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山有8座桥,你知道是哪些吗?

远山莽苍苍,近水河汤汤。
隐山虽不高,亦有隐水作伴。
一山、一水,
足以给故事提供背景。
但山若不相通,水若不渡人,
故事便少了些灵性。
于是,便有了桥。

寻梦
隐山有桥,被列入史册的古桥就有8座。
对同行的专家学者来说,古桥,以及桥边老树、石碑的故事,自是信手拈来,神话传说或历史记载都已深植于他们的脑海。我等普通人,只能靠肉眼瞧、双耳听,尽量拼凑一些旧时光的模样。
“那棵重阳木下的桥,便是隐山八桥的第一桥——隐水桥。”顺着市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的指引,我们远远瞧见了桥的模样,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座普通的桥:一头是几户人家,另一头连着一条乡道,乡道衔接龙王寺、濂溪祠、三贤祠、连理银杏。那又怎会是一座普通的桥?

相传唐朝的时候,名僧洞山良价与密师伯云游至此,发现水上漂浮着菜叶。在这片杂树丛生的荒野中,本绝无人迹,有菜叶流出,或意味着溪上游有人居住。两位高僧最初发现流叶处,后来有了桥,被人称作“流叶桥”。而溪上游的桥,叫“隐水桥”。两桥相隔约一公里。

其实高僧来时,这里人烟稀少,哪里会有桥?隐水上的桥都是在这里热闹起来之后,才为人们所建。
时光穿梭,我们特地寻访到旧有的隐水桥头,并未有高僧一样的经历。历史的余味,得有想象,方能生发。
同行的还有在当地做了十几年文化站站长的谢赞坚、在排头乡政府退休的陈大军。隐山八桥,他们最熟。
“历史记载原有8座桥,可惜通箭桥已拆除多年。除此之外的7座桥,每座桥桥头都有一株几十或几百年的重阳木,都是拱桥,都是花岗岩建造,都有上千年历史。”陈大军说,在任何一座古桥上拾阶而坐,都是在聆听历史的对话。
我也按着他们的指引,或坐在桥头,抚摸已苍老的桥栏;或移步桥侧,细看拱桥底部的花岗岩砌块。当那些灰尘和青苔映入眼帘,历史才真实地摊开在我们面前,将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
栗林桥
入梦
隐山不止有隐水,隐山东北方向的乌石峰西麓,还流出了一条小溪,它最终流入隐水。小溪之上,亦有一桥。
这座桥是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往返碧泉与隐山的必经之处,旧名青石,因为胡氏父子,有了另一个优美的名字——珂里桥,当地人读“珂”为“河”音。

珂里桥

另一说,有资料记载为“珂理桥”,但何歌劲及《天下隐山》的主编之一张作奇均论证应为“珂里桥”。他们的理由来自一个更遥远的故事: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名相叫张嘉贞,时人美称其居所为“鸣珂里”(出自《新唐书·张嘉贞传》)。“珂”为饰马之玉,高官贵人所用,“鸣珂里”意指贵人车马喧闹之地。到了宋朝年间,人们便借此美誉落籍于此的胡氏父子。这在王闿运著的《衡山县志》中有所记载:“桥距隐山十许里,旧名青石。以胡文定公父子常游于此,故易名珂里。”而在此之前,嘉庆刊《湘潭县志》卷七《津梁》中亦记载:“珂里桥:在县西南一百里隐山之下,见《古迹·坝》。水经此下流为锦石港。”

珂里,还是珂理,应该说的都是美誉胡氏父子的事。而胡氏父子及其弟子们,会在桥畔谈论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他们是如何谈论家事、国事,或学问,那该是怎样的妙语连珠。
石桥无法开口说话,但我好像听见了遥远的声音。
不过,胡氏父子对这座桥的喜爱,应是无可争论的。胡氏族谱记载,“胡安国葬隐山寺上,午向。辛酉,改葬珂里桥上,木星开阳,亥向。前有元辰水池。”
本乃文人雅士,又居山水之间,钟情石桥,应是不论季节、不分时代的。再随历史的脚步走一走,在这个梦境里,还有其他人。

珂里桥旁的大树郁郁葱葱。

经珂里桥,往下游走,小溪汇入隐水,流过狮龙桥,只见——
狮龙桥上,8岁的周小舟与私塾老师镜池老先生站立桥边。正值春光明媚、柳叶新绽,老先生指着河岸边的绿柳说:“岸边绿柳生媚态。”周小舟脱口而出:“隐山危石踞雄风。”
当时的人们难以想象,这个稚嫩聪慧的小孩,会在狮龙桥外的世界里,干出一番怎样的作为。
出梦
周小舟的作为,记录在狮龙桥畔的周小舟故居里。这里无需做梦,故事在一砖一瓦中触手可及,在照片文献里清晰可见。

修缮后的周小舟故居

从故居可知,周小舟出生在殷实家庭。“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赏景吟诗的日子变换成血雨腥风,直至和平年代到来。

