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育球:投笔从戎卫家国!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流。共同传播閔氏文化!

投笔从戎卫家国——闵育球

(1928-1953)

在滨海这块土地上,曾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滨海县不少地方都以烈士名字命名,用建国前牺牲的烈士名字命名的乡、村、组共有30个,而用建国后牺牲的烈士名字命名的地名仅1个——这就是用闵育球烈士名字命名的滨海县獐沟镇后尖村育球组(现正红镇后尖村育球组)。

闵育球,原名闵明,1928年7月出生于阜宁县獐沟区小闵庄(现滨海县正红镇后尖村育球组)一个极为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5岁那年,父亲闵繁之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丢下了孤苦伶仃的母子3人。从此,闵家家境更加贫寒,依靠几亩薄田和一条破渔船维持生计,母亲徐氏含辛茹苦地扶养他们兄妹2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幼年时的闵育球聪慧机灵,母亲对他寄予极大希望。9岁那年,他母亲在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靠一个远房亲戚的帮助,将他送进了篆河小学读书。在学校里,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成绩优良,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被评为免费生。出身于贫苦家庭的闵育球不但在学习上十分认真,而且很懂事,回家挑猪草、挖野菜,经常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943年9月份,他报考阜宁县在蔡桥东墩创办的苏北盐阜区第二联立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他家距离学校近20里路,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每天都是四、五点钟就往学校赶,晚上掌灯时候才回家,来去几十里的路,从不间断。开始跑路时脚板常常磨出水泡,母亲看了心疼舍不得,可他咬咬牙始终坚持着,硬是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很优秀。

二联中是我党创办的一所抗日的进步学校,校长由阜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员、共产党员熊梯云担任。在这所进步的学校里,闵育球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重要转变。在共产党人进步思想的宣传熏陶下,他渐渐地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关心抗日斗争形势,经常与同学一起探讨国家的前途命运。在熊梯云校长的言传身教下,闵育球等人发起成立了“青年学社”,编印校报,宣传进步思想,宣传抗日斗争形势,宣传革命的道理。1945年5月,年仅18岁的闵育球经熊梯云校长介绍,秘密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秋,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疯狂地向我各个解放区发动进攻。此时的闵育球决定投笔从戎,经熊梯云校长举荐,他来到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二纵队服役,任纵队司令部作战参谋。1947年10月,他又被调至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司令部任测绘参谋。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他为了准确地测绘出作战地图,带领一个测绘小组,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敌区腹部,摸情况,搞测量,准确无误地为指挥首长提供了第一手作战资料,得到了军首长的表扬。

1949年4月,闵育球随军部人员渡过长江后,在江阴一带遭到一股残留的国民党部队突然袭击。为了保护首长的安全,保住极为重要的军事资料,闵育球同战友们一起冲上前去与残敌展开了战斗。激战中他肺部不幸中弹,鲜血染红了半边身,但仍坚持战斗到结束,终于歼灭了这股残匪。经野战医院的及时抢救治疗,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但肺部的伤口经常发作,一发作就大口地吐血。后来,他随部队来到浙江绍兴,在绍兴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以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姿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经常召集受伤住院的战友们进行政治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建国初期,医院条件设备简陋,有的病友不理解,经常对医生发脾气,闵育球就经常地配合医院做这些病友的思想工作,并把发给他的营养品和一些较为珍贵的药品送给他们,使这些病友深为感动。1953年元月,闵育球肺部伤口再次复发,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病逝于浙江绍兴。闵育球逝世后,部队党委和医院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首长和战士们为他英年早逝十分痛心和惋惜,不少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烈士的遗体被葬于绍兴县城东南约五里路处一座小山上,周围栽上了四季常青的松柏。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

陈毅、政治委员饶漱石签署命令,追认闵育球同志为革命烈士。同年3月,中共滨海县委收到部队党委转来的革命烈士证书。1956年高级社初期,中共滨海县委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根据烈士家乡獐沟后尖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将烈士的家乡小闵庄改名为育球组。

团结世界闵氏宗亲    凝聚中华闵氏力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

  • 缅怀华野副参谋长张元寿

    缅怀华野副参谋长张元寿 □王贵垣 林泉镇 张元寿 记得1980年代初,我们读初中,课余时间阅读到了大部头小说<红日>.书中描绘的战火纷飞情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长大以后,我们才知道那是以华 ...

  • 陕西红色革命纪念地摄影美图大放送:渭南篇!

    中国共产党陕西革命史 本文为"成博士陕西旅游"为建党100周年所写的专栏,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本人整理了近年来拍摄的陕西红色旅游纪念地图片和视频. ...

  • 《为了和平》心得体会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年少云烈士的故事,小时候就在语文课本里学过,邱少云这光辉的名字里就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了. 邱少云之为什么能在烈火烧身之下不动摇呢:是因为他有刚毅的性格,有高度的组织红律性能把革命胜利 ...

  • 闵育球烈士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閔",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 ...

  • 【福建】张思思《家国在怀》指导老师:林育青

    家国在怀 城厢区太平小学三年级 张思思 有国才有家,生在这个年代,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我感到骄傲,在我心底深深的感谢先辈们的壮举. 2021年10月1日是祖国72岁华诞,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也祝愿我们大莆 ...

  • 国旗下的讲话稿《崇尚英雄精神,传承家国情怀》写作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感动中国人物志愿军英雄王海颁奖词: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 ...

  • 元好问:乱世文雄,黄金时代最后一位大诗人,一个文人的家国担当

    曾国藩说:"元好问是自汉魏至宋金元之际,中国五.七言诗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大诗人." 然而这样一位大诗人,在大多现代人的心目中的印象却是模糊的,少数知道他的人,也多是从那句千古名句& ...

  • 2017高考满分作文:家国情怀|1000字优秀作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 ...

  • 倍珍幸福萦家国,奋力征程步不停——河南省作协王宇法原创诗词三首

    倍珍幸福萦家国,奋力征程步不停 --河南省作协王宇法原创诗词三首 一 鹧鸪天·倍珍幸福萦家国 --感于初夏勃机生 文/王宇法 气爽风柔草木青, 林幽鸟唱百香凝. 入眸禾稼呈清壮, 映水山川透巨灵. 高 ...

  • 永和九年,右将军的家国往事

    Party已经开始,身穿青色衣裳的童子将盛满酒的杯子放到一种红彤彤的漆木盘上,然后推入清澈的水流中,任其向下游的竹林漂去.   漂流着酒杯的曲水边,此时正铺席列坐着衣冠楚楚的宾客,他们只要从水中任取杯 ...

  •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医疗新空间 2020-10-31 20:21 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在冲波逆折处更显壮丽.历经百转千回,那些无法被时光冲淡的,是精神的凝聚.价值的沉淀;那些始终激励人们前行的,是家国 ...

  • 家国之间 || 一封没人知晓的家书 / 大胡子作品/轩诚清读(第460期A)

    丽梅浅语: 岁月流失,爱情永恒 . 且看上世纪六十年代保卫国家.不怕牺牲.勇赴战场中华好男儿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铁骨柔情.虽然作者现在已年逾古稀,但他心中对国家的忠诚.对父母的感恩.对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