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与日本爆发的四大战争,你都知道哪些?

  古代的中国一直被东边的日本尊为天朝上国,不是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而是因为古代的中国用军事实力向他们证明了中原的强大。

  一、唐倭白江口海战

  唐高宗时期,唐朝联合新罗进攻高句丽,于是准备拔除高句丽的小弟百济国,再南北夹击高句丽。百济国自知不敌唐新联军,北面的高句丽又被唐朝牵制住了,于是向东边的倭国求援。

  倭国此时继位的是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于是派出援军20000余人,战船一百七十只,支援百济。公元663年,刘仁轨率领的唐朝水军与赶来支援的倭国水军在白江口相遇,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倭国见唐朝战船比自己少很多,于是主动出击。

  当时唐军战船高大坚固,根本不是倭国的小船可以比的,结果最终还是唐军获胜,倭国方面几乎全军覆没。最终使得倭国国力大损,急忙向大唐低头,并大量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学习,形成了独特的“唐风文化时代”。

  二、元朝二次征讨日本

  公元1274年,日本拒绝向元朝称臣,于是忽必烈令大将统率蒙汉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水手6700人.计3.23万人从高丽方向进攻日本。刚开始元军进攻一切顺利,日军完全不是对手,最后只得退进山里。由于元军不擅长山地战,结果遭到日军的埋伏,损失惨重,连主帅都受伤了,再加上晚上台风的侵袭,使得元军物资军力方面损失惨重,最终只得退回国内。

  公元1281年,日本将元朝派去的使者斩杀,于是元朝发起了第二次征日战争。此次共发兵14万,可谓是气势汹汹,从高丽出发,直接渡海进攻日本。结果不敌准备充分的日军,并且持续的台风摧毁了大部分的元朝船只,使得元军大败,损失人员物资不计其数。

  虽然两次征讨日本失败了,但是也让日本见识了中原王朝的强大 ,使得他们对中原的敬畏之心不减。

  三、明朝东南沿海抗倭战争

  明朝自从建国以来,东南沿海一直遭受倭寇的侵袭,直到嘉靖年间,倭寇的侵扰直接威胁到国本,使得朝廷不得不重视。于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如戚继光、俞大猷等很多的抗倭英雄,尤其以戚继光的戚家军为首的抗倭明军,更是打的倭寇闻风丧胆。直到公元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配合,歼灭了广东的倭寇。至此,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四、万历抗倭援朝战争

  朝鲜一直是明朝的藩属国,两边关系密切。明朝后期,此时的日本丰臣秀吉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壮举,于是将侵略的目光方向西边的大陆,于是在1592年,派遣大军进攻朝鲜。朝鲜军根本敌不过,于是求助于宗主国大明。大明派遣了李如松率军4万进入朝鲜,并且取得了平壤大捷,最后明日双方开始议和。

  1597年,丰臣秀吉再次派遣14万大军进攻朝鲜,朝鲜二次求援大明。朝明联军在稷山大战、蔚山之战、蔚山之战、鸣梁海战中,大败日本取得胜利,当年8月,丰臣秀吉在京都病死,消息传到朝鲜战场,日本人溃不成军,人心涣散。最终朝明联军取得了抗倭援朝的伟大胜利。

(0)

相关推荐