1958年,周小舟陪彭德怀回乡做农村调查,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再次来到狮龙桥。在这里,他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父老乡亲,又在座谈会上与久别的恩师镜池老人重逢。

那一次回乡,做成了两件大好事:一是除公共食堂集体开伙外,允许社员在家里生火烧水,解决了老乡们冬日里无热水洗漱的问题;二是禁止滥伐森林,救下了流叶桥头即将被砍倒的一株重阳古木。

这株重阳古木,就是著名的“元帅树”。
流叶桥和元帅树
于是,我们重返流叶桥头。古树之下,有一块石碑,记录着元帅彭德怀与树的渊源。彭老总与周小舟在黄荆坪做调查时,见有人在砍此树,便极力劝止。被砍去一大半的树竟幸存了下来。为怀念彭老总,当地人将这棵树命名为元帅树。如今,元帅树枝繁叶茂,夏日荫如盖,深秋色犹佳。
此时,一位坐着轮椅的老者从树下经过,见我们围着元帅树和流叶桥拍照、研究,便停下来与我们攀谈。
偶遇的这人,是黄荆坪中学的老校长周恢。周老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再熟悉不过。
“这座桥总是最热闹的,不知多少人在这棵元帅树下歇过脚。”周恢说,黄荆坪是远近闻名的集市,有几百年历史了,“规模大得很,集市分上、下街,摊贩有千余人。每个月逢农历一、六,排头岭、回龙桥、乌石、严冲等地的人都要过来赶集。我们这里的土烟叶、辣椒等土特产,就是通过这座流叶桥运出去的。”周老还补充了一句,“那时候这条水泥路还没修,这座桥是必经之地!”
为了保护这座桥,如今紧挨着它,人们修建起了一座通行汽车的桥。古桥之上,荒草漫长,只剩桥中央一条长长的、三四厘米深的凹槽,将土车运输的秘密和盘托出。
流叶桥和元帅树
遗梦
天色渐晚,日落打乱了我们的寻访节奏,只得匆匆作别流叶桥。
车辆沿着隐水岸边一路奔跑,溪水越来越宽,水上拱桥的跨度随之越来越大。到了神仙桥,桥净跨已达8.7米,桥边也有一株重阳木。重阳木上挂了标牌,上书树龄300年。也就是说建桥之时,并非眼前这一株。

传说,镇桥的是一棵参天大树,内藏蜈蚣精祸及乡民。天神雷公得讯,欲劈之,适逢龙王寺法赞老和尚路过此处,以法术除妖,救树以庇凡人,桥因此得名。又传,桥因树而架,被雷劈后,乡人无法通行,于是乡民集资,在这里修建一座拱桥,参加修桥的恰好100人,但到吃饭时,却只有99人,到了开工时清点人数,又是100人。人们猜测,没有吃饭的那一人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有了传说,桥上方好入梦。但梦醒时分,身体常觉凉意。
20年前,一户人家在桥头建起了一栋两层楼房,为了家中汽车出入方便,他们请来修路工匠,将桥上石阶悉数填平。一座千年古桥,从此糊上水泥,而桥的侧面长出两大片络石,藤蔓垂至水面,将这座古桥彻底封住。
神仙桥上,梦境幻灭。我们只好继续东行,往隐山最后一桥——龙王桥走。途中,会经过辰山桂在堂。

桂在堂是清代著名的礼部侍郎周系英的世居,也是清代左宗棠入赘的故居。据史料记载,桂在堂大院按八卦中的乾坤卦象而建,传说共有108间房屋,48口天井,占地万余平方米,为湘中民宅所罕见。这里人才辈出,男女同辉,特别是有左宗棠的岳母王慈云、夫人周诒端及姊妹、堂妹等13人,个个工诗,是继名冠湖湘的排头郭家瓦屋“郭氏女诗人”后的第二大女诗人群体。

1831年,19岁的左宗棠受周诒端之兄的邀请来到桂在堂,次年8月正式入赘为婿,直至1844年携家人回到原籍湘阴新建起的柳庄,整整13年。这是伉俪情深、高雅浪漫的13年,也是三试不第、蓄势待发的13年,因此,隐山桂在堂也成了左宗棠的第二故居。

左宗棠故居
如今,左宗棠故居遗址上仅存一间破落的土砖房,残墙上保留着4幅壁画,上面是左宗棠在福建马尾船厂搞洋务运动时的场景。2014年,这里被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几年,随着湖湘学派的推介、隐山文化的传播,来到隐山寻桥访古的人越来越多。见到我们一行这么多人来寻访桂在堂,附近村民围拢过来,拿出手机拍摄视频,准备传至网上。
他们不知我们的来意,他们甚至不清楚桂在堂的故事。他们只知道,又有一批带着摄像机、相机的人从这里走出去,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来。他们得在这个地方大红大紫之前,留下点什么。

