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中医方剂名,岀自《伤寒论》。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谵语,便秘,潮热,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亦可用之。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厚朴(去皮,炙)二两、枳实(炙)大者三枚

【用法用量】以水四升(800ml),煮取一升二合(240ml),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谵语,便秘,潮热,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亦可用之。

【功用】轻下热结

《伤寒论》相关条文摘录

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泻下。

第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附方】
小承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四O四。主治痘疹后胃弱不能胜谷,谓之食蒸发搐。其人潮热,大便酸臭,秘泄不调,或呕吐肠痛。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

【主治】轻下热结,谵语潮热,大便秘结

【组成】大黄五钱,厚朴(姜制)一两,枳实(煨)三钱。

【用法用量】
上锉,糯米煎服。但令大便通润。

【主治】痘疹后胃弱不能胜谷,谓之食蒸发搐。其人潮热,大便酸臭,秘泄不调,或呕吐肠痛。

(0)

相关推荐

  • 小承气汤[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四〇四.主治痘疹后胃弱不能胜谷,谓之食蒸发搐.其人潮热,大便酸臭,秘泄不调,或呕吐肠痛. 基本信息 出处 <普济方>卷四〇四 组 ...

  • 解读大承气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大承气汤的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大承气汤. ...

  • 经方:小承气汤(阳明腑热,小肠便秘)

    小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大承气汤证之第208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2021-06-08 08:51 三.里部病辩证 一.阳明病 1.纲领证 2.大承气汤证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

  • 承气汤系列(2)小承气汤(3)

    我们今天来学习小承气汤的最后一部分. 现代剂量参考<方剂学>(第十版) 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12g)         厚朴炙,去皮,二两(6g)         枳实炙,大者三枚(9 ...

  • 承气汤系列(2)小承气汤(1)

    小承气汤的条文也比较多,所以同样分开几部分来学习. 现代剂量参考<方剂学>(第十版) 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12g)   厚朴炙,去皮,二两(6g)         枳实炙,大者三枚( ...

  • 《伤寒论》——小承气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大黄12克,炙厚朴6克,炙枳实9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初服更衣后(大便已畅),勿服. [方歌速记歌诀] 小承气汤朴实黄,谵狂痞硬上焦强: 益以羌活名三化,中风闭 ...

  • 小承气汤治疗小儿厌食100例临床报道

    [摘 要]目的:观察小承气汤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100例患儿应用小承气汤治疗两周,进行服药前后对比.结果:小承气汤明显改善厌恶进食及食量明显增加,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传统中医药在小儿厌食方面有 ...

  • 《金匮悬解》下利——四逆汤,桂枝汤,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

    下利十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愈. 下利,脉沉而弦者,水寒而木陷也.今弦而不沉,是乙木有升达之意,再见发热身汗,则下陷之阳,已升于上,故愈. 1 下利为阴证,脉当沉迟或脉沉弦,今脉弦而不沉者,阳回 ...

  • 《伤寒论》读书笔记226、227--大小承气汤的使用的辩证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226,阳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 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这一条是讨论小承气汤的治疗范围 小承气汤具有泻下的力量但是 ...

  •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桃核承气汤

    一.[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克.厚朴24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 ...

  • 详解小承气汤及其临床运用

    小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

  • 马老小承气汤化裁治疗习惯性便秘验案 -- 马氏妇科

    初诊:2014年3月20日.金某某,45岁.因"反复便秘6年,加重3周"就诊. 患者6年来反复出现便秘,大便干结难解,未予重视治疗,3周前因"子宫腺肌症伴子宫多发肌瘤&q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小承气汤

    轻下热结小承气,大黄厚朴枳实俱: 阳明轻症痢初起,痞满腑实脉滑疾.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不通,谵语潮热,脘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痢疾初起,腹中胀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