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回故乡? 为看见中国的眼泪!(深度好文)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 xsha369)

我们为什么要回故乡?

夕阳像个发光的煎饼一样,软弱无力地摊在光秃秃的枝头上。橘红色的余晖撒向辽阔的土地,把一块块青翠的麦田涂抹成墨绿的地毯状。

一大群从田间归来的喜鹊扑楞着翅膀,钻进满地枯叶又倔强挺立的杨树旁。冲向云霄的五六个鸟窝,硕大突兀又稳稳当当地搭在树梢上。

鸟窝下,那个炊烟袅袅升起的地方,就是生养我的村庄。

村口的路上,佝偻着背的母亲,穿着方格子的大围裙,孤孤零零站在路中央,直到看见我们的身影,才笑眯眯地停止张望。

又一个年关。

我再次回到故乡。

—1—

父母·谎言

回到故乡,才感知到父母真切的现状。

到家后,我才知道父亲生了病,连续几天,高烧不下,呕吐不止,去了医院。

“你爸你是知道的,但凡能行一点,他就硬撑着,不会去看病的。”母亲嘟囔着,“怕你回来抱怨他,他才跑去输液。”

回来的前一天,我才和父亲通了电话,当时他是这样说的:“要是忙的话,就不要回来了,家里又没啥事儿,我们身体好,手头也有钱,你好好歇歇吧。”

离家20年,这样的话,我听过无数遍,也总结出一个真相:

你不回来,他们就都很健康。你回来后,才知道他们承受着怎样的病患和哀伤。

我去医院看父亲,推开输液大厅的门,就看见里面坐满了老人和孩子——过度输液,在乡土中国极其普遍,哪怕一场普通感冒,也要输上好几天。

无精打采的父亲看见我,先是一脸惊喜。还没等我找地方坐下,他就挥舞着皴裂的大手,开始撵我:“你来这儿干啥呢,到处都是病号,你赶紧走,现在就走……”

为了不惹父亲恼火,我站在卫生院外面等候,看村庄一点点被夜幕包裹,愈发冷清萧条,沉默寂寥,和记忆中的年关,不太一样。

记忆中,每到年关,村中老少,聚集一起,杀猪宰羊,买鱼割肉,叫卖不断,鞭炮时响:

忙活的大人,奔跑的孩子,热闹的村庄,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

现如今,外出打工的壮年,扎根异乡的学子,唯有年根儿才能回来。只剩留守在家的老人与孩童,日复一日地守着老树和麦田,迎接破晓与暮光。

哪怕年关,也是一样。

又或者,鲁迅先生早已洞察了一切,才在《故乡》中如是写道:

故乡本也如此。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2—

生死·疲劳

乡下的夜晚很黑,灯光很暗,星星很亮,狗叫声传得很远。

每次回来的第一个晚上,父亲总要陪我拿上礼物,到所有宗亲家里坐一坐。这件费时费钱的老传统,正被年轻一代抛弃,唯有父亲还在固执地坚守着。

父亲少年丧父,就把他的叔叔当作父亲。

父亲的叔叔,也是我的爷爷,今年87岁了,跟着二儿子生活。尽管,儿孙们都算孝顺,但生计和梦想,还是让他们无暇照料一副衰老患病的躯体。

两年前,爷爷患上了前列腺癌。手术后,原本力大如牛、乐观开朗的他,终日身上插着导尿管。

这对于一个爱面子的农村老人来说,是残酷的羞辱。爷爷不愿再到人群中去,终日躲在自家小屋里,逐渐枯萎消瘦。

但,这个年关,在小屋昏暗的灯光下,站不稳的爷爷,还是一眼认出不再年轻的我。他不停地唤着我的小名,念叨着那必然到来又不忍猝读的命运:“娜妮,我不行了啊,就要走了啊……”

我握着爷爷颤抖冰凉的手,如同握着一个灵魂的恐慌和绝望:

奶奶早在20多年前就离开人世,村里一同挨过饿、打过牌的老伙计们,也都相继走了,惟有床头柜上滴答作响的老钟表,和床前整盒整盒的抗癌药,陪爷爷度过一个个痛苦难捱的白昼与黑夜。

“活得太久,净给儿孙添累赘啊。”

