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后的瓷,为什么釉下普遍有层气泡?

为什么宋以后的瓷器,釉下会普遍出现气泡?
主要是生产水平提高,生产工艺得到改进,用于制作瓷器的矿土研磨得更细,胎体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结构更加密实。
为了呈现出瓷器晶莹剔透的质感,覆盖在胎体表面的釉层被加厚,一些水分子被密实的胎体裹胁在胎泥深处,仅靠太阳、风吹难以挥发出来。
鸡缸杯和死亡气泡的微观照片
在烧制过程前期,有部分水分子得以挣脱瓷胎的约束,成功逃逸挥发出来,但还有部分盘结在胎体深处,达到温度后就蒸发成了气体,从而被粘性很强的釉液包裹在了里面。
釉层烧成之后,这些无力挣脱釉液包裹约束的气体,其所在位置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气泡,悬浮于胎体和釉层中间。
北宋哥釉天青釉气泡标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宋以后瓷釉里会有气泡的原因。经历过高温洗礼,这些气泡以无色的球状体形态存在。
没有颜色映衬时,它们是亮晶晶的球状无色气泡体,有釉下青花映衬时,则会变成亮晶晶的蓝绿色小球。
北宋汝窑瓷器气泡
所谓的“死亡气泡”是怎么一回事?
在讨论瓷釉气泡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死亡气泡”的说法,为什么会死亡?这其实和瓷器后续的使用、流传和保存有密切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瓷釉中的气泡有大小之分,大气泡受釉层厚度的制约,一般来说,气泡越大,釉壁就越薄,就越靠近表面。
人为破裂死亡的气泡,都是瓷器日常使用把玩受压力影响导致的,而自然死亡的气泡,则是指在釉面开片开裂过程中,被片线穿过的气泡。
明宣德釉里红窑口气泡标本
对气泡形态和破裂的影响,和瓷器的存在时间也有关系。比如刚烧成的瓷器,釉面的分子处于活跃期,能量聚集在釉面,就会发出一种很刺眼的光,这种光就是“贼光”。
这也是鉴定瓷器年份非常重要的一条,要是听人说这件器物火气太重,很新,这个所谓的“火气”,指的就是“贼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器变老器,釉面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完成了新的组合,由烧成时的活跃状态变为稳定状态。
宋代钧窑瓷器气泡
阳光照射、手指盘磨等,使接近釉面的大气泡顶部逐渐被磨破,空气带着尘埃进入气泡,悬浮在气泡内,进而变浑浊,贼光也就逐步减弱。
再等到下雨,气泡里原本很细微、很轻的尘埃被润湿,在气泡底部不断沉积,气泡被染成黄色、赭红色、灰色或黑褐色。这就是死亡气泡。
大明成化年制三友纹高足碗的气泡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气泡顶部的破口逐步变大,成为一条线,再扩展为十字形。
要是时间再久一点,等小孔变成大孔,最后成为一个圆形的坑,就算完成了气泡死亡的全过程。
随着气泡死亡的过程,瓷器也从刺眼的贼光,向温润与柔和变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老化”和“包浆”。
千万不要小看气泡死亡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古瓷死亡气泡的分布和变化,甚至可以得到一些瓷器的年代规律!
年代越久远,釉中死亡气泡的分布越密集;
年代越久远,死亡气泡顶部破裂出现“一”字形或“十”字形线条的越多;
宋代以上的古瓷,死亡气泡基本上已经破裂为一个圆形坑,坑内还沉积着很多生活垃圾。
不过根据瓷器工艺和窑口的不同,其气泡的变化也不同。
如元青花和元代釉里红,其死亡气泡不是以气泡破裂的形式出现,而是在釉中出现一些白色的棉絮状结晶斑,夹杂在气泡群里,象云团一般,呈自然分布。
而像龙泉青瓷,就没有发现死亡气泡,这可能与龙泉青瓷多次上釉的工艺有关,包裹在胎体上的釉液粘度很高,釉层很厚。
一些釉面温润、底部露胎处明显老化、有土蚀痕迹或出水痕迹的瓷器,也很少发现死亡气泡,这可能和它们长期被掩埋在密闭的环境中,没有得到阳光照射、流动空气的抚摸,自然老化速度缓慢有关。
可以利用死亡气泡的原理鉴别古瓷
瓷器的气泡死亡现象跟时间密切相关。目前,现代人做假的手,还伸不到瓷器的釉中去。
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和总结气泡死亡的规律,来识别和挑选古瓷器收藏品,提高自己的收藏水平。这就是研究古瓷器死亡气泡的现实意义。
(0)

相关推荐

  • [转载]死亡气泡与古瓷器的年代判定(老科协2015年年度论文)

    原文地址:死亡气泡与古瓷器的年代判定(老科协2015年年度论文)作者:唐壶斋--百壶斋 (老科协2015年年度论文[论文集]编辑稿)      死亡气泡与古瓷器的年代判定 -认识死亡气泡原理 提升古瓷 ...

