作品与1914-1917年间完成的作品形成系列,被命名为《献给我的未婚妻》(Dédié à ma femme)。
每一幅画都构成其中的一幅作品,画出了这对结合的恋人,他们的脸孔和身体都是合二为一的。《蓝色恋人》(Les Amoureux en bleu)、《绿色恋人》(Les Amoureux en vert)、《玫瑰色恋人》(Les Amoureux en rose)、《灰色恋人》(Les Amoureux en gris),每幅画都有不同的主体色调。
《蓝色恋人》,1914年,蛋彩画,贴在纸板上的画纸
《绿色恋人》,1916年,油画,装裱在画布上的纸板
总的来说,爱,永恒的爱,对于夏加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把爱情当作创作过程中必需的构成要素

《夏加尔:守望乡愁与爱的色彩诗人》

 ☾ 出版社&作者背书
本书引进自法国知名艺术出版社CM,该社拥有多家国际知名博物馆的出版资源,其出版的艺术图书通常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尤其是在制作精品艺术图册书方面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本书作者是让-莫奈大学(法国圣太田大学)名誉退休教授艺术评论家伊扎克·戈德伯格(Itzhak Goldberg)。他曾在专业报纸和刊物上发表过众多文章,并组织、策划过多次艺术展览。
☾ 了解夏加尔的非传记类艺术普及读物
本书不是一本夏加尔传记,并非意图展现“夏加尔的一切”。而是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了夏加尔艺术生涯中的六个重要阶段以及个人风格的演变历程,让读者能够系统、全面了解夏加尔的艺术特色及关键艺术人生节点。适合所有艺术爱好者及夏加尔爱好者阅读。
☾ 作品超丰富
书中汇集讲解了夏加尔450余幅代表作品,包括油画、插画、彩色玻璃画、布景、陶瓷等,全方位展现夏加尔作品的独特魅力及诗一般的精神境界,带读者轻松看懂夏加尔,收获绝妙的艺术欣赏体验。
☾ 8开精装大书,视觉效果优良
本书同《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高更:探寻生命本真之美的倔强灵魂》为一个系列,也采用了硬壳精装工艺,全彩8开呈现,画面清晰,色彩还原度高,营造沉浸式视觉欣赏体验。无论是送人或是个人欣赏、珍藏,都非常适合。
《夏加尔:守望乡愁与爱的色彩诗人》
2021年2月
(0)

相关推荐

  • 画布?画板?画纸?

    小编在昨天翻找国画材质资料时发现当代的画家也是与时俱进的,他们开始尝试像油画一样在帆布上作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西方画家们都喜欢把画画在哪. 我们都知道在西方绘画中画在纸上的是水彩画之类,这在西方绘画 ...

  • 黎恩伦绘画作品赏析

    画家黎恩伦 黎恩伦,原名沈瑞娟,1973年生,浙江桐乡人.现工作地北京,职业画家. 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 2001年8月,作品<乡郊院落>被编入<当代中国书画艺术 ...

  • 阳光,加点的人 | 西涅克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点彩...... Sea Andrew  Jasinski - Sea 他在圣特罗佩海滩上创作的夏日场景,让每一个冬天都有了许多暖意. 现在,当冬天即将过去,春日即将来临,我们走进 ...

  • 新展预告 | 澳洲画家杨鸣山写生风景油画展

    油画世界  ArtYouhua --分享世界油画,欣赏各国艺术-- 杨鸣山 澳洲画家, (1933-2016) EXHIBITION INFO 展览讯息 展览时间

  • 被毕加索评为“马蒂斯后唯一理解色彩的艺术家”

    回旋的脸孔?身首分离以及倒立的人?绿色面孔的犹太教拉比?飞起来的恋人?住在天空的公鸡和驴子?躺在村子中央的尸体?长了胡子的奇怪新生儿? 听起来似乎有点--怪异?但这恰恰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家马克·夏加尔作 ...

  • 新书丨被毕加索评为“马蒂斯后唯一理解色彩的艺术家 ”

    回旋的脸孔?身首分离以及倒立的人?绿色面孔的犹太教拉比?飞起来的恋人?住在天空的公鸡和驴子?躺在村子中央的尸体?长了胡子的奇怪新生儿?   听起来似乎有点--怪异?但这恰恰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家马克·夏加 ...

  • 20世纪两位艺术大师:毕加索对话马蒂斯(纽约MOMA之二)!

    二战前的世界艺术中心是巴黎,数百年来举足轻重的艺术大师都与巴黎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二战后,纽约取代了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The Museum of Modern Ar ...

  • 让艺术史“倒退”400年的画家,却被毕加索、马蒂斯奉为圣经

    Hello,我是述秀. "我想为艺术而永远活下去."                   --安格尔 ▼ 巴黎卢浮宫中裸女千千万,但唯有这一幅画中的裸女有点"变态&quo ...

  • “爱即色彩”,马蒂斯后,夏加尔是最懂色彩的艺术家

    马克·夏加尔 出生于俄国的犹太家庭,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现代绘画史上伟人.毕加索曾经说过,马蒂斯之后,夏加尔是最懂色彩的艺术家. 马克·夏加尔是第一个作品被称为"超自然"的画家,他 ...

  • 马蒂斯:用一生爱色彩,追求单纯原始的稚气

    亨利 · 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 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 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马蒂斯一生都在做着实验性探索, 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 他向东方艺 ...

  • 雕塑家 | 亨利·马蒂斯 —— 他是毕加索一生最嫉妒的男人!

    中国雕塑文化领域垂直互联网推广平台 亨利·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1869-1954),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毕加索一生都对他又爱又恨.他 ...

  • 小男孩画了一张画,有人开玩笑是毕加索再现,我看是马蒂斯野兽派

    小男孩画了一张画,有人开玩笑是毕加索再现,我看是马蒂斯野兽派 在家闲来无事教儿子画画,孩子没有学过,跟我一样没有绘画基础,我想起陈丹青说的,临摹是最好的捷径.我就让儿子临摹一幅人像画.人家一幅画漂漂亮 ...

  • 马蒂斯的静物

    亨利·马蒂斯(1869-1954)生于法国勒卡多小镇.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一生创作出很多油画作品,涉及静物.风景.肖像.人物.人体等不同题材. 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