爷爷落泪了,别在腰间的尿袋,不知何时垂落到地上。但他拒绝我的帮忙,固执地用哆嗦的双手别了好几次,终于把尿袋归到原位。

就像,重拾他弄丢太久的尊严一样。

然后,他长出一口气,像安慰我们,也像宽慰自己:“都要死的,莫怕,莫怕……”

我不知说什么,就只好握着他干枯黝黑的手,在弥漫着苦药味和老人味的房间里,沉默,久坐。

回去路上,黑暗中,我悄悄挽起父亲的胳膊。

爷爷和父亲,让我想起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上写的那句话:

无论你一生都守在一块土地上,还是你必须离开土地闯到哪儿去,命定的事情是不能违抗的。

比如,无法避免的生老病死。

比如,被土地孕育的我们,终将回到土地里去。

—3—

房子·爱情

娶亲,是人生头等大事,也是乡村第一难事。

推开堂叔家的门时,婶子和堂弟正在激烈争吵。

“太笨!连一个女孩子也骗不到手!”婶子气愤地说。

“我有什么办法,人家非要城里有房子!”堂弟耷拉着脑袋说。

“你这个傻瓜,你就不会说有,就说正在买……”婶子继续辱骂。

“人家说要现房!现房!现房!”堂弟恼火地重复着,就像在诅咒房子。

如很多故乡青年一样,读书不用功的堂弟,早早辍了学,外出打工,晃荡几年,并没挣到什么钱。

为给堂弟娶亲,50多岁的堂叔整年在外奔波,用一笔笔省吃俭用攒下的血汗钱,把老屋换成新房,把拖拉机换成小轿车,但依然赶不上农村婚恋流行的脚步。

相亲无数的堂弟,24岁还没有订亲——这在农村,已属不好找对象的大龄青年。

先前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让重男轻女的乡下,男女比例严重失调:90后男青年特别多,同龄女孩子特别少,有女儿的人家门槛都特别高。

除了彩礼、家电、轿车,城里有套房,已是乡下人结婚的标配。

为此,我的父老离开故土,打拼他乡,透支健康,拼命挣钱,像比赛角逐一样,去追逐县城的房子——

房子象征着女人、后代和兴旺。

远离乡村和底层的人们,可能会像作家刘瑜老师那样,如是发问:

那么,爱呢?

我的父老乡亲不会考虑这么深奥的问题。

在被侮辱被损害中谋生的他们,只看见一个残酷的现象:别人能买起房,你买不起房,就娶不到新娘。

这,就是眼下乡土中国的爱情故事。

—4—

闰土·梦想

不必悲观的是,那片土地上,也有人正试图摆脱父辈的愚昧和偏见,重建自己的家园和王国。

在村小学的马路上,我和一位小学同学偶遇。她开着汽车,摇下车窗玻璃,大笑地喊着我的名字。

那一刻,童年的如歌往事,被寒风一一唤醒,清晰如昨,温暖如春:

我们曾一起踩着雪泥去上学,因为泥太黏,鞋太破,腿迈出去后,只拽出光脚丫子,鞋瞬间被泥吞没;

我们曾一起在放学路上,边背着花书包疾步走过坟场,边讲着鬼怪故事吓唬对方;

我们还曾在麦苗抽穗、菜花金黄的时节,掐菜薹、薅茅草、采野花,追逐打闹的笑声,穿过树林,传到很远的地方……

后来,我在父母庇护和兄妹支持下,读书求学,远嫁他乡。而她为减轻父母负担和供养兄妹读书,过早辍学,去了南方。

努力和奋斗,并没有淹没一个善良无私的人。

打工数年后,她回到故乡,在塑料大棚里种蔬果,在村头建了养殖场,买了汽车,买了房。

“转眼20多年,我们都变了样。”她轻轻捶打着我的肩膀,我笑着回握着她的素手,就像小时候那样。

我们说话的间隙,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早已自来熟地玩起卡片和玩具枪。

真好。

她没有沦落为鲁迅笔下的闰土,我们的后代也没有隔阂地“一气着”。

又想起先生的话:

是的,这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这故乡,本也没有希望,做梦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希望。

—5—

故乡·远方

回城的那个早上,朝阳像个大个儿的柿饼一样,在红色的云霞中冉冉升起。

麦苗上的露珠被凌晨寒气冻结成冰滴,像土地结出的钻石,闪耀着晶莹的欢喜。

麦田旁宽宽的土河,不急不徐地流向远方。不远处的芦苇丛里,朝阳滚进水中闪着温煦的光。

调皮的孩子,抓起一把又一把石子砸向水面,激起的粼粼波纹,就像这片土地转瞬即逝的一圈圈年轮一样。

痊愈的父亲把白面、鸭蛋、香油和青菜,给我装满后备箱。佝偻着背的母亲,边向我挥着手,边小声嘟囔:“每次回来,都像打仗一样。”

我看着倒车镜里渐行渐远的父母和村庄,一遍遍咀嚼着母亲的话:

是啊,每次回来,都像打仗一样,为什么还要回来?

