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姑母

(0)

相关推荐

  • 【渭风文斓】六股杈的老柿树/ 周海峰

    六股杈的老柿树 周海峰 一 那时候,老柿树很精神地立在老家院子中央,树身龟裂着,像披着厚厚的铠甲:树头生有六股杈,似盘结着乌黑的虬龙.老柿树是爷爷用软枣苗作砧木嫁结的.我出生的时候,老柿树的年轮已有六 ...

  • 回忆我的祖辈父辈

    回忆我的祖辈父辈 □唐善领 今天巧庆双节,白天庆国庆,晚上庆中秋.几十年一遇.在这隆重的节日里,会引起许多回忆.尤其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对亲情亲族,对父辈.祖辈.曾祖辈,对我们之上的有记忆的上辈和没有记 ...

  • 【姑夫 gū·fu 姑父】

    [释义] 姑夫:姑母的丈夫(与"姑姑"相对). 姑父:对姑母的丈夫的尊称(与"姑母"相对). [辨析] ①这两个词都是名词,有一相同语素"姑" ...

  • 北墨作品 I 岁月最无情

    过去的一年,我亲历了三次葬礼,每念至此,心中便哀愁和惊恐. 初春,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我曾经的同班同学--潘建忠去世了.初听这个消息,我感到无比的震惊,甚至怀疑消息的真实.1999年以前,我一直与他 ...

  • 二姑父(散文)

    二姑父是伯祖父的女婿,大年最后的几天,母亲吩咐我们拿几个哐当哐当响的包封去给二姑父拜年,与至亲仿佛是有些分别. 二姑父什么时候开始为乡场上的供销社拉货,已经无法记忆.货物在二十里外的区供销社,两轮扳车 ...

  • 过年夸女性亲戚指南

    作者:徐颈僵(来自豆瓣) 这份指南功效多元,大家按需使用.我想写并实践只是因为,我发现我们家庭中的姑姑婶婶妈妈奶奶嫂嫂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赞美和支持,希望给她们留一点点微小的火苗在心里. 我只是提 ...

  • 祭大姑母文

    [往期回读] 舌尖上的冷记忆 三游成陵 老师们,防火防盗防家长 我们都被打脸了 用板凳走路的人 祭大姑母文 宝应  顾茂权 前年(2016)元月2号,正值元旦假期,中午睡意正浓,突然被枕边急促的手机铃 ...

  • 《你真的要脸吗》

    下午时叔叔和姑父的一段对话. 姑父说:"我上初中那会儿,有个妮儿,总是穿一身军绿色的衣服.扎俩麻花辫子,那真叫好看!前段时间,我一个兄弟联系上她了,我们几个聚了一下.到那儿我一看!噫.... ...

  • 追忆大姑母

    父亲有三个妹妹,分别下嫁到同乡的草庄.寺上.东村.大姑家居草庄,又名戗(qiang)头.距离我村大约有十来里路.那时不像现在交通方便,十分八分钟就到了,光靠双脚徏步,差不多得一大晌才能到.所以虽然大姑 ...

  • 田荣老师散文《追忆二姑母》

      田荣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田地.田野.秋枫丹.雷无雨等,退休前在望江县教育局工作.1974年7月发表处女作,早年创作过诗歌.曲艺.戏剧.童话.寓言.故事.散文.随笔.小小说.报告文学等.现为安 ...

  • 代金海 | 追忆母亲(诗歌)

    追忆母亲  文 / 代金海84岁的父亲所写 (山东济南) 时值清明,雨纷纷. 手提花篮,去祭坟. 柳绿桃红,气象新. 万物萌芽,在当今. 父母生前,苦度日. 一生耕耘,度荒年. 母亲驼背,弯着腰. 天 ...

  • 《股经》和邱一平的追忆与启示

    近日,在收拾和清理旧书时,发现了一本邱一平先生所著的<股经>,版本是1998年的.当时,这一套红皮书共有7册,我买了其中5册,有两册被友人借走,已经不知所踪.剩下的3册几经搬家,大多都遗失 ...

  •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母亲的味道 2021年第39期(总636期)

    母亲的味道 杜应国 题目原拟用"手艺"二字,想好后却颇费踌躇,因恐生误会,容易让人联想到工匠技艺一途:但若用"厨艺",又觉得过于郑重其事,堂而皇之,缺少了那份家 ...

  • 叶言材:我与姑母叶嘉莹(七)

    逄诵丰先生 在南开园里,我有一位可说是"忘年交"的好友--南开大学外事处原处长逄诵丰先生.逄处长是中文系张菊香老师的夫婿,也是鲁德才老师.郝世峰老师.宁宗一老师等诸位师长的挚友.他 ...

  • 《四野诗词选》第526期:七律 母瑞山红军潭追忆烈士

    七律  母瑞山红军潭追忆烈士 陈奋 2021.5.9. 溪流环翠历传奇, 红色军歌共此时. 漫漫腥风磨意志, 星星火种起雄师. 潭深万丈哀先烈, 石立千秋举战旗. 孤岛斗争神鬼泣, 凌山高处铸丰碑. ...

  • 有线大喇叭的追忆

    "各家各户注意了,下面播送一个通知,晚饭后各家派一个人到大队部开会". 这是从村头绑在老榆树上的大喇叭里发出的声音,由于喇叭绑的高,传输的声音很远,整个村子的老百姓家都能听得见. ...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文 弗柏 -- "这是我的好朋友.我太太的情人." 关系有点乱?非洲那么大,那么自由,容得下更复杂的关系. --   这是<走出非洲>的作者凯伦·布里克森的丈夫布里克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