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1.紫花地丁功用清热凉血解毒,对血热壅滞、红肿焮痛的疮痈、丹毒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本品除用于疮痈热毒之外,又可用治毒蛇咬伤。
2.紫花地丁与犁头草形态相似,功效相同,故习惯上两者常混用。
3.地丁有紫、黄两种;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黄花地丁即蒲公英。两种地丁草均能清热解毒而疗疮肿,故在治疗疮痈肿毒时,两药经常同用。但紫花地丁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疔肿,且解蛇毒;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大,宜治乳痈,且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
来源
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  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状
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复方
1.紫花地丁散
紫花地丁、当归、大黄、赤芍药、金银花、黄耆、甘草。治诸疮肿痛。《证治准绳》
2.治小儿走马牙疳,溃烂腥臭,用∶紫花地丁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为末,搽溃烂处愈。《滇南本草》
3.紫花地丁散
紫花地丁 当归 赤芍药 大黄 黄耆 金银花各15克 甘草节6克,上药哎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诸毒恶疮肿痛。《普济方》
4.地丁膏
黄花地丁(即蒲公英)8两,紫花地丁8两。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滓,又熬成膏。乳吹,并一切毒。《惠直堂方》
5.三紫汤
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主治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
6.金银地丁散
金银花5钱,当归5钱,赤芍药5钱,人参5钱,桔梗5钱,黄连5钱,紫花地丁5钱,黄耆5钱,甘草节5钱,大黄5钱,白檀香2钱,没药2钱,子芩2钱,玄参2钱,前胡3钱,连翘3钱,栀子仁1两,麦黑冬(去心)1两,甘草(微炙)1两。上㕮咀。每服5钱,水1盏,酒1盏,煎至8分,去滓,随病上下温服。主诸恶疮肿毒痛。
文献摘录
1.《药性切用》
辛苦性寒,泻热解毒,为外科敷治专药。
2.《滇南本草》
紫花地丁,味苦,性寒。破血,解诸疮毒。攻痈疽肿毒。治疥癞癣疮,九种痔疮。消肿。
紫花地丁,即丁蒿,一名地丁。今处处有,苗覆地,有五色,紫花者多用入药。气味苦、辛,性寒。无毒。破血。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痔漏,疔肿瘰瘤,无名肿毒恶疮,服之,点无灰酒下。
3.《得配本草》
辛、苦、寒。治有名痈疽,无名肿毒,兼治乳疖痘疔。
4.《本草易读》
俗云苦丁茶是也。
苦,辛,寒,无毒。治一切痈疽瘰 恶疮。
处处有之。二三月生,多布麦田中。叶似柳而微细,开紫花,结小角。
疔疮肿毒,取汁内服,杵烂外敷。(验方第一。)
瘰 疮疔、发背诸肿,同蒺藜末,油合敷。(第二。)
一切恶疮,以罐盛,烧烟熏之,出黄水尽,愈。(第三。)
稻芒粘咽,嚼咽之。(第四。)
黄胆内热,酒下末。(第五。)
痈疽恶疮,同苍耳叶捣,酒下。(第六。)
5.《纲目》
①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②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③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④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⑤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6.《本草撮要》
味辛苦.入足阳明经.功专治乳疖痘疔.与黄花地丁相同.
7.《本草从新》
泻热解毒.
辛苦而寒.治痈疽发背.疔疮瘰 .无名肿毒.叶似柳而细.夏开紫花、结角.生平地者起茎.生沟壑者起蔓.(乾坤秘药、治稻芒粘咽不得出、地丁草嚼咽下.)
8.《本草便读》
泻疔疮之毒壅.味苦性寒.入包络与肝经.通营破血.(紫花地丁即地丁草之茎.色紫而开紫花者.故性味主治与蒲公英相同.惟此能入手足厥阴血分.行瘀活血为略异.故紫花地丁治疔疮毒壅为胜也.)
9.《本草备要》
泻热,解毒
辛苦而寒。
治痈疽发背,疔肿瘰 ,无名肿毒。
叶如柳而细,夏开紫花结角,生平地者起茎,生沟壑者起蔓。
摘录《中国药典》
(0)

相关推荐

  • 漏芦(历代本草汇言)

    漏芦 漏芦(野兰) 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后者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味苦,性寒.归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下乳汁.临床用名漏芦. 漏芦:烂根 ...

  • 腐肉生肌,恶疮、臁疮、发背、痈疽

    ​⊙腐肉生肌,恶疮.臁疮去腐生肌 巴豆膏: 单味巴豆炒焦,研如膏,须临用时制之,庶不干燥. 如发背中央肉死,涂之即腐;未死,涂之生肌.恶疮.臁疮久不收敛,内有毒根,以纸捻药纳之,毒板去即敛. ⊙ 治发 ...

  • 别乱喝了,蒲公英是清热解毒药,乱喝会伤身体

    不知从什么时候,能清热解毒的蒲公英,却成了很多爱好养生者的"座上宾".造势者一个"去火"让无数爱上火的男男女女当成了一种时髦的"保健茶",朝 ...

  • 紫花地丁

    紫 花 地 丁(<本草纲目>)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我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木丛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忌涝,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粘壤土最 ...

  • 清热解毒药之金银花

    清热解毒药之金银花

  • ​民间中草药:犁头草(紫花地丁)

    ---------------------------------------------------------------------------------------------------- ...

  • 民间中草药摄影:紫花地丁,主治疮毒、痄腮!嫩叶可做野菜食用!

    2018年4月25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鄢家河村,乡村,路边野生的中药材紫花地丁结籽.成熟的紫花地丁种子淡黄色,酷似油菜籽,只是颜色不同! 紫花地丁是常用中药材,嫩叶可作野菜食用.紫花地丁,目前网 ...

  • 唯美紫花地丁

    正能量嗨起来,邀你一起欣赏平凡的人.物.景,感受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新的一天,新的心情,精彩内容为您呈现. 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 ...

  • 神奇的中草药:犁头草(紫花地丁)

    ---------------------------------------------------------------------------------------------------- ...

  • 每天学一味中药,紫花地丁!

    每天学一味中药,紫花地丁!

  • 中药古今研究:紫花地丁

    一.典籍摘要: <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本草正义>:"地丁专为肿疗毒通用之药.-然辛凉散种,长于退热,惟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