为什么我们这些扎根异乡的游子,拼尽全力逃离村庄和土地,挣脱父母和乡亲后,总要一次次地返回这里?

为什么我们要站在这片土地,才能用手脚和眼睛、所见和所思,去完成过去和现在的和解、初心和未来的衔接?

为什么我们知道故乡的落后和残缺,父母的谎言和短见,依然会在城市的夜梦里,想念它的麦田和河流、朴厚和情长?

因为,我们是父母和故乡的孩子,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这里的颜色和底色。

哪怕年少气盛的我们,曾以叛徒的身份试图和这里的一切对抗。到头来,阅尽沧桑的游子,都不得不以重返的姿态,向故乡投降:

故乡没有我们仍是故乡,而我们没有故乡就不再是我们。

所以,我们才一次次回来,一回回逗留,一场场追问后,再一趟趟出发,一次次远航。

就像电池耗尽的手机,回到插座上。也像迷路的羊羔,回到羊群身旁。

是的。

回到故乡,回到父母身旁,才能摸到双亲的病患和哀伤。

回到故乡,回到生命之里,才能遇见生死的深邃和苍凉。

回到故乡,回到底层人群,才能明白乡土的现实和悲怆。

回到故乡,回到出发原点,才能懂得闰土的奋斗和梦想。

回到故乡,回到生养你的地方,才直面内心的贪婪,抑或觅得觉醒的力量。

回到故乡,回到繁华盛世的褶皱,才看见中国的眼泪,还有滚烫不屈的希望。

所以,如果可以,请回到故乡,回到父母身旁。

(0)

相关推荐

  • 【朝花夕拾】故乡的果园

    在辽阔的渭北是大片大片的果园.果园是我生命的半壁江山,同时是我内心疼痛的源头.多年了,这都已经成为一种病,病入膏肓了.说实话,果园是父亲的战场,也是他终生的遗憾之地.父亲怎么也走不出自己的果园,就把大 ...

  • 【远方】陕西《清明念亲人》 作者:随风而行 主播:红日

    作者:随风而行 主播:红日 编辑:小鹿 清明念亲人 微风轻拂,细雨绵绵,麦苗青青,花开鲜艳.又是一年清明节,沉重的思想把眉头紧锁,迟疑的脚步走向故乡.那里是我成长的地方,那里有我祖辈安享的家园.回家思 ...

  • 夜读 | 一方水土一方人

    守村人 作者:张金刚 守村人.mp37:32 来自云浮发布 故乡村庄未搬迁,父母乡亲仍生活在那里,守着祖辈留下的山水林田,守着数代人最后的农耕记忆.烟火岁月.父亲常坐在闲弃的石碾旁,抚摸着光滑漂亮的石 ...

  • 杨旭昉丨故乡雷鸣塘

    我从小在异乡长大,随父母长期漂泊在外,对故乡的记忆一直是模糊的,零散的.直到父亲调回老家工作,我才有了每年回家探视父母的机会,一般也是在县城与家人团聚,偶尔回到乡下雷鸣塘走走亲戚串串门. 故乡雷鸣塘是 ...

  • 张振勇:回不去的故乡/邵东作协荐稿

    回不去的故乡 张振勇 一位远嫁的女子,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母亲凄婉低沉地问女儿,今年春节有时间吗,一定抽点时间回来看看爸爸,爸爸可能时间不久了. 她经常电话问候远方的父母,她只知道父亲身体不是很好 ...

  • 故乡河南旅行,故乡的记忆(一)

    小时候,最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爬寨墙玩.寨墙很高,上面长满了各种荆棘.杂树,和野草,还有很多很深的洞,据大人说,那是獾洞.多年以前发大水(待考证,大概是1938年,日寇进犯中原,蒋介石炸开黄河以抵挡日军那 ...

