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风寒VS心伤(212)

11-8: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我们来看心的部分。心中风,会“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中间的那个心中寒,它的症状非常像是标准的胸痹,他说这个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就是我要说的是“头面赤而下重”这个感觉,有一点像是这个人他的上面是热的,底下是虚的,就是他的热气都往上面塞住,可是底下下重在这里,恐怕不是那个什么发炎的那个热利下重,而是这个人有脱肛的倾向,就是下面的气是下陷的,上面的热气是往上浮起来的。他说心中风是上面的,人上面是感到翕翕发热,热气是往上蒸腾的,而人却不能起,我们说一个人的心火不是要走入小肠之后,才会变成相火变成推动我们全身运作的生命能。这个心中风好像心里头本来就是最热的这个脏,又被风这个阳邪纠缠住了,变成这个心中之火没有办法顺利的下降,就他的调子会有一点像是上热下寒的厥阴病,或者说上热下虚这样的一个调子,至少他金匮的文字是这样子的。

如果是有厥阴病的调子的话,他说的这一颗心就不见得是我们中国人五脏在说的那颗心了,因为厥阴区块的心是比较要以心包来作为代称的,就是肉体的心脏所位于的所处的那个腔子,就是那个胸腔里面放心的那块地方,就是你要说厥阴区块也对,你要说膏肓之中也对,就是那个区块。

我提这件事是因为《敦煌辅行诀》讲到心病的时候他的补泻汤是有两组的,一组是在处理能量的灵魂的那个心,一组是在处理这个现在在发心脏病的那个心,就是心跟心包分两个脏来运作。我们现在来看这个条文的时候,也会觉得我们的《金匮要略》本处理的心是胸腔的手厥阴心包的那个心,可是桂林本说的这个心中寒然后着于心经,他的所有的病,这个不舒服的症状,桂林本都是极端中间轴的病,极端中间轴的病就是我们中医说的灵魂的心的那个心,所以就是看起来两本书都叫做《伤寒杂病论》,其实他的身体观就已经不是同一套了,这样子的一个状况跟大家先讲一下。

他的热被郁闷住了,所以下不去,所以上面是翕翕发热,下面人又没力气,下不了床。那么接下来再看他怎么说?心中饥,热在那边,有人说心跟胃是相通的,所以心火会传成胃火啊,所以有热特会饿,可是一吃又要吐,这整个加起来好像是还蛮完整的乌梅丸证哎,所以这样子的话,这个心中有风就变成算到厥阴病去了,厥阴乌梅丸证。

11-9: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这个11-9条就讲到心里头有寒的话,这一整串其实是完美的胸痹病。他就说,心里头有寒,心中有寒的时候,这个人他是心的不舒服好像啖蒜状,就是好像生大蒜吞了一大口,胸口火辣辣的作痛这样的一个感觉。然后他说严重的会“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还有一些比较温柔的药可以用。可是他说“譬如蛊注”,什么叫“譬如蛊注”?就是肚子里面像是虫在钻一样。事实上那个动脉,是不是冠状动脉?就是心脏哪个动脉它里面有主动脉有剥落的时候,那个心痛成那个样子的,就是内侧动脉内侧有剥落的时候,那是剧痛了。所以这个“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这个状态是胸痹里面的乌头赤石脂丸证。但是比较轻微一点的别的方子也可以用一用。像桂林本的那个心中受风受寒,那个极端中间轴的病,他处理的那个心比较是栀子豆鼓汤在处理,那种中间轴,那不太一样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它一个是指向厥阴病,一个是指向胸痹病。

11-10: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他说心受伤的人,他讲的比较少一点,像那个脉经讲到心受伤的人会怎么样?会哭惊喜忘善怒,就特别怕惊吓,然后特别喜欢忘东忘西,然后特别喜欢生气,这样的一个状况。这个地方,他说其人是“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就他稍微有一点累就脸红红,并且肛门无力。然后“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如果我们不说“心中痛”这三个字的症状的话,劳倦、脸红、下重、自烦、发热这是什么汤证啊?补中益气汤证,标准的补中益气汤证。补中益气汤能不能补心啊?其实可以,这个像生脉散补心又补肺,炙甘草汤补心又补肺,补中益气汤其实也是类似,就是能够补上腔的能量的就都能补。这个他如果要细部讲的话,“头面赤而下重”就好像这个人热都浮在上面啊下不去,那他下面的身体呢,这个免疫力也低落啊,这个气下陷脱肛啊,这样的一个可能性。当然也有人说这个算不算厥阴病?所以下重是白头翁汤证,那都可以啦。

