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名诵 | 濮存昕咏诵李白《将进酒》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作曲:叶小刚

朗诵:濮存昕  雷声

撰文/制作:雷声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招其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谗毁,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李白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将进酒》就是这一时期写成的。这首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全篇饱含了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之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在此。此诗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同时,此诗又不给人空洞浮夸之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开合,力能扛鼎。
古往今来,以酒入诗,无计其数,似乎还没有哪一篇能像李白的《将进酒》那样,读来荡气回肠,酣畅淋漓。宴席上,李白反客为主,豪情大发,谈天说地,颐指气使,这场酒宴成了感慨人生的讲坛。这篇惊世骇俗之作,以驾长风携雷电的气势,抒发了巨人式的感伤。不必把“人生得意须尽欢”误读为李白的沉沦,一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呐喊,亮出的才是李白的人生价值宣言。
什么叫潇洒酣畅?什么叫豪情万丈?就让我们读一读李白的《将进酒》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唐)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地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2020年4月24日写于大都锦湖园) 

叶小刚简介: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被认为是当今中国领头的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1955年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四岁开始从他的父亲那儿学习钢琴、音乐,直到高中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而短暂地中断,在那期间他被转到乡下工作。在工厂完成了他的六年学徒工之后注册进了中央音乐学院。

美国音乐协会把叶小刚称为"中国的巴赫". 还有, John.Corigliano说道, "他的音乐能被深深地感觉和富于高度的艺术性, 很美丽,却又总是富于智性的刺激。

他是当代中国乐坛成绩斐然的作曲家,与大多数同年龄的作曲家热衷于西方先锋作曲技法和无调性音乐写作有所不同,叶小刚的音乐既手法新颖,又富于内在的激情。他将各种技法巧妙地融入其所作的音乐之中,自然流淌,毫无斧凿之痕,体现了大家风范。国际音乐节为中国音乐家办专场音乐会,这在历届音乐节中尚属首次。在这场音乐会中,演奏了叶小刚以中国为题材创作的四部交响作品《西藏之光》《远方的呼唤》《最后的天堂》和第四交响曲《长城》和古筝曲《林泉》,这些以中国各地不同的风俗和地域景貌写成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作曲家娴熟的创作技巧、成熟的个人风格,同时更表现出叶小刚对自己祖国所怀有的一颗赤子之心。

濮存昕简介:

1953年7月31日出生在北京市东城区,汉族,祖籍南京市溧水区。

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赴黑龙江参加。1977年,“文革” 结束回到北京,考入空政话剧团。1987年,正式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至今。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表演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客座教授,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临汾红丝带学校名誉校长。濮存昕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主演过数十部优秀的话剧、电影、电视剧作品。并于2002年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5年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2011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副主席。2017年3月1日,濮存昕不再担任北京人艺副院长。

作者简介:
雷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文学创作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1989年出版新闻学专著《新新闻体写作》一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周谷城为该书题写书名;1990年北京亚运会撰写的通讯《如烟的梦后,是黎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收入亚运文献集《亚运在北京》一书;1994年,撰写9集电视片《康居》,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大型摄影散文集《追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