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墨经典 I 一湖芦苇

(0)

相关推荐

  • 芦柴

    因为<沙家浜>,人们熟悉了芦苇荡.在我们老家,芦苇不叫芦苇,只叫芦柴,或者就叫大柴.芦柴有大小柴之分.长得比大拇指还要粗.高达两三丈甚至四五丈的是大柴:小柴则只有小手指粗细,丈把高.大小柴 ...

  • 【散文】芦 苇 || 包瑞莲

    芦  苇 文/ 包瑞莲  采油五厂杏"五一"联合站坐落在一片芦苇塘中,始建于1974年夏季,我有幸参与了联合站的建设施工.工作场地的周围都是高高的芦苇,远远望去,好似大海的波浪,随 ...

  • 芦花满眼秋

    作者:王永清 夕阳缓缓隐去,金色的余晖映着芦苇丛,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在湖边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那些簇生的芦苇,顺着湖岸蜿蜒生长,白蓬蓬的芦花风姿绰约,在天幕下漫无边际地飞着.我蓦然想起,家乡的芦 ...

  • 赴一场芦花之约

    作者:钟芳 芦苇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水生植物,其植株高大,茎秆直立,圆锥状花絮迎风摇曳,野趣横生.其实芦花没开之前称荻花,是红色或紫色的花蕾,而在初冬渐冷的时候,花穗耀眼,茎秆变黄,充满情趣,白白的花絮, ...

  • 【北墨经典】人生,没有下辈子

    作者:李北墨   /  朗读:培  艺 人生,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下辈子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古往今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有来生?蒙恬韩信李白杜甫岳飞于谦,谁有下辈子? 人生,很短暂,只有区区几十 ...

  • 北墨经典 I 如果(诗一首)

    岁末年尾,诸事忙碌.又踏上故乡的土,也更怀念远去的父亲!这首写于2016年父亲节前的小诗<如果>,是我内心最真实的表白. 如果 时光,可以回到从前 蜻蜓飞离荷尖 荷尖,沉入水面 字迹缩进笔 ...

  • 【北墨经典】圆明园废墟前的沉思

    究竟是怎样一场惨绝人寰的天灾与人祸,让那个曾经奢华空前.鼎盛至极.举世无双的万园之园,变成了如此的模样?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但这一切又却确确实实是真的. 曾经的圆明园有多美,请看看强盗之国大文 ...

  • 【北墨经典】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是什么? 人到中年是一个过程.从幼稚的童年.烦恼的少年.懵懂的青年一路走来,人到中年,是多彩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至关重要,就像奥运五环中的第四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既是懵懂青年的终结,也是 ...

  • 北墨经典 I 借得几日闲,去做徐霞客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句话,相传是徐霞客说的.中国旅游日定在5月19日,据考证是徐霞客首次出行的日子. 活在当下的人们,既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像旋转不停的陀螺.没日没夜为房子为车子 ...

  • 北墨经典 I 丁香花

    电脑在循环播放一首叫<丁香花>的歌,一遍又一遍.歌声哀婉淡然,曲调也就那么来来去去的几句,虽不算太伤感,却有难以言喻的况味. 仿佛看到有人站在开满丁香花的坟前,神色忧伤,追忆往昔,浅淡过去 ...

  • 北墨经典 I 瞻仰朱自清故居

    扬州的初冬不是很冷,都到阳历十二月中旬头上了气温还在三到五度之间徘徊.昨夜,冷冷的北风才悄然侵袭,蒙蒙烟雨随着嗖嗖北风纷纷扬扬而落,彷佛这凝重微寒的阴雨是特别为我瞻仰朱自清先生而做的渲染. 瞻仰朱自清 ...

  • 北墨经典 I 初春赏梅

    喜欢梅花,喜欢梅花的沁香飘逸,更喜欢梅花的纯洁高雅.春寒料峭,渐暖还寒,也是赏梅的好时节.初春,我约几个朋友一起前往锡城梅园游园赏梅.品味梅花"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神 ...

  • 北墨经典 I 不负文字不负卿

    对于文字,我天生就比较敏感.从初识第一个文字的那天起,文字就成了我心中最激扬的音符. 山.石.田.土,上.中.下.人.口.手,我觉得每个文字,都是那么的神奇."春风又绿江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