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欺诈行为不应认定为诈骗罪
相关推荐
-
诉讼诈骗的演绎
时隔多年,诉讼诈骗问题不时会被翻起. 关于诉讼诈骗,是实务界最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有关这一问题的演绎,要放在两高博士法官.检察官们学习借鉴德国刑法的背景下,才能有所领悟. 最先为诉讼诈骗定下基调的是2 ...
-
民事诉讼中重复起诉的形式与认定
民事诉讼中重复起诉的形式与认定 2017-10-18 00:01 今天0:00 核心阅读:要审查当事人的第二次诉讼是否以动摇或否定前次生效裁判结果为目的,如有此目的,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均应认定第二次起 ...
-
办案手记034——单方欺诈型虚假诉讼行为认定为诈骗罪的法理分析
今日阅读了<刑事审判参考>第124集1371号案例--朱港春.李俊乐诈骗案.该文对"单方欺诈型"虚假诉讼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和正确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 ...
-
民事诉讼中,法官可以命令当事人或者案外人提交证据吗?
诉讼攻略 昨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袁中华 I 作者 <中国法学(文摘)>2020年第5期 I 来源
-
民事诉讼中,哪些事实属于免证事实从而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二)众所周知的事实:(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四)根据 ...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被驳回后的救济途径——抗诉和复议申请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被驳回后的救济途径--抗诉和复议申请 2021-10-05 07:04·张灰灰zhy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 ...
-
举证不能即败诉?我们都误解了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胡学军 I 作者 <河北法学>2021年第3期 I 来源 证明责任泛化理论批判--以"物"之争议的举证证明为中心 一.疑难案件引发的证明责任分配 ...
-
秘密录音/间谍软件/GPS跟踪仪!民事诉讼中非法获取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
诉讼攻略 今天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周翠 I 作者 <中国法学(文摘)>2020年第3期 I 来源 注:本文系文摘:全文共2.2万字,刊载于<中国法学>2020年第3期.
-
新民事证据规定系列解读之二: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及认证规则
作者:李馨 田园 何溪滢 钱鹏飞 李欣龙 系列序言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在第六章中以11条立法条文,对证据制度第一次作了系统性专门规 ...
-
新民事证据规定系列解读之六: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
作者:李馨 田园 何溪滢 钱鹏飞 李欣龙 系列序言 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在第六章中以11条立法条文,对证据制度第一次作了系统性专门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