  • “显微特征”的分析带你如何鉴定宋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最新好文

    玩收藏啊,一是要学习理论,二是要与时俱进.收藏圈里有几种人. 第一种,什么也不懂的.器型,窑口,时代,啥啥啥都不明白.北方话说,就是个棒槌.如果你是第一阶段这种人,算了,打住不要往下看了.这些文字你看 ...

  • 瓷器釉面中的气泡与窑温

    瓷器有一种的鉴别方法,即认为旧瓷气泡多,新瓷气泡少.对于这种观点笔者不敢断言对与于否.但当你一旦了解了瓷器的烧造过程时,你便会明白它有多大的不可靠性了. 我们先说一说瓷器的制作.瓷器是用高岭土,石英石 ...

  • 宋元明清瓷器釉下会普遍出现气泡,原来是这个原因

    点击上方"收藏家大家汇 欢迎关注公众号: <收藏家聚乐部> 喜欢瓷器的朋友,赶紧加下面微信 可免费领取<景德瓷器鉴赏手册> 重庆一美女戴翡翠吊坠被男子盯上,竟然是因为 ...

  • 醴陵釉下五彩瓷板画,待喷色/烧制。。

    这些天从厂里拿了一批瓷板坯料,家里陶瓷作品不多了,想留点存货. 这些天画了3幅,准备送往厂里喷色烧制,看看发色效果,然后再多画一些... 有意者,可关注我,烧制后我会将成瓷效果图发出来供大家欣赏.

  • 瓷言片语(253)宋建窑系乌金釉盏标本

    建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的以烧造黑釉瓷器而闻名于世的瓷窑,窑址位于福建建阳水吉镇池中村.后井村周围的芦花坪.大路后门.源头坑.牛皮仑.营长墘(又名社长埂).庵尾山(又名庙尾山)等处山坡上,宋时此地属建州建安 ...

  • 醴陵釉下五彩瓷制作工艺

    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 醴陵釉下五彩瓷名传天下,陶瓷产业是醴陵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市的支柱性产业.目前,醴陵市正在打造千亿级的陶瓷产业园区. 2月4日,"新时代 新梦想"2018 ...

  • 中国陶瓷欣赏:唐瓷看形,宋瓷看釉,元青花看画,明清青花看染

    中国陶瓷的演变,既承上启下的规律,也有规律之外的惊喜.作为现代人如何欣赏古代陶瓷,总结起来不过是一句话"唐瓷看形,宋瓷看釉,元青花看画,明清青花看染". 唐朝越窑花瓣口碗 唐瓷看形 ...

  • 玩瓷笔记:不是所有的釉下红,都是釉里红!

    一 我想,我可能犯了错,需要在这里郑重向大家道歉.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瓷友在直播间买到瑕疵器物的投诉文章,有一些影响. 文中提到:主播表示那是"青花釉里红"的精品器物,烧成很困难, ...

  • 唐代的釉下彩以及花瓷和绞胎的发展

    唐代的陶瓷生产布局虽有'南青北白'之说,但这是对唐代发展整体情况而言.唐代瓷器生产除了青瓷与白瓷以外,还有'釉下彩瓷'与'花瓷'等新品种.唐代是中国釉下彩陶瓷始创并得到初步发展的时代.其最著名的釉下彩 ...

  • 翟健民谈收藏 | 琉璃器正如20年前的宋瓷,是下一个价值洼地。

    中国古代玻璃器皿|行业资讯 2018年4月15日,<中国古代玻璃器皿>新书发布会在北京盛大举行,香港古董专家.著名瓷器鉴赏家翟健民先生受邀出席并接受媒体访问. 原版视频长度: 12分16秒 ...

  • 为什么现在的醴陵釉下五彩瓷这么便宜?

    醴陵,属于湖南.说到这个,不关注瓷器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在二零零八年的时候,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起瓷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江西的景德镇,其次便是湖南的醴陵. 在这个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