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首富

01

如果不是凑巧间看到了一部日本NHK的纪录片,我不知道北京有个首富叫李晓华。

这是一个十分高调,异常张扬的人,当他富起来之后,满世界喧嚣。

他买了中国第一辆法拉利,车牌号是京A00001,他把车开到北京城最著名的地方,合照留念。照片流转于国际媒体,成为古老的紫禁城焕发生机的标志。

美国总统布什和克林顿,都亲切接见过他,把他看作中国商人的代表。法国总统希拉克也曾拉着他的手说:“你富起来的样子,很神气。”

他想办法让自己的名字挂在天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把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李晓华星”,并隆重轻重。

他爱举办宴会,尤其是一年一度的生日宴,总是名人荟萃,贵宾云集。他那场最富盛名的六十大寿,拉到了演艺圈的半壁江山,足能办一台春晚的阵容。

这么高调的一个人,我却是在日本纪录片中才知道。为什么?

因为作为一名首富,他到底是怎么富的,有点模糊不清。作为一名优秀企业家,他的企业到底做了什么产品,有点道不明。

对于我们,他只是一个先富起来的标志,却无法成为一个致富的榜样。

我们只会想象,等有一天咱也富了,也像他那样买跑车,住别墅,办宴会,邀明星。

但怎样才能富,不清楚。

02

如果不是碰巧喜欢一位香港玉女派明星,我不知道上海有个首富叫周正毅。

这是一个异常高调,十分张扬的人,当他富起来后,想说给地球上所有人听。

他当然喜欢豪车,虽然中国第一辆法拉利和亚洲第一辆劳斯莱斯都被李晓华抢走了,但他可以用数量取胜。在父亲出殡的时候,他驾着劳斯莱斯领头,后面跟着三百辆奔驰,齐刷刷的黑颜色,如斧头帮一样的肃穆庄重。

他自然不怯于买别墅,是世界最贵的香港别墅,8600万入手,3000万装修,然后在一次失窃中被盗走130万现金。

他苦恼于自己的名字不够震天响,当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把他排在第94位的时候,他怒了。这太轻视我了,我在上海的房地产项目就超过150亿。所以当英国人胡润开始编写富豪榜的时候,他找了过去。这一次,他名列第11位,荣登上海首富。

他曾想着与李嘉诚比一比高下,李嘉诚背靠香港,他背靠上海,上海在将来必将超过香港,他手里拿着的那些地皮,必将超过香港。

这么狂放的一个人,我却是读着八卦消息才知道。为什么?

因为他是怎么富的,身价到底几何,抛开负债,资产是正是负?统统说不清楚。

还有作为企业家,他的产品,那些位于上海静安区已经完工或尚未完工的房子,以前买不起,现在不仅买不起,还买不到,限购。

所以与我们有点关系的,只是他的八卦:泡女明星了,给女明星送车了,女明星被原配掌掴了。

听说泡女明星的富豪没有好果子,其中有什么道理,不清楚。

03

两个老首富,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

上海和北京,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大城市,从格调上,这两座城市截然不同。

上海年纪小,发迹也才一百多年,站在最著名的外滩广场上,放眼望去满是洋腔洋调。

北京是古都,虽然老城墙早就扒干净了,但沿着长安街走一走,总有一种现代商业掩不住的古朴。

混迹在上海的人,心心念念想的是发财,从过去的十里洋场到如今的陆家嘴金融中心,这里财富横生。

北京人却不屑于纯粹以财富为荣,尤其是老北京,他们见得多了,钱再多还能多得过前世界首富和珅吗。一句话,那不就没了。

当某一天马首富在上海的陆家嘴炫富的时候,会场上鸦雀无声。有钱就是爷,是爷就能说,说一说怎么了?

哪怕是北京的出租车师傅,也明白有些话不能乱说。虽然他们是小道消息最多的群体,最爱侃,最能侃,但侃到兴奋之处,可以立即刹车。

刹车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坐落于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是搞不明白的。在上海的首富们都搞不明白,他们都觉得自己刹车没问题。“明明已经刹住了呀,出了事故,责任完全在美方。”

所以这个世界上真正拥有完美刹车的,无他,唯有北京首富。

今年1月,是李晓华的70岁生日,不同于十年前的大操大办,冠盖满京城。这一次他的生日过得很安静。

岂止是生日,过去的十年间,李晓华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安静,没有新闻头条,不见外国政要,跑车还可以开,油门少踩,刹车勤用。“嘘,安静。”

于是乎,首富们都安静了。

04

许多人忽视了老首富李晓华的意义,他的喧嚣与安静,都大有来头。

他为什么要炫富?为什么要买下中国第一台法拉利让世界惊呼?因为那是1992年,一位老人在那年春天的话语,不仅让他打消了顾虑,更让他得到了京A00001的车牌。

法拉利特意在天坛为他举办了交车仪式,整个画面向全世界广播,大品牌们、政要们、掮客骚人们,都看到了,都放下顾虑,狂奔而来。

狂奔,浪滔滔,向东流去。

接下来的三十年间,他的样子被作为模板copy了千千万万次。富起来的家伙,都要学着开豪车,挽美女。

差别只在于层次,开不了法拉利的,就开个保时捷、宝马、路虎、陆风......请不到殿堂级明星的,就请个二线、三线、十八线、小网红......

炫富的场面,从大城市的五星级宴会厅一直延伸到偏僻农村的打谷场。赚到钱的炫,没赚到钱的借钱也要炫,信用破产连钱都借不到的,干脆就没脸回家乡。

许多的年轻人,艳羡别人富起来的结果,模仿别人富得流油的样子,却搞不清别人致富的过程。或者说,他们只想品尝一个结果,压根儿没办法探索那个过程。

一代宗师马保国问:“这样好吗?”

05
当告诫年轻人“好自为之”的时候,年轻人也应该反问一下,这些几十年间接踵而至的首富们,到底铺设了什么样的榜样。

像李晓华那样,开录像厅,卖饮料,倒腾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在股市中纵横捭阖,聚敛暴利......还是像周正毅那样,开馄饨摊,倒腾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傍富婆,操纵股市,抄底楼市......

没错,北京首富和上海首富的致富过程竟然如此相通:他们都曾是工人,都曾下海练摊,都跑到日本倒腾章光101毛发再生精,都在股市中放大了财富,都在房地产狂潮里赚得盆满钵满子孙后代全满。

还有那位在上海金融论坛上炫富的马首富,号称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这样吗?不光实体店越来越难,开网店也已经相当不易,他们巨头们还在比赛搞社区团购,向散落在街头的小商小贩们进军。

条条大路通罗马,哪一条是属于后来者致富的路?

06
时代在变。

当三十年前李晓华倚在法拉利车旁意气风发的时候,人们看到了很激动。“别等着了,赶紧动手干吧,海里好多鱼”。

当二十年前周正毅挽着女伴徜徉在香港街头的时候,人们看到了很渴望。“哇,股市不错,楼市不错,机会多多。”

当十年前李晓华在六十大寿的宴会上领着众明星抽奖时,人们看到了很羡慕。“唉,大丈夫当如是,保佑我下辈子吧。”

当今年周正毅也在六十大寿的宴会上迎来了一串女明星,蹲监狱多年后仍然展现着魅力无穷,人们看到了会怎样?是喜,是悲,是叹息,还是震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