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别再糟蹋我们的文化了!

(0)

相关推荐

  •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随着全社会对文化遗产关注意识的增强,文化保护工作者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实际上,许多著名的文化专家走上文保这条路,一开始也不一定是自觉的,而是在探索过 ...

  • 新作首发 | 冯骥才《绽放在千年民间生活中的靛蓝奇花》

    绽放在千年民间生活中的靛蓝奇花 --<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序 文 / 冯骥才 一 中国古代生活和劳作在中华大地上的普通妇女,她们不能锦衣绣装,佩玉簪珠,但是她们天性爱美,绻恋生活,这就使 ...

  • 今日荐书|457

    <脑子不会好好睡>作者:盖伊·勒施齐纳评分:8.2评分人数:(23人评价)内容简介别小看睡眠问题.长期打鼾可能降低智力:长期值夜班,提高患癌率--作为从业多年的睡眠科临床主任医师,作者为我 ...

  • 冯骥才:弘扬国学不要变成一种秀 用最大的力量打进去再打出来

    2020年11月30日 11:59:28 来源:凤凰网文化 (芈笑摘藏) 11月28日,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数百位学术大家.文化名流以及政经.传媒.公益等领域精英人士共聚一堂,与 ...

  • 冯骥才:古城已经完蛋,别再祸害古村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真正勇士首先是个思考者,悟到人生之道后,他才是一个一往直前.破釜沉舟的行动者.痛定思痛的挣扎变成克服千难万险的千钧之力,如此才能直面惨淡的现实而不言退缩. 1994年左右, ...

  • 母亲节分享幸福 | 冯骥才《母亲百岁记》

    母亲百岁记 文 / 冯骥才 ღ 留在昔时中国人记忆里的,总有一个挂在脖子上小小而好看的长命锁.那是长辈请人用纯银打制的,锁下边坠着一些精巧的小铃,锁上边刻着四个字:长命百岁.这四个字是世世代代以来对一 ...

  •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 大爱无疆 ]母亲节分享大作家冯骥才的<母亲百岁记> 周游太虚幻境 11分钟前 阅读 8 关注 来自话题 #亲情故事在身边 2.6万篇 [ 导读小引 ]近读冯骥才先生的<世俗奇人& ...

  • [转载]冯骥才笔下的巴黎

    原文地址:冯骥才笔下的巴黎--法国的风情与浪漫作者:夏日清泉 读了作家和画家冯骥才笔下的<巴黎,艺术至上>,很喜欢他写的游记和拍摄的照片.从一个作家和画家的角度观察生活,比我们普通人的视角 ...

  • 跟冯骥才聊聊“小桥流水”和“人家”

    ■记者 陈抒怡 西塘古镇 "毛豆.蝴蝶,这回没有遇到,因为现在游客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是能遇到其他的细节,很难说."近日,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近8 ...

  • 冯骥才:一个民族不怕犯错,就怕记不住教训

    冯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 ...

  • 冯骥才《艺术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艺术家 冯骥才 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 ...

  • 《西塘宣言》发表15周年,冯骥才谈传统村落保护

    时光如白驹过隙,2006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第一份呼吁全社会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保护古村落的"宣言"--<西塘宣言>正式发表,到如今已经整整15周年了.15年前,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