这个虚火就这样闷在上面,心中痛自烦发热都可以。“当脐跳”,肚脐在跳。如果我们要看后面说什么肚脐的左边有动气,右边有动气,下边有气,上面有气,肚脐中间有气,如果是那样分的话,当脐跳是脾的病,但是我们现在不用讲这个东西。你就当做是有气在冲撞肚脐是什么?奔豚,就是心气不够的时候这个水气就会反灌嘛,所以我们一般就当做奔豚来看待。然后“其脉弦”,如果这个人心的血比较虚的话,这个脉的确会僵掉,会绷住,所以会有弦脉。当然有没有可能别的脉?当然会有了,所以就大概知道一下就好了,也不用奉为圣旨了。所以他说这是心脏伤,是一种内伤病了,所以这边多了一个心伤的条文,其他几个脏没有写的。

11-11: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他讲到心的死脏。那心脉本来是标准的心脉是我们叫做勾洪之脉,就是洪脉并且带有勾啊。洪勾脉是怎么样呢?就是这个脉跳过来的时候你会觉得“pia”有个一坨好像一个海浪打过来,你撞到就会觉得好像来的时候很强烈撞我一下,然后后面就徐徐缓缓的下去,所以想想你的手是这样子碰到这个脉这样子,所以我们叫勾洪之脉,它有一个柔润的调子。可是他说心要死翘翘的时候是什么脉啊?“浮之实如麻豆”,就这样子楞的一坨这样撞上来,然后没有那个那样一下的感觉了,这样就很不妙了。然后“按之益躁疾”,哎哟,怎么一把他这样子撞我一下,这么不可爱,那我按下去沉取看看他有没有沉取就比较柔和一点,但是结果按下去真的整个都硬掉了,所以那就不行了。那这个,所以沉取更加的硬邦邦没有柔和的底子的话,那就完蛋了啊。

那我们一般家常啊,如果你把到那个真脏脉的调子的时候,其实立刻要做什么?补脾胃了。就是脾胃能够补住的话,如果不是那么危急的状况还是可以稳下来的。

心虚VS精神病(金匮11-12条)

11-12: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也有人说这个哭字不通顺要换成入,进入的入,这些我们都姑且听听就好,因为邪入使魂魄不安这种大概的意思就是他在讲发神经这件事情了,就是一个人血气少,血气少这个病就是心有问题,心气虚的人,他的人格就会有一些特质,他就说这个人就会“其人则畏”,就是胆子特别小,特别容易受惊吓。接下来“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其实后面那一串,我们后来的中医都是把它看成是肝病,就是离魂病的话,用肝的药也会有,也不见得是用心,因为以五脏分的话,魂魄是魂属肝,魄属肺。不过用药通常我们也混着用了,零星的药什么朱砂也,珍珠也会用,纯粹入肝的药龙齿也会用,纯粹重镇的药磁铁也会用,所以这一类的药用了之后呢,如果你还不安心的话,你就怕他有痰饮证,你就再祛痰,然后还要补药,什么甘麦大枣结构,或者是人参都是要补胸中大气的,中国人治这种精神不正常的比较一般的路数是这样子。

如果要说经方的话,治精神病,如果是那种暴力的狂证的话用什么?桃核承气跟抵挡,发疯的人最好是问看他有没有大便,发疯的人便秘,通大便那疯就好了,如果不便秘才麻烦。那至于说经方,只说经方的范围的话,甘麦大枣汤证,柴胡龙牡汤证也算蛮疯的,精神离散如果要用经方的话,那不是桂枝救逆汤就是柴胡龙牡汤嘛,大概就是以经方用药来讲。时方用药的路数就花样比较多,如果看看陈士铎的《辩证录》,《石室秘录》的话,精神类的药就是治疗发癫的人,就是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组啦。

因为一般的医学理论,阴气重的人是发癫,阳气重的人是发狂,所以跟这个条文写的刚好是相反的。当然你要为这个条文辩护也是可以啊,因为任何一种发癫发狂其实都有他各自的阴阳虚实,所以我们的确在历代的临床案例里面可以找到不少这个人发癫,可是他是体内有热的,或者是这个人是发狂可是他底子整个是寒的,这样的例子都有。所以你要看张仲景的说法,就会觉得也不是真的大错,反正癫跟狂都要分一下阴阳虚实,比如说看一下舌苔,舌苔是黄的还是白的,或者用张仲景这条整体来说就是不管是阴证阳证都是心气虚为根基发生的事情。

