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老师陪你读红楼】第三十四讲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自古以来胖人都怕别人说胖,虽然发胖的样子不是偷来的不是抢来的,是靠自己吃饭挣来的,别人一说还是很生气,仿佛胖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儿。
这不,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说话口无遮拦,拿宝钗来比杨贵妃,得罪宝姐姐了吧。薛宝钗端庄娴雅,在三十回前从未见发过这么大的火,而且是当着贾母等众人的面。

黛玉和宝玉大闹了一场,宝玉摔了玉,后来贾宝玉又去赔不是,俩人和好,一起和王熙凤来到贾母身边。林黛玉是挨着贾母坐下,一言不发。贾宝玉为了消除尴尬就在那里没话找话。
贾宝玉说:“姐姐怎么不看戏去?”
薛宝钗答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躲了。”
薛宝钗在这里其实已经开始语带双敲了,说自己怕热找借口躲了,实际上在这里也是笑话贾宝玉因为摔玉没脸,躲着没有参加哥哥薛蟠的生日宴。
贾宝玉听了就很不好意思,继续讪讪地开个玩笑,想化解一下尴尬的场面,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贵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这里贾宝玉这个玩笑开大了,你不该说人家女孩子胖嘛,不该做人身攻击,这样不好啊。
果然薛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看书到这个地方,还从未见薛宝钗动这么大的肝火!虽然大怒,可是宝姐姐仍旧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有发作。
脸红了一回,冷笑了两声。冷笑,一般都是林黛玉的冷笑,薛宝钗冷笑的时候还真不多。
薛宝钗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薛宝钗在这里想到了自己的哥哥薛蟠一味地胡闹不争气,其实也说到了她的宝兄弟也不好,不能帮自己反倒讥笑自己!

这时候有个叫靓儿的小丫头因为不见了扇子,向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
薛宝钗指着她说:“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 你该问她们去。”
这里薛宝钗借机来责备贾宝玉,不该和她开这么大的玩笑,指桑骂槐地教训宝玉,这样的话你该和你林妹妹说去,我可是不吃这一套。因为平时贾宝玉总是和林黛玉在一起开玩笑,闹别扭,薛宝钗是知道的。
这里我们要是仅仅理解为薛宝钗机带双敲是趁势敲打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就理解得太片面了。
同样,如果我们把薛宝钗发火的原因仅仅理解为是贾宝玉开玩笑说她胖,也是理解的太表面了,以至于被作者给瞒过去了。
《红楼梦》创作的深意就在于“假语存”,“真事隐”嘛。需要好好品读,才解其中味。
这还得从贾元春贵妃娘娘送端午节礼说起。赐端午节礼,林黛玉和贾府各位姑娘的礼物都是一样的,独独薛宝钗的和贾宝玉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元春已经暗示了金玉良缘,薛宝钗也知道有这个金玉良缘。贾府中都知道金玉良缘的说法,都知道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礼物是一样的,这里面是明摆着的事儿。
可是,前面张道士又要给宝玉相亲,又说什么好姻缘,已经让宝姐姐心里不是滋味了。为了什么“金”,什么“好姻缘”,林黛玉和贾宝玉又大闹了一场,以至于宝玉摔玉砸玉。还是贾母出面带走了宝玉才结束吵闹。
在去看戏的时候,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没有到场。贾母又抱怨天抱怨地,说什么“不是冤家不聚头”。又派了王熙凤去劝解。

贾宝玉去给林黛玉赔礼道歉,拉着林黛玉要往贾母这边来,可巧王熙凤就到了,看见了这一幕。
凤辣子笑道:“老太太在那里抱怨天抱怨地,只叫我来瞧瞧你们好了没有。我说不用瞧,过不了三天,他们自己就好了。老太太骂我,说我懒。我来了,果然应了我的话了。也没见你们两个人有些什么可拌的,三日好了,两日恼了,越大越成了孩子了!有这会子拉着手哭的,昨儿为什么又成了乌眼鸡呢!还不跟我走,到老太太跟前,叫老人家也放些心。”
王熙凤带着贾宝玉和林黛玉来到贾母面前,笑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象`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合。”
说完这话,满屋子的人都笑。这满屋子的人多了去了,都有谁啊?贾母、王熙凤、王夫人、迎春姐妹,还有那些丫头婆子们,因此这件事相当于是当众说的,在贾府影响巨大。
说的“`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本来贾宝玉和林黛玉闹别扭,开玩笑,吵闹,因为从小一起在贾母身边长大,两小无猜,也闹腾惯了。经这次大闹摔玉,贾母抱怨,王熙凤去说和,到王熙凤回到贾母身边当众说了这些话,就仿佛挑明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秘密。
薛宝钗知道了,又联系到贵妃娘娘元春的礼物,自然是心里不爽,在这里其实是当众吃醋。像贾政暴打宝玉一样,心里早就存了气了。这里的双敲,不仅仅是敲打宝玉和黛玉,也提醒贾母等满屋里的人,自己是有金玉良缘的,而且元春娘娘已经有暗示的,不要拿她开什么玩笑。

在智谋语言方面,林黛玉和贾宝玉在薛宝钗面前是弱爆了,俩人一起也得输给宝姐姐。
天真单纯的林黛玉听到宝玉奚落宝钗,心里着实得意,听了薛宝钗借扇子说的那两句话,又不好说什么。也是没话找话,掉进了薛宝钗的语言陷阱里。
林黛玉说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 薛宝钗其实早看出了林黛玉的得意之色,见她问这句话,就笑着回答:“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听听人家宝钗并没直接回答戏名,而是直接概括剧情。暗指贾宝玉惹恼了林黛玉,然后又上门赔不是,和好。
偏偏贾宝玉这个缺心眼又爱显摆的,一下子掉进了薛宝钗的语言圈套里。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 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
人家宝姐姐怎么不知道这出戏的名字,人家是擎等着你说出来呢, 傻瓜蛋子。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连着说了三个“负荆请罪”,用“你们”来称呼,一石二鸟不仅讥讽了贾宝玉,也嘲讽了林黛玉。
果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因为有这心病,都羞得脸通红,无言以对。
还是王熙凤看出不是事儿,出来给贾宝玉解围,才按下这场没有硝烟的口舌之战。王熙凤笑着问人道: “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 众人不解其意,都说没有吃生姜。凤姐故意摸着腮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样火辣辣的?”
宝玉黛玉听见王熙凤这么说更加不好意思了,越发没有话说了,林黛玉的伶牙俐齿在这里也派不上用场了。薛宝钗其实还想说几句的,看到这种情形,差不多收手吧,就不好再说,于是一笑收住!
等到宝钗凤姐走了, 林黛玉笑向宝玉道:"你也试着比我厉害的人了。谁都像我心拙口笨的, 由着人说呢。"
宝玉正因宝钗多了心,自己没趣,又见林黛玉来问着他,越发没好气起来。待要说两句,又恐林黛玉多心,说不得忍着气,无精打采一直出来。
宝姐姐,林妹妹,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我们的宝二爷真是太难了!都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谁知道理解少年宝玉之烦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