龙王桥

离开桂在堂,便见龙王桥。龙王桥仿神仙桥而建,从这里,我们正可以想象神仙桥的模样。
晚霞铺在长满白色雏菊的桥面,桥中央的图腾已无法辨认出最初的图形。可这座古桥,依旧那么迷人。许多年后,一定还会有人如我们一般,在古桥上说些梦话吧。只是,何人做梦,梦里何人,我们不管了。
离开龙王桥,隐山的一切就都隐于身后了。我们的前方,是碧泉——
那个胡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的碧泉。
来源:湘潭日报
(0)

相关推荐

  • 古镇、古寺、古桥、古树 (青浦秋游记)

    带你去旅行 寒风骤起, 秋止冬始, 古镇静静的, 正合我意寻觅秋的痕迹. 古寺青灯香绕, 还有千年古银杏叶将黄, 任凭风吹雨打, 生命不息, 坚韧不拔. 金泽古镇 金泽很安静,适合漫步,据说金泽四十二 ...

  • 沉浮千载屡毁建 东津古桥故事多

    东 津 古 桥 东津桥位于江西上饶玉山县城东500米处,跨信江上游金沙溪东西两岸,在20世纪80年代320国道开通以前,此桥是浙赣通道上的一座重要公路桥梁,现今仍然承担着县内繁忙的交通任务.桥长90米 ...

  • 游玩上海水博园

    大佐 关注 游玩上海水博园 07-18 阅读602 上海韩湘水博园地处浦江岸边,所处的地名叫"韩仑".相传古代八仙之一韩湘子在此有一大片宅院,留下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它是一座古桥博物 ...

  • (2)巩固村的冗山桥

    贵定县巩固村周边景点 贵州游侠 三.巩固村的冗山桥 前行三公里到达巩固村边,左转进入村中,从街上驶过,不远就看到了右侧两三百米外公路上的白色砖牌坊,我们继续前行数公里,来到了一座现代水泥桥上,在这里向 ...

  • 老迟到:游贵州荔波小七孔|游记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老迟到 [作者简介]老迟到,现居山东烟台.爱生活爱旅行,愿走遍万水千山,归来仍少年:人生路上且行且忆,遂成文字,愿伴余生.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 它是南阳九座孤山之一, 刘备曾在山顶督战火烧博望——隐山, 隐藏几多英雄事

    点击加载图片 南阳周围散落有九座孤山,每一座山都有许多传说故事,都期待激活其全新的篇章. 在九座孤山中,独山最具灵性与知名度,其山有野生兰草,更有旷世璞玉.而今,暂不寻兰草和璞玉,只为探古访幽,去寻南 ...

  • 中国最“危险”的寺庙,一座桥连接2座山,悬空2493米,恍若仙境

    佛教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自然寺庙也是多不胜数,古人也曾有诗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今虽不知道我国有多少座寺庙,但著名的寺庙却不少,如千年古刹白马寺.绝世罕见悬 ...

  • 隐山读桥

    鄢德全 湘潭县西南部有座隐山,主峰海拔437米,东西走向,长10千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隐山不高也不大,却因一些不凡的人物与故事而闻名天下,俗有天下隐山之说.北宋文学家周敦颐曾于此讲学,后人建祠祀之 ...

  • 那山,那水,那座桥......

     那山,那水,那座桥...... 作者:张欣跃 那山,经风沐雨,依旧那么雄伟多姿,尽显着"神仙洞"府的千古遗风;那水,流过四季,仍然那么汹涌澎湃,张扬着"大.小绥芬河&q ...

  • 散文||龙隐山记

    龙隐山记 中华大地真是藏龙卧虎,山名"龙隐山"的山还不止一座,今天说到的龙隐山,是位于咸宁通山的龙隐山. 龙隐山面朝富水湖,背靠隐水洞. 暮春时节,走在龙隐山上,穿行在林树之间,徐 ...

  • 付山过后,山水之乡,邹桥乡!

    本期推荐 <江西德安·邹桥篇> 如果可以:请转发给身边的邹桥人 桥,是人世间最情长的地方,远远绵绵,细细潺潺.桥,承载了四季沧桑,留下了深深的文化情怀,以桥为名,更是对这片土地千百年来最深 ...

  • 每一列火车经过这座桥,都要鸣笛30秒

    在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 高铁带来的舒适和快捷的今天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有一条普速铁路 历经50多年风雨 依然历久弥坚 这就是全长1100公里 曾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的--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极尽蜿蜒 ...

  • 千年一座桥一座桥

    今天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 远处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只能去近处聊以自慰吧 去"赵州桥" 一个石家庄人 不去瞻仰一样"天下第一桥"的雄姿 实在是难辞其愧 驱车前往 先 ...

  • 你知道湖北有座离天最近的一座桥吗?它就是罗田天堂寨景区的鹊桥

    湖北天堂寨(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大别山核心景区),是大别山第二高峰.其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境内,横亘于鄂皖边陲的大别山主峰,海拔1729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