现在大陆的伤寒金匮研究者,可能是比较喜欢用这个李金勇教授的一个考据,李金勇教授怎么说?他说这个衰字,就好像这个古时候写诗是说渔翁戴斗笠披蓑衣,就是那个蓑衣的蓑字,多个竹字头或者草字头,如果衰字的意思同于蓑的话,蓑是什么呀?就是再盖一层东西,所以阴气衰阳气衰,就是阴气重叠或者阳气重叠的意思,这样就跟难经里面讲的重阳者狂意思是一样,就是阳气太多堆到你受不了了就发狂了,就是用这样的一种文字考据的方式来让这个句子合理化,现在就说论文的话是有论文可以看的了,不过大家就知道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反正这条在治病上面的帮忙也没有很大了,你就知道可能是虚了就这样子。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欢迎大家光临彩云长沙的微信公众平台。如果你喜欢穴位养生。想要学到更多的中医养生知识,请加入:

穴位密码1每天学习群 184221189

(0)

相关推荐

  • 3.4心瘅.心动悸.胸痹

    3.4心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 辩证论治 一.风热外袭证:766.银翘散 加减. 二.气分热盛证:267.白虎汤 加大青叶.金银花.黄连.连翘等. 三.热入心营证 ...

  • 扶阳法在胸痹证治疗中的体现

    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即心主神明:心合脉.充脉,主血,部于表,华于面,即心主血脉. 关于胸痹的成因<内经>认为"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气化推动不力,导致痰浊.瘀血堆积而 ...

  • 双解泻心治胸痹

    双解泻心治胸痹 来源:<名中医治病绝招> 顾兆农:双解泻心治胸痹     胸痹者,胸中痹着不通也."痹着",之因,乃由脚中阳气不布,阴寒内盛:"不通" ...

  • 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方证标准√

    ​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胸痹证):胸背刺痛,塞闷短气(或者喘气)不能平卧,小便正常. 2.主要症状(痰浊证):咯吐痰涎明显,量多色白,或心下痞满,纳呆. 3.可伴随症状:或者咳喘,则 ...

  • 结胸门(附:胸痹)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云云,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同方.太阳病,脉浮而动数,膈内拒痛,短气躁烦,心中懊侬,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同 ...

  • JT叔叔慢慢教-212-心中风寒VS心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8: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我们来看心的部分.心中风,会"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中 ...

  • 心中下起了雨哪里都是心伤 无处可躲的人藏不了无处安放的灵魂

    一.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忘却,没有开始就没有未来,你未来又何谈未来?如果相见那我们就会相好,如果不见不如相忘于江湖. 二.寒江孤影,故人落水,江湖救急,相逢恨晚. 三.这雨就和你一样,你未来之前我的 ...

  • 一个人, 一段往事, 一段心伤, 心情说说

    人活着,总能遇上世态炎凉,人等着,总能看见无奈相问,孤独的时候,才知道人情冷暖,伤感的时候,才知道人生薄弱,是非只是一句懂,人生只是一段情. 一个人崩溃,一个人错过,生命是一个人生的足迹,也是路过的一 ...

  • 2021/03/02【银屑病】当心毁心伤脑的“皮肤病”

    银屑病 专家提示大家,有一种皮肤上出现的白色沫沫,可能预示着心梗.脑梗就在不远处招手了,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及时发现这个预警信号?这一切问题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除了皮肤上特殊的白色沫沫,顽固的头屑.指 ...

  • 心伤,柔情煮雨

    窗外的小雨,淅沥沥不停地下,在地面上击起雨花朵朵,似心语,有谁能够读懂?誓言不分的,走着走着,不见了,是我不够真诚,还是我不够心懂?丢了,上百度也寻不回来.心如这雨,不停地下.望着窗外纷飞细雨,任凭思 ...

  • 病从心中起,心平百病息!一张老医案,养心去火、治眩晕,请品读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 ...

  • 当时道寻常,今念已心伤——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赏析

    "当时只道是寻常",静卧在光阴里,每每回忆往事的时候,总是会想起纳兰性德的这句词,往事如烟,缥缈在记忆中,当经历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怎样,可经年过后,在忆起的时候,却觉得倍加珍惜. ...

  • 昨天失恋的人们,今天要如何疗愈心伤?丨触乐夜话

    图/小罗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你们的老婆又结婚了. 消息一出,Gakki股跌停,由此引发的大盘震荡触发了连续的熔断,直至当日闭市--如果恋爱有股票市场,事情一定会是这样 ...

  • 想你,习惯了孤独,爱你,是一生的心伤

    思念是一种,甜蜜的忧伤,思念是一种痛苦的惆怅,思念到底是一个什么滋味,永远无法用言语描述. 曾经再美也注定只能回味,思念再苦,也永远不会放弃,想你习惯了孤独,爱你是一生心伤. 阡陌红尘中,有一种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