  • 怀念逝去的村庄

    文:冬悦 图:红艳 娘唤着俺的乳名叫我回家喝汤 爹爽朗的笑声犹在耳旁 胡爷爷胡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 孙二婶扯着嗓子吆喝: 谁见到俺家的芦花大公鸡说一声 土墙茅屋 木格窗 面子床上吊着布蚊帐 黑锅台旁 放 ...

  • 90后的漂泊和故乡 | 记录故乡(16)

    作者作为一个90后,在这里讲述了他的村庄和人的奋斗故事,个体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可复制性,但你总能在其身上找到熟悉的影子,也许你的故乡也有这样奋斗的人. 90后的漂泊和故乡 文 | 彭波 每年春节 ...

  • 【美文选读】回不去的村庄

    麦子怎样收回家,怎样上场,怎样碾了,怎样晒干,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全然不知.我觉得自己欠着那片庄稼一些什么,更多的亏欠则是对父母而言的.村庄的麦子怎样由油绿变为发亮的黄,我没有看见,我只听到嚓嚓的收割时 ...

  • 毁于饭局的中国男人…(深度好文)

    作为一个饮食大国,中国人对饭局的热衷毫不亚于守财奴对金钱的喜爱. 在独特国情下,相比于勤劳智慧,很多中国的大老板其实是靠胃来拼事业的. 比如前几年,电影<中国合伙人>大热的时候,俞敏洪也借 ...

  • 被饭局毁掉的中国男人(深度好文)

    为广大干部学习和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 | 炉叔 来源 |  围炉夜读(ID:weiluyedu_) 有人曾发问,如何让一个花美男快速变得沧桑? 几乎所有的回答都绕不过一个关键词--饭局. 在中国,没有 ...

  • 中国诗歌报贵州工作室临屏诗《回家》《春天的畅想》《又回故乡过春节》《年味》第四十五期集锦

    点上方 蓝色字体 一键关注 中国诗歌报贵州工作室编辑部 总编:海底月 副总编:英子 主编:涟漪似梦 荣誉主编:笑林强哥 常务副主编:七彩人生 副主编:张珍娥 本期出题编辑:火眼金睛 本期美篇:涟漪似梦 ...

  • 中国诗歌报陕西工作室第53期《凝思》《又是一年月圆时》《望月》《今夜,我和月亮一起回故乡》诗评及临屏诗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陕西工作室编辑部 总编: 海底月 副总编: 英子 主编: 又芳 特邀诗评:五哥 值班编辑: 揽月客 梅花鹿 水中月 晴续 静以致远 小雅 中国诗歌 ...

  • 【梅园秋语·文化中国】志友:回故乡||主播:风中醉荷 ---第616期

       回故乡  作者:李志友  ||  主播:风中醉荷 我的家乡在陕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沟沟里,名叫李家坬村,顾名思义,就是座落在黄土高原的半坡半沟的地方. 步入古稀之年的我,魂牵梦萦,一直惦记着好久没有 ...

  • 【每日佳局】柯朴大战第28回火爆上演 2021中国围甲第二轮柯洁又尝败果

    这个栏目我们将每天推出最新的大赛棋局,也会为棋友们奉上经典的历史名局.在动态的棋谱中随时随地感受围棋大师们精妙的构思.深邃的计算,不亦乐乎! 2021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开幕,当今世界棋坛最优秀 ...

  • 诗歌 | 黄灿然《天堂、人间、地狱》:偶尔我也回地狱,像回故乡

    你身上有天堂,但你看不见因为你以为它在别处,  你身上有人间,但你也看不见因为你只感到自己在地狱,  所以你身上全是地狱但你以为这就是人间人间就是这样.  我也曾像你一样是地狱人,但后来像移民那样,变 ...

  • 朱老总50年后回故乡:穿得不如县干部,自家人不认自家门

    "朱总司令回来了!"朱德家乡的人们奔走相告,传递这一喜讯. 从1909年春离开四川去云南算起,50多年中,朱德并不是没有到过四川,只是由于身负重任,没有机会回家乡,1960年3月, ...

  • 冬天回故乡(外五首)

    作者:子墨 夜色是星星的天堂,是谁捧着月光,赠与我诗意的思量?总是在夜晚来临的时候,一切的幻想都在蔓延,也把许多事情寄托在梦乡. 雪里藏不住秘密,夜色也遮掩不了思想,心灵的独舞,常常让自己在夜晚畅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